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夷陵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要談夷陵之戰,首先不可避免的問題是,劉備爲什麼執意發動夷陵之戰;其次,魏蜀吳三方博弈;再次,劉備勝負的可能性;最後,蜀漢爲何一蹶不振。

咱們一一分析。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劉備爲什麼發動夷陵之戰

這個問題,有幾個重要的時間點:

公元219年,關羽北伐,威震華夏;同年,孫權發動隱藏技能——背刺,白衣渡江偷取荊州,關羽敗亡,吳、蜀結下樑子。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年號黃初。

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稱帝,年號章武,同年,劉備爲奪回荊州、爲關羽報仇,親率大軍出征東吳。

注意,失去荊州、曹丕篡漢,這不只是兩件大事,而是關係到劉備集團基本盤的大事。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2張

第一,劉備雖然在益州稱帝,但劉備集團的政治核心可都是荊楚人物,其次纔是益州土著。那麼問題來了,劉備怎麼壓制住益州土著的實力?答案很明顯,依靠荊州集團。

可荊楚的人千里迢迢跟你跨越蜀道,來到益州,爲的就是將來平定天下,可以回家享受和平,你這倒好,把我老家丟給敵人了,我怎麼辦?

而且,諸葛亮出山時就爲劉備規劃好了戰略藍圖:跨有荊益。只有這樣,劉備才進可攻,退可守,沒有荊州只有益州,劉備就只能偏安一隅,逐步被對手蠶食。

第二,劉備起兵的基本意識形態是四個字“匡扶漢室”,打的旗號也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你曹丕直接篡漢了,這是動了我的政治底線。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3張

此時擺在劉備眼前的只有一條路,就是出兵,只不過分歧在於,到底打誰?劉備苦啊,這可怎麼選,打曹丕吧,兩邊實力懸殊確實大,打孫權吧,又不得不防着曹丕坐收漁利。

這時,孫權幫劉備做了決定,這老小子一邊繼續做着吞併劉備的美夢,一邊屁顛屁顛地向曹丕示好,表示我願意臣服大魏國,做個大魏吳王。

既然這樣,那我就打你孫權吧。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4張

魏蜀吳三方博弈

三方博弈,除了考慮對手之外,還要考慮第三方是否會趁火打劫,事實上,曹丕確實想過到底幫孫權,還是幫劉備,假如打孫權,問題在於,別人示好投降,我還去打他,天下本來打算投降的人,恐怕以後都不敢投降了,所以應該打劉備。

這時有人對曹丕說:劉備離咱們遠,一聽說我們要出兵,他就撤退了,贊這不是白費心思嘛:

“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三國志·劉曄傳》

蜀遠吳近,四個字就把局勢挑明瞭,而且曹丕也不傻,孫權投降曹丕說得明明白白“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暫時投靠你,只是戰略需要。劉備根本不用擔心攻打孫權,曹丕會出兵幫助孫權。

相反,如果劉備打曹丕,孫權必然在背後捅刀子,因爲自從偷襲荊州後,孫權集團就一直有吞併益州的野心。

綜上,局面如此,劉備出兵東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5張

劉備勝負的可能性

說白了,劉備戰敗,是戰術上的錯誤,而非戰略上的錯誤。

其實啊,劉備這一戰,最好的結果是一舉擊潰孫權,然後曹丕出兵,與劉備瓜分東吳,這一點,劉曄也對曹丕說清楚了:

“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勢也。”——《三國志·劉曄傳》

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曹丕選擇了圍觀——這也是曹丕經常被吐槽的點,錯失滅吳良機。試想,曹丕如果出兵,幫助劉備滅掉東吳,然後雙方瓜分東吳,剩下魏、蜀兩國,三足鼎立失去平衡,曹丕實力遠勝劉備,此時曹丕滅蜀也不是不可能。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6張

那好,再退一步,沒有曹丕的幫助下,劉備未能滅吳,但收回了荊州,《隆中對》的戰略藍圖依然存在。雖然在兵力上來說,蜀漢主力4萬,五溪蠻夷約1萬,共五萬,東吳的兵力也不過7萬左右,懸殊並不大,劉備初立國,關羽失荊州前幾場戰役也打得很漂亮,荊州集團渴望奪回荊州,可以說蜀國多數人主戰,而且士氣正盛。

所以,奪回荊州這一戰爭目的,還是可以實現的。

其實,要說劉備在指揮過程中,犯了什麼大錯誤,也不見得,曹丕嘲笑劉備不懂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卻也未必。

若要真說錯誤,那就是輕敵,畢竟對方陸遜只是個毛頭小子,被陸遜引誘到虢亭,一把火燒得主力盡亡,退回白帝城後氣不過,死了。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7張

劉備爲何一蹶不振

說起來,劉備不過損失了5萬士兵而已,爲何會一蹶不振?

要知道,這5萬軍隊,已經是劉備拼湊出來的了,前面說了,益州精兵本身只有4萬,剩下一萬還是召集的蠻夷軍。可不像小說中講的那樣,有70萬大軍。

真要說起來,劉備這一戰,也並不是不能失敗,如果只是小負,能帶着大部隊退回益州,魏吳兩國還是動不了劉備在益州的基本盤的。

只可惜,劉備敗得太慘了,辛辛苦苦一輩子,換來的5萬精兵,在這一場原本有小優勢的戰役中,竟然全軍覆沒。但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5萬精兵損失了,還能招募,還能訓練,培養新的精銳,但是將領死了,從哪兒去找呢?

劉備爲什麼要發動夷陵之戰 劉備只損失5萬士兵爲何會一蹶不振 第8張

蜀漢在三國中,相比之下本來就是國力最弱,人才最少的,這一戰中,先後失去了關羽、張飛兩個萬人敵不說,黃忠也死了,土著首領沙摩柯死了、馬良死了、益州土著黃權投降曹魏了,連劉備的小舅子都叛變了。

精兵覆滅,文官武將死的死、降的降,原本歸附蜀漢的蠻夷軍,也開始了各種叛變。

所以,戰損不能只看失去的兵力,還要看戰敗之後的連鎖反應,總之,夷陵之戰後,蜀漢是真的元氣大傷,所以劉備病逝白帝城,諸葛亮執政之後,休養生息多年之後,纔有能力出兵北伐。

真就如後來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的那樣: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