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5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魏國的衰落,真是因爲孫臏的離開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戰國時期的魏國是怎麼衰落的?

從英雄史觀的角度來看,是因爲魏惠王有眼無珠,放走了兩個可以讓魏國持續偉大的人物——孫臏、商鞅。

商鞅以後再聊,本期重點講孫臏。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孫臏的故事是這樣的:

孫臏與師兄龐涓,同時拜鬼谷子爲師。

龐涓性子急躁,學了點皮毛就想着出山謀取富貴,而孫臏不驕不躁,老老實實地聽課。

鬼谷子認爲孫臏品性純良,於是將《孫子兵法》這本不世奇書傳給了他,而沒有傳給龐涓。

龐涓下山之後,在魏國當了高官。

孫臏得知師兄當官之後,也就辭別鬼谷子,出山投奔龐涓。

但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華,尤其是得知,孫臏學會了《孫子兵法》之後,從此更是患上了紅眼病,發誓非要把這本書弄到手不可。

於是,在龐涓的陷害下,孫臏雙腿被廢,一生只能在輪椅上渡過,而龐涓又在這個時候裝好人,試圖騙出《孫子兵法》。

後來,經過一系列陰差陽錯的巧合,孫臏得知了龐涓的陰謀,於是裝瘋賣傻一般地逃出魏國,投奔到了齊國。

到了齊國之後,孫臏在賽馬場指導田忌,通過巧妙組合的方式贏得勝利,受到齊威王的重用。

隨後,孫臏輔佐田忌,兩次擊敗龐涓率領的魏軍,並最終逼得龐涓自殺,大仇終於得報。

而在講到龐涓之死的情景時,史官更是不吝筆墨,詳細描述了當時的環境

天色已黑,龐涓卻發現旁邊有一顆樹的樹幹很亮,於是打着火把過去看,卻發現上面刻着六個大字:“龐涓死此樹下”。

龐涓立刻發現中了孫臏的計,想要逃跑卻被重重圍困,最終被迫自殺。

而孫臏爲什麼會比龐涓強呢?按照史書的說法是,因爲孫臏讀過《孫子兵法》,所以天生剋制龐涓。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第2張

不得不說,這一系列故事寫得實在太精彩了,以至於會讓不少人沉迷於故事本身,卻忘了自己正在讀的,是歷史。

其中,孫臏和龐涓拜師鬼谷子,是小說的內容,正史並未記載。

但不可否認的是,加入了這個內容之後,我們再來看孫臏和龐涓的故事,很容易就會引申到好人和壞人上面。

如果你已經在內心裏判定:孫臏是好人,龐涓是壞人,那麼再讀兩人的相關事蹟時,自然就會有所偏向。

很簡單一個道理,當初龐涓認爲孫臏有裏通外國嫌疑的時候,是拿孫臏的老婆說事的,因爲孫臏的老婆是齊國人。

魏惠王爲什麼會這麼敏感呢?因爲當時的魏國一直在蠢蠢欲動,打算滅掉趙國和韓國。

而每到關鍵時刻,齊國總會跳出來多管閒事,今天幫一下趙國,明天幫一下韓國。

所以在魏惠王看來,和齊國沾邊的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如果大臣的親屬裏有齊國人,那麼這個大臣的確就會有裏通外國的嫌疑。

想想吳起當初是怎麼做的?爲了能夠在魯國帶兵,連自己的齊國妻子都不管不顧地殺了(也有說法是吳起的妻子自然病故)。

對於魏惠王的懷疑,孫臏是怎麼應對的呢?史書無記載。但我估計,孫臏應該是沒有任何反應的。

這就有兩種說法了。

一種說法是爲孫臏開脫,說他爲人粗枝大葉,根本沒想明白,這其中有多麼深的牽扯。

但我認爲,這種說法靠不住。孫臏可是一位足智多謀的人,連下等馬對上等馬這種小事都能觀察入微,要說他不知道,自己的齊國妻子會惹出多大爭議,我不太相信。

另一種說法則比較黑暗,認爲孫臏本就是齊國的間諜,被派到魏國臥底,然後被龐涓識破。

這種說法的可能性其實也不高,因爲當時的魏國四面皆敵,齊國只要等待魏國行動的時候抄後路就行,犯不着派什麼間諜。

看到沒有?這就是史官的狡猾之處。

在最關鍵的環節,史官會習慣性地一筆帶過,但在一些難辨真假,或者看上去就像傳奇故事的地方,他們卻偏要花大量筆墨來描述,而且文采斐然。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第3張

由於史官的胡亂着墨,所以我們現在所能知道的,只有魏惠王處置孫臏,使其逃往齊國。

於是立刻就有一種說法,孫臏逃往齊國,就好像學會九陰真經的奇人逃到金國一樣,從今往後,大宋(大魏)要遭殃嘍!

我們大家都知道,金國遠強於大宋,無論有沒有九陰真經,金國都可以吊打大宋。

可是爲什麼把場景轉換到戰國時期,大家都會傾向於認爲,孫臏的出現,導致齊國實力大增呢?

難道,齊國不是遠強於魏國嗎?

或許有人會說,當時的魏國稱霸中原,你從哪看出來齊國遠強於魏國的?

單從國力分析,的確看不出來,但是魏國有一個無法改變的缺陷,是孃胎裏帶出來的。

那就是地理位置太差。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第4張

大家可以看看這張戰國七雄的地圖,地理位置最差的兩個國家,分別是魏國和韓國。

因爲,這兩個國家周圍全是敵國,屬於標準的“四戰之地”。

韓國不用多說,除了短暫地支棱過幾年之後,其他大多數時期,都是戰國七雄裏最弱的一個。

而魏國則不然,他們足足強盛了近百年,與他們接壤的五個國家,都受過魏國的欺負。

好嘛,你一個四戰之地的國家,還把周邊鄰居全都欺負個夠,那麼等待這個國家的結果通常只有兩個:

一、一鼓作氣,把周邊國家全滅了,從此天下太平;

二、周邊國家默契地同時出兵,直接把你給滅了,從此歲月靜好。

還別說,魏國真的很爭氣,他雖然沒能力把周邊國家全滅了,但依然頂住了來自周邊國家的同時發難。

但儘管如此,魏國的精力也受到了很大的牽扯。

而齊國呢?哪怕你說,齊國的硬實力不如魏國,但魏國在面對齊國的時候,能有底氣嗎?

一旦和齊國的戰爭被不斷拖延,其他的鄰居就會落井下石,想辦法從魏國搶點東西過來。

這可不是我陰謀論,因爲在齊國和魏國對壘的時候,秦國正在東出,攻打魏國的西部地區,而楚國正在北上,攻打魏國的南部地區。

我一直覺得,魏國很像二戰時期的德國,因爲惡劣的地源環境,所以不斷被迫出擊。

也正是由於不斷地出擊,所以把周邊鄰居得罪個遍。

在這種背景下,希特勒也只能硬着頭皮不斷髮動戰爭,根本不敢停下來。因爲他明白,一旦停下來,德國就完了。

當時的魏國也是如此,四處侵略不是因爲好戰成性,而是不敢停下來。

一旦魏國主動停下來,就會立刻變成第二個韓國。

魏國衰落是因爲孫臏離開嗎 真相是什麼樣的 第5張

瞭解到魏國當時的尷尬位置,以及無奈的命運之後,你們說,孫臏一個人的去或留,能有多大意義呢?

無論孫臏在哪,都無法改變魏國疲於奔命的現實,也無法改變齊國死保趙韓的現實,更無法改變秦楚伺機偷襲魏國的現實。

我們再來說一下,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圍魏救趙”,其本質就是,魏國和趙國正在打架,齊國繞到魏國背後捅刀子。

有過一點鬥毆經歷的朋友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高深莫測的計謀。

畢竟在我十歲的時候,雖然當時還沒讀過《孫子兵法》,卻已經能夠熟練運用這一戰術,和死黨一起偷襲我們班的大壯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