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遍洗功臣 功勞最大的他爲何有驚無險?

劉邦遍洗功臣 功勞最大的他爲何有驚無險?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樊噲屠狗賣肉時,陳勝已揭竿而起,星星之火呈現出不可抑制的燎原之勢,懷揣着各種夢想的人蠢蠢而動,都想在這個時候乘機趟一趟這個渾水。遺憾的是,到頭來真正摸着魚、撈着蝦的沒有幾個。樊噲也懷揣着自己的夢想,他追隨劉邦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當源於這種夢想的激勵。不過,與很多好高騖遠的人不同的是,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樊噲的步子邁的很聰明,也很紮實,由此而表現出的三種品質,奠定了他走向成功、實現夢想的基石。

劉邦遍洗功臣 功勞最大的他爲何有驚無險?

網絡配圖

第一種品質:務實的精神。司馬遷爲樊噲立傳,記述了樊噲參加的大大小小的戰役共有三十多次。這三十多次大大小小的戰役,司馬遷在一一敘述後,又給樊噲算了一筆更精細的總賬:斬敵一百七十六個首級,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親自帶兵打敗過五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個縣,虜獲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二千石以下至三百石的將官十一人。

樊噲的功名大都是揮戈疆場,把腦袋別在褲腰上,靠打拼獲得的,沒有一點兒的投機取巧。

第二種品質:應變的能力。樊噲的戰績固然非同尋常,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似乎還是他在鴻門宴中的表現。唐朝詩人胡曾,在他的一首題爲《鴻門》的詠史詩中寫到:“項籍鷹揚六合晨,鴻門開宴賀亡秦。樽前若取謀臣計,豈作陰陵失路人。”(《全唐詩》卷647)對項羽放走劉邦,表示惋惜、提出質疑。其實,項羽放走了劉邦,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講也絕不僅僅因爲項羽的“仁慈”。毫不誇張說,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沒把誰放眼裏,可見着樊噲就蔫巴了,爲什麼呢?原因無他:樊噲過人的膽氣、機智的策略降伏了他。這兩者完美的結合、靈活的運用,體現了樊噲卓越的應變能力。樊噲“撞入”鴻門宴會的營帳後,接連四個動作,“立”,“說”,“喝”,“吃”,一氣呵成。

劉邦遍洗功臣 功勞最大的他爲何有驚無險? 第2張

網絡配圖

都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但強者的交鋒,更是心理上的對抗。其中的玄機很類似於買賣人的交易。我們知道,買賣人兜售商品,通常慣用兩種手法,一種是直奔主題,以山盟海誓般的誇口諂媚、忽悠,博取人的信任,但因爲太露骨、太直白,往往弄巧成拙,反倒容易使人產生懷疑;另一種是欲擒故縱,以曲徑通幽式的手段撩撥、煽動,刺激人的逆反心理,叫人不知不覺地鑽進他的圈套。樊噲降伏項羽,就是這兩種心理攻勢的成功運用,樊噲的生活經驗、人生閱歷和性格魄力等等在其中得到了生動的展現,叫人在讚歎中肅然起敬。

第三種品質:爲人的性情。從秦二世元年劉邦起事,到漢高祖十二年劉邦病逝,樊噲一直追隨在劉邦的左右,是個資深的老班底;又與劉邦同是沛郡的老鄉;還因爲娶了劉邦的小姨子呂須爲妻,和劉邦是理所當然的連襟。這些關係要擱在一般人身上,那還了得。但樊噲似乎很低調。淮陰侯韓信失去劉邦的信任後,被剝奪了兵權,平日裏圍着他鞍前馬後的那些人,早已經像躲着瘟疫一樣離開了他。但樊噲對韓信的尊敬卻始終如一。一次,韓信去見樊噲,樊噲跪拜迎接、跪拜送別。因爲韓信是王公,樊噲謙虛地稱自己爲臣,說道:“大王乃肯臨臣!”(《史記·淮陰侯列傳》)你看,真是恭恭敬敬。對一個失寵、“落佩”的人,能持這樣的態度,抱這樣的情懷,一般人做不到,但樊噲做到了,而且做的還相當誠懇。

劉邦遍洗功臣 功勞最大的他爲何有驚無險? 第3張

網絡配圖

更叫人感嘆的是,劉邦曾有一段時間一直稱病不朝,命令守門的人不準任何大臣進來看望,但樊噲似乎不信這個邪,帶頭領着這些大臣“排闥直入”,一看,劉邦正枕着一個宦官的身子在那躺着呢,搞什麼呢?不好說。當時的場面,我想一定很尷尬也很叫人感慨,以至於樊噲流着眼淚對劉邦說道:“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史記·樊噲列傳》)你看,有讚美、有諷勸、有熱望,說的委婉而實在,居然把劉邦說的樂呵呵地起來上朝了。

劉邦做了皇帝后,應該說,確實表現出從諫如流的一面,但也沒少殺功臣,樊噲就差一點遭遇被殺的厄運。怎麼回事呢?原來劉邦病逝前不久,有人誣告樊噲,說劉邦死後,樊噲要誅滅劉邦的寵姬戚氏和她的兒子如意,劉邦一怒之下,命陳平前往軍中把樊噲就地正法,以這樣的理由殺人,典型暴露了劉邦這些封建帝王們的本性,可出人意料地陳平卻把樊噲帶回了長安。陳平這麼做,固然是忌諱呂后,但不難想象,如果樊噲平時不得人心、沒有人緣,陳平即使再投鼠忌器,借劉邦的刀趁機把樊噲殺掉,似乎誰也說不出啥來。可成平卻沒有那麼做,單憑這一點,足以想見樊噲的爲人。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