首頁 > 文史語錄 > 崇禎很器重洪承疇,爲何洪承疇卻背叛了大明呢?

崇禎很器重洪承疇,爲何洪承疇卻背叛了大明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江寧博物館曾經出展一尊坐姿秦檜像,並在介紹秦檜中多次用名相、權臣等字樣來形容,這讓岳飛的後人無法接受,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崇禎很器重洪承疇,爲何洪承疇卻背叛了大明呢?

岳飛後裔聯誼會副會長嶽軍聽說了江寧博物館展出秦檜坐像,根本坐不住,連夜乘坐火車,從九江一路趕到南京,與家住江蘇省的另外7位岳飛後裔一起向江寧政府提出抗議交涉。

雖然江寧博物館負責人反覆強調沒有替秦檜翻案的意思,但製作這尊坐姿秦檜塑像,已不僅僅只是一個身體姿勢問題,而是一個要打破歷史定論的嘗試了。

岳飛後裔們表示,什麼人會永垂不朽,什麼人會遺臭萬年,歷史事實已做出了最公正的評判,任何人不容更改。

最後,江寧博物館承諾撤掉秦檜坐像,且保證永久封存並向岳飛後代承諾擇日公開銷燬。

此事,最終以皆大歡喜的結局收場。

我們都爲秦檜這個賣國求榮的大奸賊永遠被釘死在恥辱架上而感到高興。

可是,其他一些和秦檜一樣,以出賣自己的祖國而謀取富貴無恥小人,至今已慢慢被洗白了。

比如洪承疇。

洪承疇,字彥演,號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今英都鎮良山村霞美)人,原是崇禎皇帝的重臣,官至兵部尚書、薊遼總督。崇禎十二年(1639年),他領大明九邊精兵趕赴松山救援錦州,兵敗後投降了清軍。從此,成了清軍入關的帶路人。在清初定鼎燕京、招撫江南、平定雲貴方面建立了巨大的功勳,爲開清定土立下汗馬功勞。

當是時也,洪承疇威勢赫赫,顧盼自雄,不可一世。

但是,時人是很看不起他的。

洪承疇初受崇禎皇帝寵幸時,曾得意洋洋地在自己的廳堂掛出一副對聯:“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在他兵敗降清後,有人在這副對聯後各加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

洪承疇招撫江南,擬在石頭城搞一個大型的悼祭清軍陣亡將士的法會。早年學生金正希望門投謁,稱“百篇文章請老師指點指點”。洪承疇多年兵戎,厭聽文事,託以目疾“看不清字”。 金正希便當衆展卷,亢聲朗誦,讀的就是崇禎誤以爲洪承疇已經壯烈殉國所作的《崇禎皇帝御製悼洪經略文》。洪承疇氣得臉紅一陣、青一陣,無地自容,最後命人把金正希殺了平憤。

“一代完人”黃道周率“扁擔軍”北伐,成了洪承疇階下囚。洪承疇勸降,說:“先生只要點頭投降,我可以保先生不死。”

黃道周冷笑道:“洪承疇久死矣,松山之敗,先帝痛其死,親自哭祭,焉得尚存?此無籍小人冒名耳!”

洪承疇惱羞成怒,馬上命人將黃道周處斬。

實際上,洪承疇如果只是出於貪戀求生的人之常情而變節降虜,其人可恨之餘尚且有幾分可憐之意。

但真正讓人可鄙其人者,是其因自己已經失節投敵,就恨不得天下人都跟他一樣投敵,人人都和他一樣做奴才,以洗清他自己的罪名。

即自己沾了屎,就恨不得化身爲一根攪屎棍,把全世界都攪臭。

崇禎很器重洪承疇,爲何洪承疇卻背叛了大明呢? 第2張

惋惜,象黃道周這類忠臣烈士多不勝數,洪承疇於是就變得無比癲狂起來,翻蹄亮掌,爲清代奔走操勞,比清代統治者還要急切征服整個神州——在他看來,只有整個神州大陸的人都成了清代的臣民,自己纔是乾淨的。

所以,當南明晉王李定國兩蹶滿清名王,光復廣西湖南,南明局勢出現曙光,洪承疇五內具焚,匆匆忙忙掛起滿清西南五省經略,建幕府於長沙,威逼利誘,招降孫可望,進取雲貴,會攻昆明,硬生生將局勢扳轉了過來。

洪承疇要出賣的不只是大明王朝,而是整個華夏神州;背叛的不只是崇禎皇帝,而是爲人最起碼的良知和底線。

最終,滿清完成了一統,成了中華正朔,洪承疇便心安理得地把自己的變節投降美化成了所謂的“順應天命”。

2006年,洪承疇紀念園在福建南安隆重揭彩開園,高大的牌坊上鐫刻一副金字對聯:“輔國堪稱真學士,愛民即是大英雄。”

2007年,洪承疇紀念館洪承疇塑像揭彩,紀念館兩邊豎對聯,上聯爲“論武略文韜名傳汗簡”,下聯是“數豐功偉績無愧英雄”。

……

洪承疇和秦檜本是同一類人,可是觀此思彼,真是待洪何厚?待秦何薄!

儘管現有人把洪承疇捧得很高,一口一句“開清重臣”、“中華民族傑出人物”,“爲一統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人”。但在當時的清代統治者看來,這一頂頂閃耀着燦爛光環的帽子,洪承疇是不配戴的。

不看別的,光看洪承疇功成身退時清代給他封賞的爵位就瞭解了:“三等輕車都尉,準襲四次”。

這個爵位有多低,比較一下同時期清代給其他漢人的封爵就瞭解了:

吳三桂、孔友德、尚可喜、耿仲明諸藩是裂土封王,世襲罔替;和三順王同屬東江軍一脈的沈志祥,封續順公;遼東時隨其父投清的李國翰,入關後累功晉封三等侯;孔友德部將線國安,入關後累功晉封三等伯;清軍入關後以武舉人身份投效的陳福,封三等公;多爾袞入京時,拜迎馬首的諸生吳惟華,封恭順侯;清軍下江南,以總兵投效的田雄,先封一等子(一等精奇尼哈番),後晉封二等順義侯;曾在洪承疇麾下爲部將,隨他攻破浙皖諸縣的馬得功,封一等順勤侯;原依附永曆政權的流民軍將領譚洪,投清後,封慕義侯……

相形之下,洪承疇的三等阿達哈哈番(三等輕車都尉)實在是慘不忍睹。

但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洪承疇死後,清代當局拖了兩年,於康熙六年閏四月十八日給他發下御製碑文,上面竟然有讓人辱不可當的字眼、詞句:“我朝平定錦州、松山等處,破明兵十三萬時獲爾,蒙太宗皇帝寬恩撫育”、“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爾圖報豢養之恩,督理綠旗官兵”、“旋畀爾經略五省,隨滿洲大兵,進取雲貴”。

可見,清代統治階層從心底裏是壓根看不起洪承疇的。

大概一百一十年後,乾隆帝讓史官修《明史》,專門御批“另立貳臣傳,據實直書,用彰公是”,說“洪承疇在明朝身膺閫寄,一旦力屈俘降,歷躋顯要。律以有死無貳之義,固不能爲之諱”,指定要將洪承疇打入“貳臣甲等”,“而待天下後世之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