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究竟有沒有用?從力學的角度該如何分析?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究竟有沒有用?從力學的角度該如何分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究竟有沒有用,我們可以從力學的角度上來分析這個事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知道,張衡時代的儀器是機械儀器,那時候還沒有電子設備,什麼傳感器,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都是沒有的,唯一有的就是青銅器。那麼張衡在公元134年前做的地動儀的核心部件就是一個青銅的圓柱子——根據《後漢書》的語焉不詳的記載,我們大致可以判斷,該圓柱子可以存在3種不同的可能性,分別是:

a:上端自由,下端固定

b:下端自由,上端固定

c:上端與下端都是自由的,都不固定

三種不同的圓柱子擺放方式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究竟有沒有用?從力學的角度該如何分析?

地震發生前,這根圓柱子會朝某一個方向傾倒,砸中那個方向上的龍吐出珠子,被底下的蛤蟆接住。

因此,從力學原理上來看,這圓柱子在地震來臨之時傾倒,這就是利用了所謂“共振”的物理原理。

共振的意思是說:銅柱子的固有頻率(任何固體都有一個固有頻率,所有大橋也有固有頻率,軍隊在大橋上齊步走的頻率如果與大橋固有頻率相同,就會發生共振)與地震來臨前發射的次聲波(一種頻率小於20赫茲的聲波)的頻率非常非常接近,所以銅柱子從地震次聲波里吸收了能量,導致共振的發生,銅柱子的振幅越來越大,馬上就會倒塌。

因此,可以說,張衡的“地動儀”是利用“共振”原理來工作,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因爲地震前的次聲波傳播速度很快,在地震的縱波與橫波傳過來之前,次聲波早一步到達事發地點,因此這個地動儀有一定的預測地震的作用),但此“地動儀”是無法判定地震發生的方位的。

用共振來解釋生活現象,從東漢到晉朝,已經成爲當時學界的主流思想之一。晉朝學者張華就曾經在他的書《博物志》裏解釋了一個現象:當時有些老百姓家裏的銅臉盤每天早上晚上都會莫名其妙的自己顫抖起來,發出嗡嗡的聲音,張華解釋說,這是因爲銅臉盤的固有頻率與皇宮裏早晚2次敲鐘的聲音頻率一致了,發生了共振。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究竟有沒有用?從力學的角度該如何分析? 第2張

因此,張衡的地動儀,也可以被張華的理論所解釋。

由於張衡的地動儀早已失傳,現在我們能看到的地動儀模型都是後人根據史籍復原的。其中現在最常見的老模型,即1951年的王振鐸模型,近年已被證明從外形到原理均錯誤。另一種模型由中國地震局馮銳(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懸垂擺,擺下方有一個小球,球位於“米”字形滑道交匯處(即《後漢書·張衡傳》中所說的“關”),地震時,“都柱”撥動小球,小球擊發控制龍口的機關,使龍口張開。另外,馮銳模型還把蛤蟆由面向樽體改爲背向樽體並充當儀器的腳。該模型經模擬測試,上面提到的第2種情況的圓柱子靈敏度高,在地震發生的時候能做出很好的響應,但無法感知地震發生的方位,試驗結果與歷史記載(張衡地動儀預測隴西地震這件事情)部分吻合。

因此,要想預測地震的方位,還需要更先進的儀器設備,這對東漢時代的張衡來說,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