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劉文靜被殺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爲唐朝立下大功的劉文靜,真的是因爲謀反被殺?

劉文靜是大唐帝國的立國功臣,在唐朝建立的過程中他立下了無數功勞,貢獻非常的大。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唐朝在公元618年宣佈建立,第二年劉文靜就被人舉報意圖謀反,然後就莫名其妙地被處死了。

關於劉文靜謀反的原因,歷史上說的是他心懷怨恨。劉文靜和裴寄原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一直在李淵帳下效力,都是唐朝開國不可或缺的功勳柱石。

但是劉文靜貌似心胸不太寬廣,對自己的職位不如裴寄心生不滿。這人對某些事情一旦不滿意就喜歡發牢騷,而且可能發得牢騷有那麼一兩句,恰好又不太對領導者的胃口。

本來劉文靜也是在家裏面發牢騷,按道理也沒事,不過因爲自己的一個小妾不受寵,心生不滿,拿着劉文靜的這些不講政治的話,就告到了李淵那裏,說他準備謀反,於是劉文靜就被下到大牢。

《舊唐書》記載:“文靜自以材能過裴寂遠甚,又屢有軍功,而寂獨用故舊恩居其上,意不平。”

莫名其妙的災禍

之後,李淵派裴寂和蕭瑀兩人去監獄裏面審問劉文靜,劉文靜雖然不承認自己謀反,但是他承認自己確實是發了一些牢騷,也有心懷不滿的意思,但是絕對沒有謀反的想法。

不過李淵一聽,直接斷定劉文靜就是圖謀謀反,哪怕蕭瑀等人聯名向李淵擔保劉文靜絕對沒有謀反之意,甚至後來的秦王李世民也來求情。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但是李淵還是沒有放過劉文靜,依然以謀反罪名把劉文靜和其弟弟一起處死。臨死之前劉文靜也發出了“鳥驚弓藏”的感嘆,讓人無比的傷感。

在劉文靜事件中,裴寄不但沒有幫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趁機火上澆油,他對李淵說:“文靜多權詭,而性猜險,忿不顧難,醜言怪節已暴驗······恐爲後憂。”

不過這也不是劉文靜被處死的理由,哪怕裴寄不說什麼,劉文靜也難逃一死。

觀察李淵的行爲就知道個大概了,比如他審問劉文靜那麼多人,他偏偏派了裴寄去,這就已經表明了立場。而且該案件的主辦人員李綱、蕭瑀等人力證劉文靜絕無謀反之意,甚至連李世民親自來求情,李淵都裝聾作啞。

那爲什麼在唐朝政權剛剛建立,周圍敵對勢力虎視眈眈正是用人之際的關鍵時期,李淵爲什麼要處死功臣劉文靜呢?

劉文靜生於公元568年,父親也是隋朝的高官,父親戰死後他襲承了爵位。

隋朝末年他擔任晉陽縣令,在此期間和裴寄成爲了好朋友。

公元617年,李淵擔任太原留守,劉文靜看出李淵胸懷大志,而且李世民更是絕世之才,於是劉文靜主動結交李淵。

之後由於劉文靜和瓦崗寨的李密有姻親關係,而被逮捕入獄,李世民經常去監獄裏面探望,經常和劉文靜談論天下的形勢。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第2張

劉文靜分析天下的形勢,覺得中原大地都有造反勢力,唯有太原沒有戰亂,很多躲避戰亂的百姓大量來到太原,裏面有許多豪傑。

只要我們佔據道義,振臂一呼,應者雲集,在等待時機進入關中,霸業可成。

李世民聽從了他的建議準備起兵,他們擔心李淵不同意,又把裴寄拉了進來。而裴寄和李淵關係比較好,方便讓裴寄去勸說李淵。

劉文靜又建議李世民,以討伐劉武周的藉口大肆招攬兵馬,暗中又假冒隋煬帝的詔令,說要徵用太原的百姓去遼東,搞得人心惶惶,大家都想反隋。

在一切準備好了之後,李淵在公元617年舉兵反隋。

起兵之後的李淵周圍強敵環伺,前景並不光明,特別是北方的突厥虎視眈眈,隨時都可能南下捅李淵一刀。此時劉文靜自告奮勇出使突厥,和突厥可汗達成了一些利益交換。

得到突厥的支持,李淵才能安心地進入關中奠定唐朝基業。這裏面劉文靜的功勞是第一位的,李淵稱讚其:“非君何以致之。”

接下來,劉文靜在潼關鏖戰隋朝大將屈突通,幾番大戰之後俘虜屈突通,徹底平定了新安以西的地區。劉文靜又跟隨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剿滅西秦政權,後來跟隨李世民鎮守長春宮,直到被告預謀叛亂被處死。

從劉文靜的履歷看來,他的功勞不可謂不高,可以說在唐朝的建立過程中,僅次於李世民。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第3張

而此時李淵的勢力,還只是關中地區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離統一全國尚有不小的距離,正是用人之際,爲什麼李淵非要殺劉文靜呢?

其實李淵殺劉文靜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站隊黨爭徒惹禍

第一是對黨派鬥爭的顧慮。《舊唐書》記載,劉文靜和裴寄的關係是“每論政多戾駁,遂有隙”。意思就是無論你裴寄說什麼建議,劉文靜都是擡槓,反駁的態度,純粹就是爲了反駁而反駁。

本來黨派的鬥爭歷朝歷代都會有的,權術爐火純青的帝王巴不得這樣,他們會利用黨政相互平衡朝堂上的勢力,從而讓自己的皇權一家獨大。

且不說李淵有沒有這個權術,我們主要看當時的形勢。

前面說過現在的李唐政權剛剛建立,外敵一大堆,鹿死誰手都還沒有底,現在是應該大家同舟共濟、奮力前進的時期,而不是你見我不爽,我看你難受的相互傾軋的時候。

這個時候兩個文臣代表意見不一致,這工作還怎麼開展,政令都難以統一。何況裴寄和劉文靜代表的不只是他們自己,背後肯定一羣跟班,兩派相互鬥爭甚至連政權都有覆滅的危險。

而作爲和李淵關係不如裴寄親密的劉文靜,自然成了李淵要打擊的對象。

你知道太多了

第二是李淵想要滅口。爲什麼李淵要滅口呢?因爲向突厥稱臣納貢,向來是李淵最忌諱的事情,雖然當時起兵向突厥稱臣是形勢所逼,目的是害怕突厥聯合劉武周在背後抄自己的後路,雙方達成的協議,歷史說是“金幣、子女盡以歸可汗”。

李淵最後稱帝了,對於這樣的事情是非常忌諱的。而劉文靜恰巧又是聯繫突厥的具體實施者和謀劃者,對裏面的隱情是全部知曉的。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第4張

現在劉文靜雖然成天抱怨說裴寄的地位超過他,看似在和裴寄鬧矛盾,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說李淵辦事情不公道,不滿李淵的對待。

這下李淵可就難受了,萬一劉文靜哪天把突厥的事情給抖出去,那李淵簡直在天下難以立足。

同樣的皇帝,本來稱臣納貢就是恥辱,而且你還是和外族,這就還有通敵賣國的嫌疑,比如後來的“兒皇帝”石敬瑭向契丹稱臣就遺臭萬年。

爲了自己的這些隱私,李淵想要殺劉文靜滅口也是情理當中。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第5張

而且劉文靜並非徹底忠心李淵。劉文靜並不是向裴寄和其他人那樣對李淵毫無二心,他多謀善斷,奇計百出,李淵非常的擔心。

在還沒有起兵的時候,劉文靜就對裴寄誇讚李世民,認爲李世民驚才絕豔,豁達神武,是可以和漢高祖、魏太祖相提並論的人物。

雖然當時裴寄對這些並沒有多大的感覺,但是這些話肯定會傳到李淵的耳朵裏面,而且劉文靜和李世民向來是關係非常鐵,兩人彼此欣賞。

所以在審判劉文靜時,裴寄給李淵說的“文靜多權詭,而性猜險······恐爲後憂”,就是意在提醒李淵,萬一劉文靜以後倒向別人可謂是後患無窮。

作爲大唐帝國功臣的劉文靜 被殺是因爲謀反嗎 第6張

雖然此時的李世民還沒有威脅到李淵,不過李淵也是心驚膽戰,和李世民交好的劉文靜萬一有天真的倒戈自己,這絕對是大害。

而且劉文靜今天因爲裴寄的事情就抱怨自己處事不公,明天會不會因爲別人的事情反叛自己呢?劉文靜並不像裴寄一樣絕對地對自己忠誠,這也是李淵最不能容忍的。

爲了掃除威脅,處死劉文靜李淵肯定不會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