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9世紀中葉,在西方列強優勢力量的衝擊下,閉關自守的兩個亞洲封建國家——中國和日本,均被迫打開國門,開啓了近代化進程。正如我們所知,兩國接下來的命運卻截然不同:

日本迅速崛起,不僅西方國家用200多年才完成的產業革命,在日本人手上只用了二十幾年;明治維新後的日本,還通過對西方教育體制、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的全面導入,而使日本發展成爲亞洲最早的近代化強國。

對此,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亞諾斯曾感概,這是一個重大例外!當“所有其他由非西方的土著居民居住的海外地區,都落入歐洲列強的直接或間接統治之下,只有日本人逃脫了被征服的命運。”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而中國的命運則要悲慘得多: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當時的中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喪權辱國,走上了半殖民地化的扭曲發展道路。那段苦難的歲月留給中國人一個極其深刻的教訓:“落後就要捱打!”

如果中國能像日本那樣,在鴉片戰爭之後迅速、主動迎接近代化的挑戰,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近代以來的悲劇呢?以日本的實例來看,理論上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可歷史事實是,儘管中國也啓動了一系列近代化變革,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但最終都失敗了,成效甚微。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第2張

中國的近代化進程裹足不前,異常緩慢,原因何在呢?

對這個問題,人們已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和討論,並給出了很多解答,包括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比如: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盲目自大,閉關鎖國喪失了歷史機遇,封建專制制度的保守落後,帝國主義入侵帶來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等等。

一些國外學者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也提出了一些比較獨特的看法。例如,日本學者山本新就認爲,關於中國近代化進程遲緩的原因,“最引人注目的”有以下三點: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第3張

其一,清朝是征服者的王朝。滿族統治着人口占絕對多數的漢族。

在山本新看來,清朝曾經是成功的,它收攬了漢族,懷柔了北方的遊牧民,出色地解決了兩大難題。然而,正當清朝放枕高眠的時候,出現了做夢也想不到的第三大難題,即受到近代西方的挑戰,以至無策以對。

當形勢惡化時,征服王朝愈加笨拙,遂比過去的漢族王朝更加喪失威信,進而只考慮維護自己的政權和本民族的利益,而不能站在絕大多數民衆一邊,從整個國家的利益着想。

山本新認爲,“假如是漢族建立的王朝,就會出現爲全局着想的先覺者,發揮先導作用。也可以這樣說,明治維新之所以比辛亥革命早發生50年,就在於德川幕府是大和民族建立的政權。”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第4張

其二,清朝的統治階層是文官而不是武士

這一點與當時的日本有很大不同。明治維新的主要推動者,是以中下級武士爲主體的改革派。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他們對日本的軍事劣勢反應迅速,把“富國強兵”政策作爲變革的重點,尤其是“強兵”。而在文官統治傳統牢固的地方,不會把軍事價值擺在最優先位置。

山本新同時指出,中國的科舉制度不分出身貴賤選拔人才,要比世襲制度好得多;然而,對於熟讀傳統經書、通過科舉考試當上高官的人來說,是不容易接受外來知識和技術的,因爲轉成“洋學”,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好不容易到手的特權,所以往往會成爲保守派。

面臨西方列強的攻打,爲何日本能成爲近代化強國清朝卻裹足不前? 第5張

其三,中華文明長期保持着無以倫比的絕對優勢,因而爲自己的傳統文化而自豪,當新的文明興起並與之接觸時,就會因高傲自大而根本不承認其他文明的優越性,也不會正視自己的落後及採取相應的對策。

面對蒸蒸日上的全新的資本主義工業文明,中國採取被動的抗拒態度,想置身於西洋文明之外,保持自己的獨特文明。而日本卻意識到對西洋文明的抗拒不可能成功,於是採取主動接納的態度,“脫亞入歐”,把自己也投身於西洋文明之中,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