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包拯首開“走後門”先例 包拯護衛展昭的江湖地位

包拯首開“走後門”先例 包拯護衛展昭的江湖地位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開後門”一詞,則首見於明人王一鶚的《總督四鎮奏議十·舉劾四鎮將令疏》:“佔公匠六十餘名,各色營造私開後門,物議沸騰。”這裏的“開後門”,是指“開方便之門”,即在房屋的兩側或後面開一些小門,以方便人的出入。這就是“開後門”、“走後門”的初衷。

包拯首開“走後門”先例

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起用蔡京爲相,蔡京開始嚴酷迫害元祐黨人。所謂元祐黨人是指宋哲宗元祐年間反對變法的舊黨,以司馬光爲首,包括蘇軾、蘇轍、黃庭堅等人。

蔡京擬出了一個120人的龐大名單,稱作奸黨,宋徽宗親自書寫姓名,刻於石上,豎於端禮門外,史稱“元祐黨人碑”。凡是元祐黨人的子孫,一律不許留在京師,不許參加科考,而且碑上列名的人一律“永不錄用”,而且一概不許出現和提到“元祐”的字眼。

有一次宋徽宗和蔡京等大臣看戲,一個伶人扮作宰相,坐着宣揚朝政之美。一個僧人請求他簽署准許遊方的文件,宰相一看僧人的戒牒,是元祐三年頒發的,立刻收繳毀掉,還讓僧人還俗。一個道士的度碟也丟了,宰相一問也是元祐年間頒發的度碟,立刻剝掉道士的道服,讓他做平頭百姓。

包拯首開“走後門”先例 包拯護衛展昭的江湖地位

網絡配圖

一個士人是元祐五年獲得薦舉的,按照對元祐黨人的政策,應該免掉薦舉,負責管理官員的禮部不予錄用,把他趕走了。過了一會兒,宰相家主管私家財庫的官員附在宰相的耳邊小聲說:“今天在國庫,申請相公您的料錢一千貫,沒想到撥下來的全部都是元祐年間所鑄的錢,我來向您請示這些錢咱們到底要不要?”宰相低頭想了半天,悄悄對官員說:“從後門搬入去。”旁邊的伶人舉起手中所持的棍棒,照着宰相的脊背就打,一邊打一邊罵道:“你做到宰相,原來也只要錢!”

大隋朝承襲漢制,官府衙門都是坐北朝南。如果職位高到可攜帶家眷上任,官員的妻兒老小通常都安置在衙門後宅。平素公務往來,客人走得全是前門,只有私交甚好的朋友或者自家晚輩才走後門入內。幾百年後,貪佞之風大行,“走後門”一詞也由此而來。

傳說包公上任開封府尹後,很久沒有百姓來告狀,後來,他偶然發現其原因:官府大門守衛森嚴,守門官吏還要索要賄賂才讓人進門,這就是所謂“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包公處罰了守門官吏,並決定打開後門,讓百姓隨意出入告狀。由此衍生了“方便之門”和“走後門”兩個說法,但“走後門”的意義後來發生了重大變更,不再是原來的好事了。

包拯首開“走後門”先例 包拯護衛展昭的江湖地位 第2張

網絡配圖

包拯護衛展昭的江湖地位

《三俠五義》書中這樣寫到:此時展爺顯弄本領,走到高閣柱下,兩腿一飛雙,手將柱一摟,身體一飄,,嗤、嗤、嗤、嗤順柱倒爬而上。到了柁頭,用左手把住,左腿盤在柱上,將虎體一挺,右手一揚,作了個探海勢。

天子看了,連聲贊“好”。羣臣以及樓下人等無不喝彩。又見他右手抓住椽頭,滴溜溜身體一轉,把衆人嚇了一跳。他卻轉過左手,找着椽頭,腳尖幾登定檀方,上面兩手倒把,下面兩腳攏步,由東邊串到西邊,由西邊又串到東邊。串來串去,串到中間,忽然把雙腳一拳,用了個卷身勢往上一翻,腳跟登定瓦隴,平平的將身子翻上房去。

天子看至此,不由失聲道:“奇哉!奇哉!這哪裏是個人,分明是朕的御貓一般。”衆人又是歡喜,又替他害怕。只因聖上金口說了“御貓”二字,南俠從此就得了這個綽號,人人稱他爲御貓。

從“御貓”這一封號來談展昭的江湖地位,那是非常低的。江湖道雖然都是小道,但是咱好歹也是混得出類拔萃的,從小工廠跳槽到你百強大公司,我是你的員工不是你家奴,有事兒您說事兒,不帶這麼調戲的。

包拯首開“走後門”先例 包拯護衛展昭的江湖地位 第3張

網絡配圖

由於這是御賜封號,有種官家味道,這是爲江湖人不齒的,這也成爲了白玉堂等人譏誚展昭的一個大把柄。在展昭在耀武樓獻藝受封之前,從其“南俠”的稱號,便可見其在江湖上舉足輕重的地位,與“北俠”歐陽春齊名。

展昭終是展昭,雖然深處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官場,始終秉持着那種“俠之大者、爲國爲民”的風範與氣概,借法律這把利劍爲更多的百姓聲張正義,所以固有許多人不解不屑其那護衛身份,但是更多的應是因理解他而更折服於他的江湖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