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趙禎駕崩,年僅54歲。京城之內,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兒,都紛紛爲他焚紙痛哭。就連遼國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爲趙禎建一個衣冠冢,以寄託哀思。由於趙禎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過崇高,因此當時給他定了一個前無古人的廟號:仁宗。

“仁”,乃儒家思想的核心。自古以來,“太祖”“太宗”這樣的廟號司空見慣,然而,以“仁”爲廟號的,宋仁宗趙禎則是第一個。

宋仁宗之後,中國又出現了三位“仁宗”,分別是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元仁宗在位9年,清仁宗在位25年。而明仁宗朱高熾在位的時間卻只有10個月。10個月雖然短暫,但朱高熾卻達到了明朝太祖、太宗沒有達到的高度。

一、大胖小子的“人生無常”

公元1362年,當時朱元璋已經佔領南京,正在和陳友諒、張士誠對峙,在“鄱陽湖之戰”前,徐達收到家書,書中說徐達之妻謝氏生下一女,此乃徐達之長女。朱元璋聽聞後,還不忘吩咐妻子馬氏給徐達家中送去賀禮。

六年後,明朝建立,朱元璋卻還惦記着徐達的這個女兒,《明史·徐皇后傳》記載,朱元璋聽聞徐達長女徐氏聰慧過人,對徐達說: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朕與卿,布衣交也。古君臣相契者,率爲婚姻。卿有令女,其以朕子棣配焉。”

朱元璋對徐達說:老徐,我和你是布衣之交,君臣一心,應當結爲親家。我有意把你的長女許配給我的四子朱棣,你意下如何?

朱元璋當時貴爲天子,徐達焉有不答應的道理,況且,女兒能嫁給皇子,也是當時最好的選擇。所以,這樁婚姻早早就定了下來。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朱元璋封爲燕王,這就意味着徐達之女徐氏將來必然爲燕王妃,果然,到了洪武九年(1377年),朱元璋冊封徐氏爲燕王妃,正式爲二人完婚,這一年,朱棣年僅16歲。

兩年後,徐氏爲朱棣生下一個大胖小子,讓朱棣第一次感受到了做父親的美妙。

對於這個孩子來說,他的父親是燕王朱棣,爺爺是朱元璋,奶奶是馬皇后,外公是魏國公徐達。放眼整個大明朝,他的前途都不可限量。朱元璋對這個孫子也比較重視,親自爲其取名爲朱高熾。

不過,當時太子朱標仍在,燕王朱棣註定是一個藩王,這也就意味着,朱高熾的人生軌跡,最高也就是燕王世子,然後做一個安樂王爺。然而,有一個詞用在朱高熾身上,非常合適,那就是“人生無常”。

朱高熾三歲那年,隨父親到北京就藩。燕王朱棣雄才大略,到了北京終於放飛自我,整日縱馬疆場。作爲父親,朱棣當然希望長子朱高熾能夠像自己一樣,他發現朱高熾不喜歡騎馬射箭,卻喜歡朱高熾:在位10個月戛然而逝,他達到了朱元璋和朱棣達不到的高度讀書寫字,如果兒子是個文曲星,當然也不錯。但喜靜不喜動,可能因爲伙食太好,他漸漸變得體態肥胖,且行動不便,有時候需要兩個內侍攙扶才能行動。

這樣的兒子,朱棣內心總有些不喜。反而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從小喜歡舞刀弄槍,頗得朱棣喜愛。

因爲明朝早就確立了嫡長子繼承製,朱棣雖然不喜歡朱高熾,但朱元璋還是封了朱高熾爲燕王世子,如果朱高熾的堂兄朱允炆不削藩的話,朱高熾註定要成爲燕王。但是,人生無常,朱高熾最後卻成爲了大明朝的第四位皇帝。

二、忠臣和孝子,選哪個?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朱棣聽聞後急忙前來奔喪,不料半路上被建文帝的一道聖旨阻攔,建文帝怕諸王動盪,不允許藩王離開封地。朱棣在悲痛之餘,把自己僅有的三個兒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全部派往南京代替自己祭奠朱元璋。

當時,黃子澄、齊泰等人正建議建文帝削藩,而燕王朱棣是勢力最強的藩王,所謂“勢大難圖”,黃子澄建議讓建文帝扣押朱棣的三個兒子,逼朱棣乖乖就範。但建文帝心軟,沒有這麼做。後來,徐達的兒子徐輝祖緊急求見建文帝,要知道,徐輝祖是徐達的長子,襲承魏國公爵位,更是朱高熾等三人的親舅舅。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第2張

《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世子兄弟,皆魏國公徐輝祖甥,輝祖察高煦有異志,密奏曰:“三甥中,獨高煦勇悍無賴,非但不忠,且叛父,他日必爲大患。”

徐輝祖的意思是說:我的三個外甥中,朱高煦十分兇悍,而且此人“不忠”、“叛父”,如果不殺他,將來必爲大患。

可惜,建文帝還是沒有聽從勸告,放朱高熾三兄弟回了北京。

建文元年,建文帝削藩日緊,朱棣在北京起兵造反,發動“靖難之役”。朱棣出征那天,帶着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一起出發,留下朱高熾鎮守北京老巢。不料,李景隆趁朱棣不在,率領50萬大軍直撲北京,當時朱高熾麾下僅有5萬兵馬,以一敵十,何其難也?但朱高熾沒有棄城而逃。

朱高熾雖然胖,但他不慫。

朱高熾趁着天寒地凍,連夜派人往城牆上澆水,水落成冰,當李景隆來到北京城下時,對着滑溜溜的“琉璃”城牆,竟然毫無辦法。

當時朱棣正從寧王那裏“騙”取朵顏三衛,朱高熾的防守,給朱棣贏得了時間。待朱棣帶着的朵顏三衛從背後殺來時,李景隆抱頭鼠竄。

後人都說建文帝不會用人,例如,耿炳文最擅長防守,他卻讓耿炳文帶兵去進攻;李景隆雖然是名將李文忠之子,卻只會“紙上談兵”,建文帝卻對他信心十足。其實,建文帝也曾想過一個“釜底抽薪”的好辦法,建文元年,建文帝見朱棣勢如破竹,突然想到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從堂弟朱高熾身上下手。

根據《明史》記載,建文帝趁朱棣南下之際,派人給朱高熾送了一封信,信中大談“君臣之道”,並承諾,若朱高熾獻出北京城歸降朝廷,朝廷願意封朱高熾爲燕王。

建文帝這一招非常高明,若朱高熾答應,那朝廷可直接得到北京城,失去落腳點的朱棣將不足爲懼。若朱高熾不答應,他便放出風來,離間朱棣和朱高熾父子,當朱棣父子失去信任時,就是朝廷的可乘之機。

朱高熾接到信後他有兩個選擇,第一是做朝廷的“忠臣”,第二是做父親的“孝子”,朱高熾最終選擇了後者。《明史·仁宗本紀》記載:

朝廷賜世子書,爲離間。世子不啓緘,馳上之。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第3張

朱高熾沒有拆建文帝的信,而是直接派人將信轉給了朱棣。不得不說,朱高熾這一招也非常高明,若是自己拆了信,恐怕很難解釋清楚了。

朱高熾沒有想到,自己對父親一片赤誠,父親卻不信任自己。當時,一個叫儼先的大臣是朱棣的心腹,他聽聞朝廷派人來給朱高熾送信,立即連夜出城去見朱棣。朱棣聽聞後,擔心朱高熾已反,打算派人去北京祕密殺掉朱高熾。

正在這時,朱高熾派人將建文帝的信送來。《明史·仁宗本紀》:

成祖發書視之,乃嘆曰:“幾殺吾子。”

朱棣看到書信後,對身邊的人激動地說:差點誤殺我兒子!

如果朱高熾的信晚一步到,朱棣恐怕將上演虎毒食子的一幕。

在“忠臣”和“孝子”之間,朱高熾毅然選擇當孝子,但朱棣卻沒有選擇毫無保留地相信自己的兒子。

因爲朱高熾只有一個父親,但朱棣卻不止一個兒子。對於追求絕對權力的朱棣來說,這就是人性。

同時,這也是朱高熾委屈的地方。

三、這不是一個父親該說的話

靖難之役打了四年,朱棣帶領朱高煦、朱高燧在外拼殺,他們是“過命”的父子,然而,打仗不僅要有衝鋒陷陣,更要有人坐鎮後方,畢竟,所有的兵源、糧草、武器都是靠後方源源供應。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熾所擔任的就是這個角色。但是,事成之後,人們總會記得第一個攀上城樓的士兵是誰,卻無人記得這個士兵手中的鋼刀是誰送來的。這也是朱高熾的無奈。

建文四年(1402年),靖難之役到了最緊要的關頭,朱棣率領大軍兵臨南京城下,可朝廷的大軍奮勇抵抗,朱棣精疲力盡,仍然無法攻破。這時,朱棣撫摸着次子朱高煦的肩膀說: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第4張

“勉之!世子多疾。”(出自《明通鑑·卷十三》)

朱高煦聽完後,像打了雞血一樣帶兵玩命向前衝,終於殺開一個口子,朱棣得以攻入南京,後來,建文帝失蹤,朱棣登基。

朱棣對朱高煦說的這句話,意思是說:“加油吧兒子,你大哥身體不好!”

換句話說:你大哥身體不好,他夭折之後,你就是我的繼承人。

天哪,這哪是一個父親該說的話。後來朱高熾來到南京,聽說這句話後,不知道有多委屈?

正是因爲受這樣的“暗示”,朱高煦纔信心滿滿,因爲他幾乎篤定,他就是父親心目中的繼承人。

朱高煦或許沒想到,朱棣親自在他心中埋下的“種子”,又親自挖掉。

朱棣登基之後,並沒有立即將當年的燕王世子朱高熾立爲太子,按理說,立朱高熾名正言順,之所以不立朱高熾,就是因爲他在猶豫,因爲朱棣覺得朱高煦“似朕”,又在靖難之役中攻城拔寨,立下不世之功。

但是,漸漸地,朱棣發現朱高煦不僅僅是勇猛,而且有些兇悍,甚至有些無法無天。一個有雄心的皇帝,是不允許太子也同樣有雄心的。畢竟,當年唐高祖李淵就這樣被兒子逼成了“太上皇”。再加上受傳統嫡長子制度的影響,朝中文臣都支持朱高熾,解縉那一句“好聖孫”也起到了作用,因爲朱高熾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兒子朱瞻基,就這樣,朱棣終於決定立長子朱高熾爲太子。

永樂二年,朱棣立朱高熾爲太子,將朱高煦派到邊疆。朱高煦不服,他問朱棣:“父皇,我有什麼過錯,你怎麼忍心將我趕到萬里之外?你當年不是說……”

朱棣:“我說過嗎?是不是你理解錯了?”

朱高煦一臉茫然,帶着滿腔憤恨離開了南京。臨行前,他瞪着哥哥朱高熾,彷彿在說:我還會回來的!

朱高煦不甘心,他在朝中廣植親信,常常以唐太宗自比,多次挑撥離間,陷害朱高熾。而朱高熾呢,默默忍受,當朱高煦犯事的時候,他還爲弟弟求情。所以說,不管是做君主還是做兄長,朱高熾都配得上一個“仁”字。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第5張

四、監國20年,換來10月天子

永樂七年,朱棣親征蒙古,無暇顧及政務,他決定把大明朝的具體事務交給太子朱高熾,讓朱高熾來擔任臨時“CEO”。

但是,朱棣畢竟不放心兒子,他把政務交給兒子,卻把軍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朱高熾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牀,到很晚才睡覺,他想一展拳腳,但又怕父親多心,朱高熾的監國生涯,就這樣忐忑。

朱高熾將朱棣留給他的楊士奇、楊榮、蹇義、夏原吉等人都當成自己的老師,遇事不吝請教,他愛護百姓,尊重大臣,滿朝稱是。

爲了配合父親的“鄭和下西洋”,朱高熾特意設置了河南衛河提舉司;

爲了解決常年打仗帶來的虧空,朱高熾成立了陝西茶馬司。

朱高熾還派人解決漕運問題、修築河口,開墾荒地,修繕糧倉,總之,太子監國期間,他幾乎沒有劣跡。

《明史》稱:

成祖乘輿,歲出北征,東宮監國,朝無廢事。

這是一句很高的評價,但朱高熾當之無愧。

朱棣多次遠征,朱高熾在長達20年的時間內,監國多達5次,從南京到北京,他除了要幫父親管理好大明朝外,還要應對弟弟的攻訐。與此同時,他還要面臨父親多次對自己的懷疑。但朱高熾沒有怨言,他知道,做太子的,或許沒有委屈,但天底下做兒子的,一定都有委屈。

所以,面對朱棣的一次次質疑,朱高熾表示:我只要當一個孝子就行,至於其他,我只求問心無愧。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征討漠北的歸途中病逝,楊榮、張輔的老臣擔心朝局不穩,一方面祕不發喪,用鉛筒將朱棣的屍體密封,佯裝成什麼都沒發生,一日三餐正常進用;另一方面派人立即回京通知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聽聞父親駕崩,立即派兒子朱瞻基去迎接父親靈柩,然後封鎖京城,並且從監獄中釋放被朱棣關押的夏原吉等良臣,向他們問計。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第6張

永樂末期,朱棣窮兵黷武,鄭和下西洋更是讓大明朝不堪重負,朱高熾登基後,立即下了三道命令,《明史》雲:

對以振飢;省賦役;罷西洋取寶船及雲南、交阯採辦諸道金銀課。

即,(一)賑濟災民;(二)減免百姓賦稅;(三)停止鄭和下西洋和去雲南、交趾(越南)採買等事務。

朱高熾取消了朱棣利系列政策,並非對父親的不孝,因爲朱高熾知道,父親一生好大喜功,不顧民生之艱,若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大明朝恐怕命不久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朱高熾知道,免除減免百姓的賦稅,免費爲百姓提供糧食。

有大臣建議,把這些糧食借給百姓,而不是送給百姓,朱高熾劈頭蓋臉把大臣臭罵一頓,因爲此時的朱高熾知道,天下的臣民,都是明朝的臣民,他要做一個愛民的君王。

朱高熾的這一些操作,效果很顯著,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明朝的百姓漸漸恢復了生機,所謂的“仁宣之治”,從這時開啓了大幕。

朱高熾在愛民的同時 ,還懂得任用賢能,他性格寬仁,大臣向他提意見,從來沒有遭到過報復,這種性格,恐怕只有宋仁宗能和他媲美。另外,朱高熾還下令給建文舊臣平反,因爲他知道,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這是大明朝的創傷,他不面對,歷史總要面對。

另外,朱高熾改變了明朝內閣“只備顧問”的權限,正式賦予內閣成員參政、票擬的權力,明朝真正的“內給”其實是從朱高熾時代開始的。當時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夏原吉、金幼孜、黃淮等都是非常優秀的輔臣,他們保證了大明朝的積極運行。後人把明朝內閣說成“僵化”的代名詞,其實,朱高熾發明這套體制是好的,只是後人把它用壞了,這和朱高熾無關。

五、爺爺看孫子、父親看兒子

朱高熾在當太子期間,心理壓力很大,再加上他身體本身就不好,於是,在登基不久後,朱高熾的身體就出現了異樣。朝鮮史書說朱高熾是縱慾而亡,雖然《明史》上含糊其辭,但不管這樣的記載是否屬實,都無法掩蓋朱高熾所擁有的政績。

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期間有什麼作爲?在位十月卻功在千秋 第7張

公元1425年,朱高熾的生命戛然而逝,年僅47歲,他實際掌控大明朝的時間只有10個月,這麼短的時間,他沒來得及一展拳腳,這纔是他心中最大的委屈。

在位10個月,時間雖短,但朱高熾對得起大明王朝,對得起天下百姓,更經得起歷史的重複檢驗。因爲在這10個月,他已經給大明朝劃定了新的航向。

公元1425年七月,朱高熾去世一個多月後,他的兒子朱瞻基爲其定下廟號:仁宗。

何爲“仁”?《論語·顏淵》記載:“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明史》說明仁宗朱高熾是一位簡樸、敦厚、仁愛的帝王,說他“是可爲萬世子臣之法矣”。

筆者對此深有認同。筆者認爲,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來,明朝百姓雖然得到了休息,但政令仍然十分嚴酷。朱棣靖難之後,好大喜功,遷都、下西洋、北征南伐,明朝百姓承受巨大的負擔。朱高熾雖然沒有朱元璋和朱棣那樣的軍事成就,但對明朝百姓來說,這樣的皇帝,纔是他們最渴望的皇帝。所以說,朱高熾達到的政治高度,是他爺爺朱元璋和父親朱棣所不曾達到的。

天不假年,若老天再借給朱高熾20年,巍巍大明,定能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