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爲何不殺李淵 事實證明李淵並不傻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爲何不殺李淵 事實證明李淵並不傻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玄武門之變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後,爲什麼不殺了李淵?

嘿,這個問題,李淵也顧慮到了。他擔心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自己,所以一切都早做準備。

據《資治通鑑》記載,建成元吉在玄武門被李世民殺死後,他們的手下還發生了小小的抵抗或者說是反攻: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爲何不殺李淵 事實證明李淵並不傻

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萬徹鼓譟欲攻秦府,將士大懼;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遂潰,萬徹與數十騎亡入終南山。馮立既殺敬君弘,謂其徒曰:“亦足以少報太子矣!”遂解兵,逃於野。

太子李建成,也是有一批死忠如薛萬徹、馮立的。但是太子的兵馬“宮府兵”爲什麼會很快潰敗?就是因爲尉遲敬德拿着李建成、李元吉的腦袋示衆。

看到主子的腦袋被割下來示衆,義勇之士會萬分激憤、起復仇之心。但是大部分人沒那麼浪漫。出於現實主義的考慮:“主子已經死了,再戰鬥下去又能怎樣?什麼是目標呢?”沒有目標,於是作鳥獸散。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爲何不殺李淵 事實證明李淵並不傻 第2張

同樣的道理,李淵正悠閒地“泛舟海池”,忽然看到尉遲敬德“擐甲持予,直至上所”,馬上感到了威懾,甚至急問:“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爲?”他要先弄清局勢,然後才能採取適當對策。

尉遲敬德受命而來,早有準備,回答得又簡捷又明確:“秦王以太子、齊王作亂,舉兵誅之,恐驚動陛下,遣臣宿衛”——太子齊王作亂,給李建成李元吉定性爲亂臣賊子;秦王舉兵誅之,把勝負結果通報於李淵;臣是來“宿衛”的,是來保護陛下而不是作亂。當然,如果陛下你不接受我的“宿衛”,咱們可以走另一條路!

變生不沒,李淵有點懵,於是問身邊的親信裴寂:“不圖今日乃見此事,當如之何?”裴寂是誰?是和李世民謀劃、命行宮宮人侍寢李淵、從而逼他起兵造反的人。他是李淵的親信,但是在政治上顯然和李世民是同盟。所以他回答:“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復事矣。”只要你交出權力,就不會有危險。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爲何不殺李淵 事實證明李淵並不傻 第3張

這麼一說,李淵也馬上清醒過來:最啊,李世民要的是權力,又不是爲了私仇舊恨。只要把權力交給他,他有什麼必要殺害自己呢?

況且,李世民以秦王的身份執掌國家權力,不免有許多不得心、不應手的細枝末節,還需要皇帝李淵的配合。當然,如果沒有李淵的配合,李世民也照樣能當皇帝。但,如果有李淵的配合,李世民當皇帝就會更順利一些。

於是,李淵馬上同意了裴寂的建議:“善!此吾夙心也。”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爲何不殺李淵 事實證明李淵並不傻 第4張

不光同意了裴寂的建議,李淵還很投入地表演:“上乃召世民,撫之曰:‘近日以來,幾有投抒之惑。’”把自己在太子秦王之爭中的猶疑態度,歸結爲“投抒之惑”,像“三人成虎”故事裏的曾參母親一樣,聽多了謠言,對自己的兒子也不信任。

不光言辭懇切,李淵還真的讓出了權力:立李世民爲皇太子,而且“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自己只保留了知情權。

李淵是如此地配合,李世民還有什麼理由、什麼原因,非殺他不可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