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李廣爲什麼不能封侯?他一生的戰績如何?

李廣爲什麼不能封侯?他一生的戰績如何?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廣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相較於馮唐活了九十多歲,李廣就比較悲催了。馮唐知道自己不討人喜歡,對自己做官的事情應該看得很通透,所以心平氣和地活了很久;而李廣就不一樣了,一直對不能封侯一事感到耿耿於懷,不光有強烈的自尊心受挫感,還有對命運的無奈。因爲他名氣很大、作戰機會很多,也因爲他最後落得自殺身亡的結局,因此司馬遷纔會對他深表同情,在爲他的不能封侯找了理由。

漢文帝十四年,李廣出場就比較厲害,以良家子身份射殺不少匈奴人,得以升爲中郎。之後在隨從漢文帝時,經常展現衝鋒陷陣、抵禦敵人及格殺猛獸的事蹟,使得漢文帝大發感慨“你可惜了!如果你在漢高帝時,被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此時也確實不是李廣能封侯的時機,因爲漢文帝當時一直奉行休養生息的政策,極少用兵,自然就沒有立大功的機會了。不過到了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李廣還是有很多次機會封侯的,只是他因犯了嚴重的錯誤而錯過了。

漢景帝三年爆發七國之亂,漢景帝派周亞夫、竇嬰前往平叛。驍騎都尉李廣跟隨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叛軍,衝鋒陷陣,奪取了吳楚 叛軍的軍旗,在昌邑一舉成名。然而,李廣在成名之後得意忘形,竟然接受了樑王的將軍印,導致漢朝廷對他毫無封賞。他作爲一名中央政府的中高級將領居然私自接受諸侯王的封賞,犯了非常嚴重的政治錯誤,從此以後只能在邊境混了。漢景帝三年和六年,漢景帝對參與平叛的人員封侯和封賞,他就完美地被無視了。

李廣爲什麼不能封侯?他一生的戰績如何?

李廣在邊境做過幾個郡的太守,通過和匈奴打硬仗成爲漢朝的名將。他在右北平當太守時,匈奴人稱他爲“漢之飛將軍”,並且幾年內都不敢入侵右北平。漢武帝徹底掌權後,不願再忍受匈奴的長期羞辱,改弦更張,發起了長達數十年的漢匈戰爭。李廣作爲漢軍中的名將,自然也多次參與征伐匈奴的戰爭,但是他的戰績真的難以服衆。

第一次無功是馬邑設伏,當時李廣爲驍騎將軍。匈奴識破漢軍的埋伏主動撤離,漢軍上下都沒有功勞。

第二次是元光五年的征討匈奴過程中被俘。當時,李廣官職爲衛尉,以驍騎將軍的身份統軍,結果被匈奴以優勢兵力擊潰,而他又被匈奴人俘虜。匈奴單于知道他的名聲,一定要見到活着的他,使他獲得了優待,纔有機會從匈奴人手中奪馬逃回漢朝。漢朝因他手下損失慘重,且身爲主將被匈奴人俘獲,判處他斬刑並允許他拿錢贖罪。

第三次是元朔六年,李廣以後將軍身份統軍,很多人都立功了,但是他沒有功勞。他的族弟李蔡在前一年,也就是元朔五年,被封安樂侯了。

李廣爲什麼不能封侯?他一生的戰績如何? 第2張

第四次是後二年,李廣以郎中令官職率領四千騎兵出右北平,差點全軍覆沒。當時,博望侯張騫(出西域的那位)率一萬騎兵與他一起出發,但是兩人分開走的。他所部遭到匈奴四萬人的圍攻,當天漢軍便死傷過半,箭矢已經消耗殆盡,第二天差點全軍覆沒纔等到張騫的匯合。最終結果是,張騫延誤戰機,按律當斬,允許拿錢贖罪;他所部死傷殆盡,功過相抵,不賞不罰。

最後一次是元狩四年,李廣以前將軍的身份隨大將軍衛青出擊。他此次隨軍出征頗多周折,一開始漢武帝看他年紀大,本不打算讓他參與了,架不住他多次請求,許久之後才允許他隨軍;大軍出塞之後,衛青得知匈奴單于的具體位置,打算率精兵攻打單于,且帶上公孫敖(有提拔公孫敖的意思,想讓其立功重新封侯),又因暗中得到漢武帝的特別囑咐“李廣運氣不行,不能讓他與匈奴單于接觸,否則漢軍無功”,就命令他和後將軍趙食其一起從東道進軍,此事遭到他的反對但也沒啥作用。他非常憤怒,但也只好和趙食其一起從東道出發。由於東道的路本來就迂迴難走,再加上沒有嚮導,又偶爾迷路,結果兩人落後於衛青,而衛青也沒能捕獲匈奴單于,雙方在沙漠附近匯合了。衛青要給漢武帝寫軍報,就讓人帶着水酒和食物問兩人迷路的情況,而他不回答這個問題。衛青於是派長史讓他去幕府對簿,他自己對長史獨自攬下責任,對麾下講“我從少年起與匈奴打過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隨大將軍攻打單于軍隊,可是大將軍又調我的部隊去走迂迴繞遠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況且我已六十多歲了,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的侮辱”,於是拔刀自刎了。

李廣爲什麼不能封侯?他一生的戰績如何? 第3張

李廣雖死,但是餘波未平。李廣死時,麾下一軍皆哭,而老百姓得知後都爲他流涕痛哭。最嚴重的是,他的兒子李敢認爲衛青害死了自己的父親,便擊傷了衛青。此事雖然被衛青給瞞下了,但還是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找機會射殺了李敢,第二年霍去病也死了。

話說回來,李廣的戰功確實不能被封侯,因爲漢軍的計算戰功的方法也沿襲秦朝的,即按照敵人的人頭(俘虜也算)來計算功勞。李廣最差的戰果是被俘,稍好一點的是所部損傷很大、無功無罰,最好的是同匈奴人零接觸、沒功勞。換句話說,在整個對匈奴戰爭的過程中,他的戰績從來沒有達到漢朝設下的封賞線,自然也就不可能被封侯了。看看衛青、霍去病第一次被封侯,都是因爲取得了匈奴人首級或抓住了匈奴人作俘虜,這樣纔算是立下戰功,所以李廣不被封侯確實是沒問題的。

李廣自刎一事明顯是自己求死了,爲何如此呢?應該是出於對人生的無望了。首先,自漢武帝發起漢匈戰爭以來,很多李廣的同僚、下屬都封侯了,只有李廣自己啥都沒撈着,而且兩次遭到匈奴人的優勢兵力的圍攻,以致於漢武帝都認爲他一生走黴運;其次,在最後一次出征前,他找過望氣士王朔諮詢過自己爲啥不能封侯,王朔問他自己一生是否有值得悔恨的事情,他回以誘殺羌族降兵八百餘人,最後王朔告訴他“禍患沒有比殺害降兵大的,這是你不能封侯的原因”,此事也讓李廣內心極度低落、感到人生封侯無望了。因此,他纔會在臨死前對麾下士卒說“豈非天哉”,然後拔刀自刎。雖然司馬遷將李廣之不得封侯與自殺寫得感人肺腑,但是也透露出李廣悲劇的原因,後面有時間再寫。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