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春秋戰國時期真的存在重農抑商的情況嗎?真相是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真的存在重農抑商的情況嗎?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春秋戰國。

說到春秋戰國,咱們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當然是“百家爭鳴”,作爲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思想大爆炸時代,春秋戰國時期的學術成果,幾乎奠定了其後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政治、軍事理論、思想和文化基礎。

但也許讓人意外的是,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黃金時代之一。一些諸侯國將商業活動確立爲頂層戰略,並由此改變了國家實力;而那些商人中的佼佼者,不僅積累了可觀的財富,甚至因此封君拜侯,並對時代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這裏說的可不僅僅是呂不韋)。

周王朝並不重農抑商,齊國通過工商業改變了國家命運

在古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首先與勞動工具息息相關。至周王朝建立時,以青銅器爲主要器具的中原大地,生產力整體上還是比較落後的。再加上交通不便、信息溝通不暢,人們的活動範圍被侷限在以部落、族羣爲單位的小範圍內,各司其職,所以後來的老子這樣腦補這個時期:“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但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人作爲高智慧生物的本性。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人們生活水平如何,是關係到統治是否穩定的關鍵因素。因此,周王朝建立後,周天子大肆分封諸侯,除了要加強統治外,也是出於加快國土的開發、實現各地區“共同富裕”的目的。

春秋戰國時期真的存在重農抑商的情況嗎?真相是什麼

在具體到生產環節,當初的各個工種,貌似也並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尚書·周書》中這樣形容當時各大羣體的重要性:

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虞即虞人,指的是開發山澤的人員。從這段話可以看出,商人在當時並不被壓制,甚至被視爲關係到吃、用、錢這“三寶”流通的關鍵角色。而在其後,一個諸侯國更是通過大力發展工商業而徹底改變了國家地位,這就是齊國。

當初姜太公被分封到營丘時,這個遠離中原核心區的遙遠東方還是一片貧苦之地:“地潟鹵,人民寡”,即多是不適合耕種的鹽鹼地,人煙稀少且貧窮。但作爲當時頂級的智者,姜太公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絲麻紡織業、漁鹽業,並將這些特色產品運到各國開展外貿。這樣一來,大量的財富、人員紛紛流向齊國,最終出現了“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袂而往朝焉”的景象,即:齊國製造的冠帶衣履能夠供應全天下使用,以至於東海、泰山之間的諸侯們悉數整理衣袖去朝拜齊國。

用我們今天的概念來講,齊國是當時天下的頭號製造強國,由此掌握了各國的生命線。後來齊國中道衰落,管仲掌權時,再度拾起姜太公的“產業強國”政策,設立管理財政的九個官府,使齊國成爲了春秋首霸:“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此後數百年,依靠着工商優勢,齊國世代穩居一線強國之列。

勾踐、范蠡、子貢:以商業強國、富家、助學的楷模

而到了春秋年間,隨着鐵器的大規模運用,社會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而出於軍事目的,交通條件也不斷完善,則爲促進爲商品流通提供了客觀的便利條件。這一期間,再次出現了弱國通過重視商業而改頭換面的案例。

公元前494年,吳越爭霸期間,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不得不俯首稱臣。其後三年裏,他被扣押在吳國、爲夫差“駕車養馬”,贏得了對方的信任,最終才得以回國。爲了報仇雪恨,他“臥薪嚐膽”,起用文種、范蠡、計然輔佐自己。

《史記·貨殖列傳》中稱,計然爲勾踐提出了強國七策,其中大部分是經濟手段,比如由政府平抑物價:“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研究市場貨物的多寡,及時低價買入、高價賣出,並保持貨幣的快速流通:“論其有餘不足,則知貴賤......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財幣欲其行如流水”。

春秋戰國時期真的存在重農抑商的情況嗎?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勾踐按照計然的策略治國十年,越國逐漸富庶起來;其後他以財富爲誘餌激勵將士奮勇作戰:“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如願滅掉吳國,並稱爲春秋五霸之一。

而目睹了這一過程的范蠡,則產生了另一番想法:“計然提出的七條策略,越國僅僅用了其中五條,就實現了鹹魚翻身;那我用它來治家,豈不富得流油?”於是他改名朱公,來到了“天下之中,諸侯四通”、當時的貿易中心—陶邑,開始了自己的從商之旅。他依照計然的經營理念,囤積居奇、隨機應變,19年中,有三次賺到千金之財;而在他死後,他的子孫後代延續了這一經營思路,最終使家產達到“鉅萬”(形容極多,數不勝數)。

後來,“陶朱公”就成了富翁的代名詞。

而孔子之所以能名揚天下,則主要源於他有一位善於經商的弟子——子貢。

在孔子那裏學成之後,子貢前往衛國做官,其後又以“賤賣高賣”的手段在曹國和魯國之間經商,併成爲孔子門下70多位弟子中的首富。後來,他乘坐四馬並轡牽引的豪華馬車,攜帶重金四處訪問、饋贈諸侯,以此推廣他師傅的賢名;所到之處,那些君主與他只行賓主之禮,不行君臣之禮。因此,司馬遷認爲,孔子之所以名揚天下的原因,大富豪子貢不計成本的包裝功不可沒:“使孔子名布揚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

戰國至秦朝時期,商人成了時代的寵兒

在魏文侯時期,當李悝正苦心孤詣的研究如何以變法鼓勵生產、開發土地時,身在洛陽、處於周天子地盤上的白圭卻通過倒賣貨物,輕輕鬆鬆的富可敵國。他的致富祕訣在於觀察市場行情以及農作物的豐歉,嚴格貫徹低買高賣的原則;當糧食大豐收時,他就低價購入、高價出售出售絲、漆;而當蠶繭結成的季節,他則順勢買進,並高價出售糧食;此外,他還會根據天象的演變預測作物的旱澇,總能及時預測到市場的走向。通過這些組合手段,白圭終其一生,經商幾乎沒未失手,他甚至因此得意洋洋的說:“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

而猗頓原本是魯國貧寒書生,在窮困潦倒之際,他聽說了陶朱公的致富傳奇後,急切的“往而問術”;而後者也毫無保留的爲他指點迷津。在學成之後,猗頓來到西河(當時屬魏國),先後從事畜牧業、鹽業,短短十年中,成爲了與師父陶朱公齊名的鉅富。

而趙國邯鄲郭縱、郭開家族,則藉着與趙氏的交情,成功壟斷了趙國的冶鐵業,成爲了“與王者埒富”、持續兩百多年的富豪家族。

春秋戰國時期真的存在重農抑商的情況嗎?真相是什麼 第3張

而在以商鞅變法立國的秦國/秦朝,商人的地位也依舊堅挺。

當初公孫鞅在秦國推行變法,公佈的第一項法令就是《墾草令》,顧名思義,即鼓勵人們開墾荒地。爲了避免人們投機取巧、從事商業,公孫鞅曾明文禁止商人買賣糧食:

使商無得糶,農無得糴...無裕利,則商怯。商怯,則欲農。

即禁止買賣糧食,掐斷商人低買高賣、賺取利潤之路,逼迫所有人務農。秦國正是圍繞着“農戰”,逐漸實現了國富軍強。

但隨着擴張事業的不斷深化,無論皇室消費需要,還是是行軍打仗、對新佔領地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財富;甚至秦莊王嬴異人之所以能登上王位,靠的正是商人呂不韋的贊助。另一方面,土地開墾到一定地步後,客觀上也允許部分人從事商業,秦國對商人的限制政策並沒有嚴格貫徹。

而在我們的想象中被視爲執政“殘暴”、將“愚民”政策執行到極致的秦始皇嬴政,實際上對商人卻極爲大度甚至客氣。

一位是“畜牧大王”烏氏倮,生活在戰國末年至秦朝時期。他的經商流程是這樣:第一步,養牛養馬,然後賣掉;第二步,用所得的及金錢購買各種奇珍異寶,偷偷獻給戎王,戎王則以十倍的價值予以回饋,所送的牲畜多到以山谷爲單位來計算;第三步,用部分牲畜“報效”朝廷。

春秋戰國時期真的存在重農抑商的情況嗎?真相是什麼 第4張

而秦始皇嬴政也投桃報李:“令倮比封君,以時與列臣朝請。”即享受封君的待遇,與其他文武一樣按時入朝退朝,可以視爲資本家憑藉財富而進入權利中央。

第二位—巴郡的寡婦清,由於祖上壟斷了一處硃砂礦,家產因此多到不計其數。清不僅能守住先人的家業,而且還能依靠着財富保護自己,終身守寡而未被人侵犯。因此,秦始皇把她視爲貞婦、以禮相待,甚至還親自下令爲她修築了“女懷清檯”(跟後世的牌坊一個意思)。

由此可見,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是,在春秋戰國乃至秦朝時期,中原王朝並不抑商,甚至將商業、商人視爲社會經濟、政治構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無論任何統治者在位,首要的任務有二:對內,使國家富裕,百姓的生活、勞作得到基本保障,以穩定統治;對外,在春秋戰國時期要戰勝外敵,攻城略地,統一天下後,要北征匈奴、南平百越,這都需要大量的財富作爲支撐。無論任何時代,商業並不是洪水猛獸,關鍵在於怎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