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漢朝的大臣們是如何看待秦朝的嚴苛律法的?

漢朝的大臣們是如何看待秦朝的嚴苛律法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西漢時期著名的皇室文學家劉向先生對秦始皇的看法,他不愧是著名的文學家,文采真的是不錯的:“秦之時,高爲臺榭,大爲苑圃,遠爲馳道,鑄金人。發遺戍,人芻稿,頭會箕賦,輸於少府。丁壯丈夫。西至臨洮,狄道,東至會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飛狐,陽原,道路死人以溝量。“

文章寫的是不錯的,不過筆者認爲有點言過其實了,就像前文提到的,漢朝臣公,喜歡拿秦始皇來做反面教材,所以在評價他的時候,難免情緒激動,主觀色彩濃郁,以至於不完全符合歷史真實情況

不過話說回來,秦始皇也確實是一個暴君,其實瞭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雖然秦始皇殺死了韓非子,但是他對法家的理念確是極爲推崇的,再加上秦國從商鞅時代開始,就已經是”以法治國“了等到了秦始皇時期,更是嚴苛到了極點。而對於秦法評價最公正的我認爲就是漢代那位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儒董仲舒了。

他對始皇帝暴政根源是這樣評價的:”古者稅民不過什一,其求易供;使民不過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又顓川澤之利,管山林之僥,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裏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爲更卒,已,復爲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畝口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或更豪民之田,見稅十五。故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轉爲盜賊;赭衣半道,斷獄歲以千萬數。“

董仲舒讚譽了周天子時期的井田制,說人民在那個時候負擔比較輕,土地稅不過十分之一,徭役也不過是每年三天,所以那時候的民衆樂於承擔,但是筆者認爲這段過於美化了,並不完全符合史實,畢竟如果真的那麼好,專心致志實施井田制的晉靜公所領導的晉國,又怎會淪落到被趙,魏,韓三家瓜分的下場呢!

董仲舒這麼說其實就是爲了與井田制廢除後,秦國的賦稅形成鮮明對比,突出秦朝苛捐雜稅的沉重。秦朝用商鞅之法後,井田制便被廢除了,當然在此之前山東六國,早已廢除井田制度,實施了新的法度。

董仲舒認爲商鞅變法後,秦國廢除了井田制,允許土地自由買賣,致使兼併之風愈演愈烈,並且每個成年男子每年還需要爲國家服徭役一個月,此外一生之中還要爲國家服兩年兵役。經過一番計算,和前邊相比,百姓的徭役和兵役的負擔已經達到了先前的三十倍了,在土地稅,商稅,人頭稅等賦稅方面和以往相比也增長了二十倍。此時秦國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牛馬都不如。殘暴的官吏如狼似虎催逼,致使許多百姓逃亡山林,聚起爲盜,以致在大道上行走的人,一半都是被驅趕去服刑的囚徒……

對於這段來說,筆者有不同的看法,董仲舒一味的只寫出來商鞅變法不好的一面,而對商鞅變法好的一面卻沒有言及。下面請大家隨筆者一起來看看商鞅變法的內容吧。

法令規定,以十家爲”什“,五家爲”伍“,互相監督,揭發,一家有罪,九家檢舉。不告發壞人壞事的人,處以腰斬的刑罰,告發壞人壞事的人,與殺敵一人的功勞同等,享受一樣的獎勵;藏匿壞人的人與投敵的人同罪,受一樣的懲罰。百姓家中有兩個成年男性不分家的人,加倍徵收人頭稅。

有軍功的的人,各按功勞大小受封爵祿;因私事鬥毆的人,各按情節輕重量刑懲處。努力農業,耕田織帛獲得豐收的免除本人勞役。從事工商業以及懶惰而貧困的,把他們設入官府做奴婢。秦王宗室子弟,沒有立下軍功受賞的人,不能列入貴族名冊。明確規定尊卑爵秩的等級,按照等級差別佔有土地,房屋,家臣,侍妾的衣服隨主人的地位高低相應穿戴。有軍功的,顯赫榮耀;沒有軍功的,即使富有也不光彩。

漢朝的大臣們是如何看待秦朝的嚴苛律法的?

從商鞅變法的內容中其實可以看出,賦稅徭役並沒有那麼沉重,不過有一點必須承認,這連坐之罪的確很嚴苛,不過變法中還算賞罰分明,而反觀後來在太子贏駟一案中,對太子太傅贏虔和公孫賈處罰的事來看,也還是做到了人人平等,不分尊卑,所以秦國憑藉此法而強大不是沒有道理的,董仲舒這部分看法筆者不認同。

此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就是,商鞅變法時期,廢井田,開阡陌,並不是施行土地私有化,而是加強了土地國有化,因爲它增加了秦國百姓獲得土地的數量,還通過政策,提高了勞動生產力,最終達到了增大政府稅收的目的,爲日後與山東六國作戰打下了基礎。

秦國真正的土地私有化,其實是從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三十一年開始的,那一年秦始皇下令:“使黔首自實田。”而土地兼併也是從這時候才真正開始的,不過過程也是相當漫長的。

董仲舒的言論雖然有一些瑕疵,不過他對於秦始皇橫徵暴斂的指控,筆者認爲還是沒有問題的。嬴政是一個充滿政治貪慾的人,他在統一全國之後,雖然只當了十二年的皇帝,但是在這十二年當中,秦國的百姓,幾乎就從來沒有休息過,三十萬人修築長城,五十萬人戍守五嶺,七十萬人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其實還有一些在歷史中沒有準確數字記載的徭役,兵役。就像我們前文提到的全國範圍內大修馳道,直道,五尺道,新道,開鑿靈溪以及後來他那五次勞民傷財的巡遊。

又蒸徵發了多少民衆,我們現在已然無從考證了,但是歷史上如此虐用民力的君主,也就只有秦始皇嬴政和隋煬帝楊廣了,所以筆者一直都覺得他們二人在很多事情上都很相似,不是有那麼一句話麼,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或許這就是歷史吸引我的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