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是抗清名將,最終因爲一件事錯失明朝復興最後希望

他是抗清名將,最終因爲一件事錯失明朝復興最後希望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清初許多人爲了避免亡國,不惜一死也要與滿清血戰,這裏面有真心爲國的,有沽名釣譽的,有爲一己之私的。比如說國姓爺鄭成功,他趕走荷蘭人,收復臺灣,是民族英雄,但事實上在當時他這一做爲堪比漢奸,不思反清復明,單方面與滿清媾和,自己去海外當山大王,更坑了一代名將李定國,葬送大明覆興最後希望。

李定國生於1621年,10歲的時候跟着張獻忠造反,十六七歲,就已經獨立帶兵一兩萬人,19歲時更以一萬義軍大勝十萬明軍,從此揚名天下,初現名將崢嶸。後來崇禎上吊,滿清入關,李定國不願做亡國奴,與南明合併,一起抗擊清廷。

縱觀整個明末清初,明將論戰績無人可與李定國比,他復地千里,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殲滅清軍繁多,兵峯之盛,打的滿清一度想退兵求和。他給南明續命十多年,官至晉王,自古名將莫過於此。

他是抗清名將,最終因爲一件事錯失明朝復興最後希望

李定國本有岳飛之志,恢復舊山河,但他也遇見了命運裏的“秦檜”,這個人就是鄭成功。

永曆八年(1654年,清順治十一年),李定國與鄭成功聯繫,希望從東、西合力進攻廣東,此戰若成,則大明將興,鄭成功口頭上答應了此事,並派了大軍過來,但一路上鄭軍行進緩慢,最終延誤軍期,導致李定國在勝利在望的情況下含恨而退。

原來當時鄭成功不過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他那時已經準備出兵臺灣,逍遙海外,明面上派兵援助李定國,暗地裏卻和滿清私下議和,從此大明中興希望斷絕,苟延殘喘。

他是抗清名將,最終因爲一件事錯失明朝復興最後希望 第2張

1662年4月14日(永曆十六年、康熙元年),永曆帝被吳三桂勒死,在雲南邊境的李定國聽聞後悲憤欲絕,仰天痛哭,自責“負國負君,何以對天下萬世”,不足半月就憂憤病死,死前告之屬下:寧死荒外,勿降也。

當下雲南人仍視李定國爲滇中的脊樑,晚清革命黨人起義,蔡鍔等仍以李定國爲榜樣,章炳麟說:“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