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只因名字好,被慈禧欽點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只因名字好,被慈禧欽點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是沒有貴族的,至少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沒有了。從魏晉南北朝士族門閥階層慢慢消失之後,中國歷史的貴族就跟着消失了。這是因爲有了科舉制度的出現。事實上正是科舉制度消滅了貴族!

科舉制讓每個平民百姓都有一個上升通道,不可能在出現四世三公的家族壟斷情況。魏徵丞相的兒子不可能再當丞相,張居正的兒子也沒可能再當首輔。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只因名字好,被慈禧欽點

而西方沒有科舉制,平民百姓沒有上升通道,貴族永遠是貴族,即使窩囊廢也擁有土地、人口,封王拜爵。平民老百姓要想成爲貴族,大概只有娶貴族的兒女,但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於是最行之有效的上升通道便是打仗,建功立業,這也是造成今天歐洲小國星羅密佈的重要原因。每隔一段時間,總有“不安分份子”發動戰爭,哪怕打下屁股大一塊地盤,趕緊當國王,兄弟們也跟着當公爵、侯爵、伯爵……這樣不就成爲貴族了!

我們後來萬般批評科舉制度,卻不得不承認一點的是,在古代中國再沒有比科舉制更公平、更合理的人才選拔方式了。就像現在,我們一邊罵高考,又一邊不得不承認,這是目前最公平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只因名字好,被慈禧欽點 第2張

但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100%正確完美無瑕的,科舉制亦是如此。當歷史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它的優點將消失殆盡,缺點會完全暴露出來,並且擴大。

當鴉片戰爭之後西方文明進入中國,這時候的科舉制確實不再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了,它甚至已經禁錮到社會的發展。清政府沒有魄力,一直拖到1904年日俄戰爭那年才正式廢除了科舉制。如果在鴉片戰爭之後就迅速廢除科舉制,纔有新式的人才選拔機制,或許中國將是另一番風貌。

1904年就是清朝的最後一屆科舉考試,也是至隋唐以來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這是一次非常具有歷史意義,必將載入史冊的一次考試。

雖然當時中國已經有很多新式學堂,清政府也會從這些新式學堂中選拔人才,但科舉考試依然很重要,畢竟上千年來已深入人心。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只因名字好,被慈禧欽點 第3張

清廷對這最後一屆科舉考試也很重視,由實際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御筆欽點狀元。這本來是該光緒皇帝做的事,不過你懂的,光緒皇帝正被軟禁在瀛臺。

官員將科考前十名進士的卷子拿給慈禧太后,欽點狀元。慈禧文化水平不高,她當然不會看文章寫的怎麼樣,她欽點狀元的標準是看名字,看誰的名字順眼就點誰。

這下子可苦了一名姓朱的考生,慈禧一看姓朱怎麼行,會不會是朱明王朝後裔,會不會反清復明?慈禧腦子裏迅速掠過這些念頭之後,立馬就pass掉了。

再看有名考生是廣東籍人士,慈禧更是火冒三丈,她生平最恨康有爲、孫中山這倆廣東人。於是這位廣東籍考生遭到“連坐”,也被pass掉了。

後來,慈禧太后終於看中一個順眼的名字——劉春霖,春天的甘霖,中國正是困難時期如大旱一般,需要這“春天的甘霖”。慈禧大筆一揮,就他了!

中國清朝最後一個狀元,只因名字好,被慈禧欽點 第4張

劉春霖

就這樣,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狀元這一最重要的決定,被慈禧如此兒戲的一筆所終結。

好在這位劉春霖也還不錯,博學多才,對古文學、史學造詣頗深(能進前十的進士也不會差到哪裏去),後來在民國政府也當過大官。僞滿洲國成立時,僞滿總理鄭孝胥邀請劉春霖去當官,被他嚴正拒絕,說絕不能當漢奸。

你會發現,那時候讀四書五經的“老古董”們基本是不當漢奸的,當漢奸的都是那些讀新學、留過洋的人,這倒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件事,這是爲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