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劉備入蜀後有什麼執政措施?加強法制,依法治國

劉備入蜀後有什麼執政措施?加強法制,依法治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劉備入蜀後的執政措施,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劉璋統治下的益州,差不多是無政府狀態。擺在劉備面前的,就是這麼一個百廢待舉的爛攤子啊。

劉備成了益州牧,新人新氣象,需要將益州改弦更張,建設成民富國強、上下團結、奮發向上的抗曹根據地。

首先進行的是組織建設。

治國重在治吏。大戰過後,論功行賞是迫切任務。劉備也對功臣大加封賞,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四人獲得賞賜最高,每人都是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

人事安排方面,蕩寇將軍、襄陽太守關羽正式受命“董督荊州事”,代理荊州牧;徵虜將軍張飛,兼任巴西太守,鎮守要地防禦張魯;軍師中郎將諸葛亮升遷爲軍師將軍,兼任政府辦公廳主任(署左將軍府事);龐統死後的首席謀士法正升爲揚武將軍,擔任首都市長兼京畿軍區司令員(蜀郡太守);新近投效的猛將馬超爲平西將軍,沿襲原先的爵位都亭侯;牙門將軍趙雲,升爲翊軍將軍;裨將軍黃忠,作戰勇猛,“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升任討虜將軍;年輕人魏延,升任牙門將軍;等。一干功臣,大多加官晉爵,皆大歡喜。

劉備入蜀後有什麼執政措施?加強法制,依法治國

此外,三位老資格的文臣——從事中郎麋竺、簡雍、孫乾,全部得到升遷,分別出任安漢將軍、秉忠將軍、昭德將軍,其中安漢將軍麋竺官階還在軍師將軍諸葛亮之上,體現出劉備用人不忘舊人的特點。

除了重用老部下,劉備對益州人才也一併選拔任用。

年過花甲的老一代人才評論家許靖(許劭許子將的堂兄),在董卓時期就出任中央政府人事部要員(除尚書郎,典選舉),後來卻流落到益州,在劉璋手下打工,擔任蜀郡太守。劉備圍攻成都的時候,一向很有眼光的許大人看出劉璋日薄西山,劉備前途光明,竟然做出了令人十分不齒的事情——逃到城外投降。更可悲的是,許大人年紀大了,腿腳不靈便,居然在逃跑途中被當場抓獲。不過劉璋也明白大勢已去,沒有對他進行處罰。歷來重視忠義的劉備,對許靖的行爲打心眼裏瞧不起,本來沒打算給他官做,想讓他到一邊涼快去。此時法正站了出來,指出許靖這種人就是典型的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老闆你要想幹一番大事業,又必須得用這幫人。爲什麼呢?因爲許靖的名聲實在太大了,如果你不用他,別人會認爲是你不能任用賢人。你就當是燕昭王拿郭隗樹立一個重用人才的榜樣,不但要用許靖,而且要重用。諸葛亮也說:“(許)靖人望,不可失也,借其名以竦動宇內。”(《諸葛亮集》)於是,許靖同志光榮出任劉備政府祕書長(左將軍長史)。

蜀中名臣董和,被任命爲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一起掌管左將軍大司馬府事,兩人合作十分愉快。

黃權、劉巴這兩個當初曾勸阻過劉璋迎接劉備入蜀的益州幹部,也被劉備收歸帳下,黃權出任偏將軍,劉巴擔任左將軍西曹掾。此外,先前投降的吳懿、李嚴、費觀,以及龐羲、射堅等人也全部受到任用。

名不副實的人用了,曾有過節的人也用了,益州的人才基本被劉備招聘到麾下。從此,劉備集團除了原來的流亡老班底和荊州人士組成的龐大陣容,又加上了益州人士作爲新鮮血液,手下人才濟濟,一派欣欣向榮。

最能體現辭舊迎新特色的是加強法制,依法治國。

劉備入蜀後有什麼執政措施?加強法制,依法治國 第2張

蜀漢法制是在劉備的支持下,由諸葛亮主導實行的,是諸葛亮治蜀的核心內容,也以此奠定了諸葛亮作爲一代政治家的歷史地位。

劉璋統治下近似無政府狀態的益州,“德政不舉,威刑不肅。蜀土人士,專權自恣,君臣之道,漸以陵替。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諸葛亮集》)。

劉備和諸葛亮解決益州混亂問題的方法,就是加強法制,將無政府狀態的益州,建設成一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制社會

法制剛開始推行的時候,劉備手下的兩位重臣——諸葛亮和法正意見不同,留下了一段著名的論辯。

法正認爲應當寬弛刑法,以收服益州人心。他還請出了四百年前寬弛刑法最終成就帝業的漢高祖劉邦同志作爲榜樣。大夥都清楚,劉邦當年“約法三章”大獲人心;更清楚劉邦是劉備等所有漢朝皇族的祖宗。拿祖宗來壓人,說得又有幾分道理,一般人就難以反駁也不敢反駁了。

但諸葛亮分明不是一般人。他明確指出法正說得不對,“君知其一,未知其二”。漢高祖當年寬弛刑法,是因爲之前暴秦刑法過於嚴苛殘酷,所以當時寬弛刑法才能體現出新老闆的寬大仁德。而如今劉璋統治的益州,已經是無政府狀態,混亂不堪,亂世用重典,政寬則濟之以猛,需要通過加強法制來重建遭到破壞的社會秩序,“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榮恩並濟,上下有節。爲治之要,於斯而著矣”(《諸葛亮集》)。

劉備入蜀後有什麼執政措施?加強法制,依法治國 第3張

諸葛亮主張實行德政,兼用威刑,從嚴治國,賞罰分明,用罰來限制奸人作惡,用賞來爲士人開闢政治上的出路。

厲行法制,不但能收到抑制地方豪強的效果,而且能重建社會秩序,實現“上下有節”。

這是一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典型案例。法正沒有考察當時的社會情況與劉邦時期的不同,一味照搬古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而諸葛亮則因時制宜,根據時代和國情找對策,找到了開鎖的唯一一把金鑰匙。

諸葛亮的法制策略,在劉備的支持下,在益州得到推行,成爲一項基本國策,蜀漢建國後也一直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