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王安禮是什麼人?他與王安石是何關係?

歷史上王安禮是什麼人?他與王安石是何關係?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梁。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王安禮,字和甫,他是北宋時期的大臣、詩人 ,是一位敢於進諫的勇者。他的哥哥是宋朝著名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一生的政績很多,而且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詩鏗鏘有力,對於社會和文化界的影響非常大。

王安禮與王安石是同一個母親所生,其實王安禮自身非常優秀,他27歲考中了進士,進入了唐介幕府工作,之後也出任過翰林學士和開封知府的職位。

王安石提出變法的意見之後,王安禮是站在反對一派的,當時持反對意見的還有蘇軾。蘇軾上書失敗之後,宋神宗將他貶黜,王安禮也不畏懼權限,冒險給蘇軾求情,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01

光環下敢於直言

如果王安禮沒有王安石這個哥哥,那麼他在行輩之中也是文采突出的。他27歲考中進士,成爲皇帝身邊的言官,在朝堂之上勇於質問皇帝,避免了很多錯事的發生。

就算在王安石的映襯之下,他還是與他的兩位兄長王安國、王安石並稱爲臨安三王。雖然在哥哥的映襯之下,他這一生的仕途都沒有那麼的光輝燦爛,但是哥哥王安石的作風對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王安石一生剛正不阿,對於朝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對於兄弟幾個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王安石的幾個兄弟在政治上的成就雖沒有他多,但是個個都是爲社會人民做出貢獻的。

王安石作爲朝廷的宰相,明察秋毫,在發現北宋朝廷內已經出現了不可挽回的問題之時,他銳意進取,決心改革。宋朝是一個文人執掌權力的朝代,文人在朝廷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歷史上王安禮是什麼人?他與王安石是何關係?

當時的一些宰相羣體認爲改革變法是對先前封建制度的毀壞,所以也有一大部分人是不支持王安石進行變法的。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禮也在這個反對的隊伍之中。

當時第一個持反對意見的是大詞人蘇軾,蘇軾是一個典型的守舊派,在王安石向宋神宗提出這個想法之後,蘇軾反對王安石的這個想法。後來宋神宗還是支持王安石變法,爲避免突生變故,宋神宗下令處死蘇軾。

當時的朝廷文官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替蘇軾說話,但是這個時候王安禮站了出來。就算是他的親哥哥做的事情,王安禮也會站在社會民衆的角度上思考,真正爲百姓謀實事。

宋神宗下令之後,王安裏站了出來,他對宋神宗說,從古至今,沒有哪一個皇帝是對一個敢於說真話的宰相進行攻擊的,如果真這麼做,那麼氣量何在。當然,王安禮說的比較委婉,宋神宗在聽後還是減輕了對蘇軾的懲罰,蘇軾得以活了下來。

02

順遂的一生

雖然王安禮考中進士的時間已經快30歲,與家中的幾位兄長相比,都比較晚了,但是他一生都在兢兢業業工作,勤勉政事。宋神宗在位期間,王安禮爲當時的樞密使呂公弼也出謀獻策,提出了很多可取的方案意見,並最後得以實施。

宋神宗對於王安禮的才華非常的喜歡,想重用他,但是因爲他的哥哥王安石擔任當朝的宰相。所以爲了避嫌,他就辭去了好的職位,只當了一個非常小的著作佐郎的官位。

後來他接連出任了潤州、湖州等地區的官職,並且憑藉自己的不斷努力,拿到了翰林學士這個職位。翰林學士是皇帝身邊掌管發佈機密文件的一個職位,已經與皇帝之間的關係非常親近了。

後來王安禮又做了開封知府的一個工作,在位期間也是盡心盡力,解決了多年累積的冤案、假案。王安禮的一生並不只是在皇帝身邊帶着他更多的時間是在一些小地方當地方官,但是不論是哪種職位,王安禮都兢兢業業,盡職盡責,做好本分工作。

歷史上王安禮是什麼人?他與王安石是何關係? 第2張

王安禮的這一生可謂是比較順遂的了,這與他的性格有非常大的關聯。王安禮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學者,他爲人非常謹慎,品性純良。在史書記載中,幾乎找不到關於王安禮任何率真直接的言論,他向來都是敦厚平和的。

王安利絕對不是一個急功近利之人,他的身上少了很多浮躁之氣,他在溫潤的同時又不失堅挺。正是因爲他這種獨特的性格,纔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有了不少的好處。

03

獨特的文人風骨

王安石兄弟幾個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就也是因爲家中對於他們的培養非常的重視。王安禮也是如此,王安禮從小時候就熟讀經史,並且沉醉於儒學經典之中,他對儒家思想有着自己的見解,並且在此基礎上發散了很多。

王安禮的散文題材往往是仕途生活,和官員活動聯繫在一起,他注重儒家的傳統,詩詞大多都是歌頌功德的作品。他的散文擁有多種文體,主要以奏章爲主,以短篇爲主。他的各類文體都會緊密的契合題材內容的要求,而且有非常多樣的風格特點。

王安禮的詩詞創作雖然沒有王安石那麼有名,但是他一生所做的詩也是不少。史詩記載中,他的現存詩詞有43首,而且題材涉及多個方面。

介於他自身的性格特點,他的詩詞中很少提及到百姓的疾苦,也很少揭示實際,也反映社會的真實情況,對於相思,離別之情更是少之又少。詩中大多都是對公德文化的歌頌,所以情感類型也比較少,在廣度和深度上都趕不上王安石。

歷史上王安禮是什麼人?他與王安石是何關係? 第3張

04

總結

王安禮的一生雖然都活在哥哥王安石的光圈之下,但是他並沒有依仗哥哥的權威幫助自己獲得財富和權力,而是認真憑自己的真本事去贏得了一切。他品性純良、做事謹慎,一生的仕途也是順遂無阻。

哥哥王安石提出的變法在當時社會一部分人看來,是對封建禮儀制度的挑戰,王安禮也沒有因爲是自己的親人而因此沉默不言,相反,在哥哥的反對者蘇軾被下令斬殺之後,他反而不畏懼權威,勇於進言,讓蘇軾免死,只落得了一個貶謫的懲罰。

正因爲王安禮有這樣的品性,王安石和王安禮兄弟之間,才得以成爲歷史上的千古佳話。足以可見,王家的家庭教育有多重要,不然王佳也不會接二連三的培養出來這麼多對社會有用的將相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