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同年,劉備以爲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而張飛又被部下所害。孫派遣使者前來請和,劉備大怒不許。畢竟,東吳不僅偷襲了荊州,還斬殺了關羽父子,這不能讓劉備什麼表示都沒有,不然也會讓麾下將士寒心。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

章武二年(222年)春季,劉備派遣黃權督江北水軍,自率陸軍進軍。秋七月,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將軍馮習、張南、傅肜、程畿等戰死。在夷陵之戰被陸遜擊敗之後,劉備退到永安白帝城。

章武三年(223年)三月,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夏四月二十四日(6月10日),劉備病逝,享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葬於惠陵。從時間上來看,自公元221年秋七月,到公元222年夏四月,劉備生命的最後半年時間,都留在白帝城這個地方了。當然,在這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劉備並非無所事事,而是做了三件事情。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劉備的這三件事情。

一、鎮守白帝城,設立永安都督

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白帝村,地處瞿塘峽口長江北岸,白帝山上,東望夔門,南與白鹽山隔江相望,西臨奉節縣城,北倚雞公山,地處長江三峽(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南津關)西端入口。

因此,白帝城因其天生易守難攻,成爲古代歷朝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楚奪此地而得以西進,西漢公孫述據此地而割據一方,蜀漢劉備退守白帝城託孤而漢室得存,南宋築山城而抗禦蒙元,故白帝城有鎮守三峽、拱衛巴楚之稱。對於劉備來說,雖然吃到了夷陵之戰的敗仗,但是,這沒有讓劉備失去了理智,反而讓他痛定思痛,開始思考蜀漢的今後生存問題。在此基礎上,劉備親自坐鎮永安白帝城,自然是爲了打消東吳的下一步進攻企圖。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 第2張

同時,考慮到失去荊州後,永安成爲蜀漢的東大門,劉備選擇設立永安都督,以此更好地鎮守這一兵家必爭之地。漢末劉璋設置巴東郡,治魚腹縣。劉備率軍東征失利退至巴郡,修建永安宮,改魚腹爲永安縣。劉備在此駐軍與東吳設置的西陵郡對峙。劉備東伐之後,三國鼎立,但是蜀漢以一州之地抗魏國和東吳,國小勢微,所以在巴東郡設置永安都督對防禦東吳意義很大。劉禪繼位之後,李嚴出任蜀漢第一任永安都督,從此,永安作爲蜀漢的東大門,由永安都督防守。

在蜀漢歷史上,共有五位永安都督,分別是李嚴、陳到、宗預、閻宇、羅憲。在多位永安都督的鎮守下,東吳對蜀漢自然沒有什麼野心和企圖了。等到蜀漢滅亡後,東吳曾派遣大軍進攻永安。結果,羅憲鎮守永安,成功擊退了東吳大軍,這無疑證明了劉備加強永安一帶防禦的重要意義。

二、收集殘兵,恢復蜀吳關係

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司徒許靖卒。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夷陵之戰後,雖然劉備吃到了敗仗,不過,蜀漢的五萬大軍,卻沒有一下子被陸遜消滅。換而言之,陸遜只有5萬大軍,想要一下子消滅同等數量的敵軍,顯然是冷兵器時代難以實現的事情。因此,在兵敗之後,劉備不斷收集殘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蜀漢在夷陵之戰中的損失。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 第3張

在得知劉備一直留在永安白帝城的消息後,孫權比較害怕。對此,陳壽在《三國志》中了“甚懼”來形容孫權的狀態。並且,孫權主動派遣使者來到白帝城,以此向蜀漢求和。面對放低姿態的孫權,劉備同意了談和的請求,派遣蜀漢官吏宗瑋到東吳,以此做出了迴應。在夷陵之戰後,劉備明白自己已經無法奪回荊州了。因此,今後的蜀漢,必須要和東吳聯手,以此北伐曹魏,匡扶漢室。基於這一原則,恢復蜀吳關係,成爲劉備和孫權的共識。雖然剛剛雙方還兵戎相見,不過,從大局出發,蜀吳聯盟的恢復,還是符合雙方的利益。

三、託孤諸葛亮和李嚴

最後,劉備在白帝城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完成了託孤這件大事。《三國志》中的白帝城託孤: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爲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正是因爲劉備的白帝城託孤,諸葛亮不僅對劉禪忠心耿耿,更爲了北伐曹魏的大業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這一角度來看,白帝城託孤無疑是非常成功的。當然,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提到白帝城託孤,我們往往會忽略李嚴這位大臣。但是,實際上,在正史上,李嚴和諸葛亮一樣,都是劉備指定的託孤大臣。

劉備在夷陵之戰後,爲何要一直留在白帝城? 第4張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就蜀漢東州派來說,代表人物就是法正和李嚴。法正生前,劉備非常重用他,讓他擔任位高權重的尚書令。在法正去世後,劉備讓李嚴日後輔佐後主劉禪,就是希望拉攏東州派,以此平衡蜀漢內部的力量格局。對於劉備來說,益州派是本土派,勢力最強大,所以劉備通過託孤李嚴和諸葛亮,以此確保東州派和荊州派的聯合,進而去制衡益州本土派。作爲和曹操、孫權較量多年的一方諸侯,劉備在白帝城託孤上可謂深謀遠慮,一切爲蜀漢的穩定而着想。

總的來說,在完成以上三件事情後,劉備還給劉禪留下了“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的告誡。雖然劉禪後期寵幸宦官,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劉禪還是做到了明辨是非。因此,雖然劉備發動夷陵之戰,讓蜀漢國力受損。但是,不得不說的是,以上三件事情的完成,是劉備留給蜀漢的寶貴財富,這也是蜀漢能夠恢復國力,乃至於堅持到公元263年才滅亡的原因之一。對此,你怎麼看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