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東吳皇帝孫權認爲讀書是爲了“進步”

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東吳皇帝孫權認爲讀書是爲了“進步”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4.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讀書爲什麼?有人說爲了長學問,有人說爲了考功名,有人說爲了繼承前人的智慧,有人說爲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三國吳大帝孫權認爲,讀書是爲了“進步”,他曾經教導呂蒙與蔣欽說:你們如今都身居要職,掌管國事,應當多讀書,使自己不斷進步。呂蒙本來是個大老粗,聽了孫權的話,加強自身學習,等魯肅再見到他跟他談話時,大爲驚異,“刮目相看”這個成語就來自於此。讀書後的呂蒙“非復吳下阿蒙”,便是讀書的用處。

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東吳皇帝孫權認爲讀書是爲了“進步”

當初呂蒙不愛學習,推脫的理由是“軍務繁忙”。也有以“不識字”爲理由不學習的。其實,越是文盲越要加強學習,才能由文盲變成“文化人”,如果不學習,豈不是一輩子甘心當文盲了。南北朝時有一個大將叫楊大眼,就是一個文盲,但他找到了一個文盲學習辦法,就是“耳讀法”,他坐在那裏,讓別人唸書給他聽,而他對於所念的東西,全部能記住。就憑這堅強的毅力,楊大眼竟然成爲北魏名將、荊州刺史。

讀書到底是爲了什麼?東吳皇帝孫權認爲讀書是爲了“進步” 第2張

南宋大詩人陸游,讀書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爲了來日在疆場征戰時派上用場。那個時候,宋朝受到金國的軍事威脅,收復失地就是最大的愛國。陸游“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他的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至今傳唱,抒發了他壯志未遂的思想,和三國的諸葛亮同樣“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而明代的大思想家,三個完人之一的王陽明,則認爲讀書是爲了成“聖賢”,結果他果然邊讀書邊悟道,最後成爲了與孔子、范仲淹齊名的三個“完人”之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