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末抗清名將盧象升最後是怎麼死的?

明末抗清名將盧象升最後是怎麼死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末年,江蘇宜興出現了一位名將,他就是盧象升!別看盧象升是進士出身,但他卻武藝高強,還訓練出了一支精兵。盧象升率軍轉戰各地,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可是在1639年,盧象升卻在鉅鹿之戰中兵敗被殺,血染沙場!那麼,盧象升之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背後到底隱藏着哪些鮮爲人知的故事呢?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629年,皇太極率兵直抵北京城下,當時盧象升擔任大名知府,他招募萬人入京勤王。此後,盧象升升任右參政兼副使,在此期間,他整頓大名、廣平、順德等地的兵備,組建了“天雄軍”。之後,盧象祥率軍轉戰四方,先後與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作戰,可以說是戰無不勝,“身經百數十戰,親冒矢石,未嘗挫衄”。

明末抗清名將盧象升最後是怎麼死的?

後來,崇禎帝對盧象升委以重任,提拔爲兵部侍郎,總督宣府、大同的軍務。在任期間,盧象升整頓軍備、發展屯田,成爲邊鎮的楷模,“天子諭九邊皆式宣、大”。1637年十月,清軍兵分兩路,由牆子嶺、青山關突入關內,並在通州會師,嚴重威脅北京的安全。崇禎帝急召宣府、大同、山西總兵楊國柱、王樸、虎大威入京勤王。

崇禎帝賜給盧象升尚方寶劍,讓他總督天下各地的勤王兵馬。雖然盧象升名義上可以指揮全國的勤王軍隊,可以有兩個人卻能干預於盧象升,他們就是崇禎帝的兩大寵臣,一個是內閣大學士、管理兵部事務的楊嗣昌,另一個是監軍太監高起潛。與此同時,楊嗣昌、高起潛在得到崇禎帝的支持後,一直暗中試圖與清朝達成和議。

對此,盧象升堅決主戰的,他頓足嘆息道:“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幸,寧捐軀斷脰耳。”抵達北京後,崇禎帝在召見盧象升時,向其詢問方略。盧象升毅然答道:“臣主戰。”崇禎帝的臉色當場就變了,過了很長時間,他才說:“撫乃外廷議耳,其出與嗣昌、起潛議。”在與楊嗣昌、高起潛商討對策時,盧象升和兩人的看法不一致。

盧象升積極籌備戰事時,遭到了楊嗣昌、高起潛的掣肘。盧象升沒有辦法,只好上書要求分兵,“宣、大、山西三帥屬象升,關、寧諸路屬起潛”,所以盧象升實際上的兵力只有不到兩萬人。可是沒過多久,盧象升被削去尚書的職銜,“侍郎視事”。之後,總兵王樸又被調走,盧象升的兵力更加單薄。

與此同時,巡撫張其平關閉城門,拒絕向盧象升的軍隊發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楊嗣昌操縱的結果。1639年1月,盧象升率軍進駐鉅鹿縣賈莊,被清軍包圍於此地,他派人向五十里外的高起潛求援,對方不予理睬。盧象升並沒有逃亡,他率領這支孤軍與清軍展開了一場大戰。戰鬥從早晨七點持續到下午三點,明軍炮盡矢窮,只得與清軍短兵相接。

盧象升拒絕突圍,“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壯烈殉國!盧象升死後,楊嗣昌還不相信,派人去查看情況。按理說盧象升戰死沙場,應該得到朝廷的褒獎,可是由於楊嗣昌作梗,崇禎帝拒絕贈諡。其實盧象升非常清楚,他即使突圍,也會遭到楊嗣昌的詆譭,難逃一死,還不如以身殉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