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李憲讓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中國歷史上,皇權之爭,歷來都是男人間硝煙瀰漫的戰爭,而在唐朝卻有父子倆高風亮節,把屬於自己的皇位讓出來了,一位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的父親,一位是唐玄宗的大哥李憲。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深宮計》李成器

李憲,是唐睿宗李旦嫡長子,原名李成器。在李旦做了皇帝后,被立爲太子,後武則天取代李旦做了皇帝,李旦降爲皇嗣,李成器就成爲皇孫,和父親被軟禁在皇宮,小小年紀,就感受到了政治的殘酷性。

李隆基九歲那年,他的生母竇德妃和李成器母親皇嗣妃因遭到宮人陷害而被武則天暗殺。這樣的環境和人生遭遇,讓李成器更加討厭皇宮,而給李隆基的感受更加多元,除了感到政治無情,李隆基的性格被磨礪得更爲沉毅和堅忍。

而李隆基,生母竇徳妃是李旦側妃,李隆基排行老三,還是庶出,按照中國數千年的皇權制度,向來有天子之位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幼的傳統,李隆基只能靠邊站。

都說“時勢造英雄”,李唐前期紛亂的權力鬥爭給了李隆基施展拳腳的機會,讓他的政治天賦展露出來。

從武則天晚年寵幸二張開始,政變就成了李唐朝廷家常便飯。705年,先是以張柬之爲首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殺死二張,迎立李顯做了皇帝。

神龍政變後,因父親擁立之功,李隆基被升爲衛尉少卿,主要掌管武庫兵器及守衛宮門,有權調配禁軍。於是,李隆基便利用職務之便,與禁軍“萬騎”中的一些人有了頻繁的交往,李隆基在爲自己積累資本。

而李顯對安樂公主無底線縱容,讓她野心膨脹,讓她看不起太子李重俊,經常羞辱他,李重俊一怒之下,也發動政變,想誅殺安樂公主和武三思父子,結果武三思父子被殺,政變被鎮壓,太子死於非命。而這場政變與神龍政變僅僅隔了兩年。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2張

安樂公主

唐中宗聽聞兒子慘死,毫不痛惜,反將兒子的首級用於奠祭武三思和武崇訓的靈柩,甚至還把兒子的首級掛在朝堂示衆,以儆效尤。

這場無疾而終的政變,對李旦的五個兒子觸動都非常大,尤其也做過太子的李成器,真切地體會到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成者爲王,敗者爲寇,皇家的鬥爭,是以性命作賭注,輸掉了鬥爭便也就失去了生命。

而李顯面對弟弟李旦和妹妹太平不斷增長的威望和勢力,也是想一網打盡,結果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對。“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羅織害之乎!相王昔爲皇嗣,固請於則天,以天下讓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內所知。”

唐中宗也不敢與廣大朝臣對着來,既然不好追究相王李旦的責任,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剪除他的羽翼,把他的兒子們逐出京城,外調到地方任別駕。

而李旦其他幾個兒子安安分分,22歲的李隆基卻放開了手腳,以臨淄王、衛尉少卿(四品)兼潞州別駕的身份來到潞州,他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開始招兵買馬,壯大自己。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3張

憑着高超的交際能力,李隆基在民間有意結交一些有識之士。這些人都成爲李隆基日後起事的重要幫手。

也就是說,李隆基一直在爲事業做原始積累,包括人才,軍隊,文臣武將,民間高人。

機會都是給有準備之人,韋后又給了李隆基表演機會。

韋后也是一位野心勃勃的皇后,她想做武則天第二,她與女兒安樂公主毒死李顯,扶持傀儡皇帝李重茂登基,大權獨攬,開始大力起用韋家人。一時間,韋氏一族風頭無兩,堪比武則天執政時的武氏一黨。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4張

韋后與安樂公主

歷史往往會發生驚人的重複,如今韋后此舉不正是當年武則天篡位的翻版。武則天稱帝時,李唐皇族已然九死一生,如果讓韋后篡位成功,那等待他們的將是另一場浩劫。

這時,李唐皇族年青一代中最傑出的領導者李隆基站了出來。他與姑母太平公主聯合,又發動政變,剷除韋氏一黨,史稱“唐隆政變”,發生在710年6月20日。

政變勝利後,相王李旦以輔佐少帝的名義被迎進宮中,三天後,太平公主傳少帝命,將皇位讓給相王李旦,李旦重新登上了皇位,一個月後,朝廷改元景雲。

李旦即位後,一個嚴峻的問題立刻擺在了他的面前。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5張

要立誰爲太子?

李旦知道,三郎隆基發動這場政變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爲了得到這個太子之位,而且以他的能力和功勞而言,這個位子確實也是他應得的。但是棘手的問題在於,隆基排行老三,而且還是庶出,如果立他,嫡長子成器會作何感想?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6張

李隆基劇照

按照自古以來“立長不立賢”的傳統,只有成器纔是儲君的不二人選,無論隆基能力再強,功勞再大,都不應該染指太子之位。可是,如果隆基一心要爭,而成器又堅決不讓的話,事情又該如何解決?

一個建有不世之功,一個擁有法理依據,立誰都沒錯,可立誰又都不妥。

在此,李旦發現自己陷入了跟當年的高祖李淵一樣的困局。搞不好,李唐皇室就有可能重演一場兄弟鬩牆,骨肉相殘的悲劇。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7張

李旦與長子李成器和三子李隆基

就在李旦萬分焦灼,無計可施的時刻,長子宋王李成器主動站出來了。

他對李旦說:“國家安定,則先考慮嫡長子;國家危險,則先考慮首功之人。倘若違背這個原則,天下必將失望。所以,臣寧死也不敢居於平王之上!”一連幾天,李成器流淚請求,態度堅決。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8張

很顯然,這是一個明智的嫡長子。

他對目前的形勢有非常清醒的判斷,對李隆基的實力和野心也有十分清楚的認識。他知道,僅憑自己嫡長子的身份,是遠遠不足以同三郎競爭和較量的。

因此,與其冒着喪失一切的風險去打一場同根相煎並且毫無把握的仗,還不如做得漂亮一點,主動讓位。這樣既顯得自己深明大義,又能換取李隆基的感激和信任,從而保住自己的親王地位和後半生的富貴,何樂而不爲?

李成器的主動棄權讓李旦如釋重負。與此同時,大多數朝臣也認爲平王李隆基建立奇功,應爲太子。

緊接着,李隆基的心腹劉幽求又一次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對睿宗李旦說:“臣聽說,除天下之禍者,當享天下之福。平王拯社稷之危,救君親之難,功莫大焉!何況他素有賢德,請陛下不必再猶豫。”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六月二十七日,亦即政變後的第七天,睿宗李旦正式冊立平王李隆基爲太子。爲了取得平衡,李旦又於次日將雍州牧、揚州大都督、太子太師三個要職同時授予了長子李成器。

李憲作爲唐玄宗的大哥 李憲爲何把皇位讓給自己的弟弟 第9張

當然,即便李隆基心裏認定太子之位是自己份內應得的,表面上的客套文章還是要做的。他隨即上表,非常謙虛地推讓了一番,不過馬上就被睿宗李旦駁回了。

就這樣,幾乎沒費什麼周折,李隆基就成了大唐帝國的皇太子。

沒費周折,那是他前期的表現太亮眼,剷除韋后,大快人心,贏得巨大聲望,在他身邊,有一羣死心塌地爲他效力的大臣,即使謙讓,他身邊的大臣也會竭盡全力爲他爭取太子之位。一如當年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成器確實是明智的,豁達的,他不是心甘情願,而是大勢所趨,他避免了一場無謂的權力鬥爭,也保住了後半生的富貴。他活到六十多歲,死後追封皇帝,諡號讓,史稱“讓皇帝”。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