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仙人關之戰中,南宋爲什麼能取勝?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仙人關之戰中,南宋爲什麼能取勝?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南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1134年2月,位於川陝咽喉處的仙人關,成爲宋金兩國的必爭之地。

駐守在仙人關的是宋朝將領吳玠和他的三萬將士,前來攻城的乃是金朝名將金兀朮和其帶來的10萬大軍。

其中最令人膽寒的是一支鐵甲勁旅——鐵浮屠,即形似鐵塔的金軍重甲騎兵。記載中的鐵浮屠連人帶馬都有鐵甲覆蓋,這樣的形象的確與鐵甲有幾分相似。

面對如此敵手,吳玠知道自己別無選擇,仙人關是陝西進入四川的最後一道天然屏障,一旦被攻克,富饒的巴蜀之地將會被金兵的鐵蹄所蹂躪。

一場三萬守軍對十萬強敵的結果最後如何呢?

首先要看下吳玠用什麼兵器突破金軍看似勞不可催的鐵浮屠。

仙人關之戰中,南宋爲什麼能取勝?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戰爭的決定因素

對於金兵的重裝部隊,宋軍破解其重要武器就是弩。

弩歷來是中原王朝對抗北方遊牧民族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弩與盔甲之間的攻防競爭持續了一千多年。

經過歷代的不斷改進,宋代出現了神臂弩。

吳玠就是憑藉着神臂弩的威力,來抵擋金兀朮的攻擊。

一場改變大宋王朝命運的戰爭,將被一套盔甲和一張弓弩所決定。

仙人關之戰中,南宋爲什麼能取勝?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第2張

神兵對決

從戰國到隋唐時代,鐵甲一直是通過加熱鍛造的方法進行加工。然而到到了宋代出現了一種新的加工方法,冷鍛,鐵浮屠很可能就是冷鍛甲。

與以往的鍛造方法相比,冷鍛耗費的時間與精力會成倍增加,而這個過程就是爲了製成的甲片更加精密。

初步成形的甲片還要經過一種名爲燒藍的工藝處理,獲得光澤耐腐的表面氧化層。

根據記載,宋朝步兵的鎧甲有1825片甲片構成,重29千克(近60斤),這對士兵的體力是極大的考驗。

金兵所披戴的“鐵浮屠”更加厚重,一般的弓弩根本無法攝入。爲了對抗這樣強大的對手,吳玠也使出了殺手鐗——神臂弓。

神臂弓實際並不是弓,而是一種強弩。

神臂弩尺寸與張力都比普通弩強上好幾倍,它將單兵弩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被成爲宋朝第一利器。

宋朝的戰略是防禦型戰略,戰術叫以步制騎,所以射程可以達到300米、弓弦張力有90千克(180斤)的神臂弩應運而生。

仙人關之戰中,南宋爲什麼能取勝?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什麼? 第3張

巔峯對戰

仙人關之役——宋金戰爭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就在雙方都擁有自己強悍武器的情況下拉開序幕。

宋軍利用神臂弩等遠距離武器阻擋敵軍進攻,僅僅27日一天金兵就被擊退30餘次,仙人關下一片血色。

仙人關之戰整整耗時六天,在這期間,雙方都展現出了作爲戰士令人敬佩的一面:金軍士兵表現出強悍的戰鬥力,而宋軍憑藉神臂弩與堅韌的精神抗擊了數倍於己的敵人。

完顏兀朮最終慘敗而歸,宋朝憑藉這這場戰役保住了苟延殘喘的半壁江山。

由於後來元明清三代的騎兵發達,弓箭比弩的地位增強,又加上後來火器的出現,所以弩逐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而神臂弩也因此成爲了中國歷史上冷兵器時代單兵武器的巔峯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