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樊於期爲什麼要叛逃秦國?真相是什麼

歷史上樊於期爲什麼要叛逃秦國?真相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樊於期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最近《大秦賦》正在熱播之中,秦國已經發起了親滅六國的號角,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歷史上荊軻刺秦王的一幕也會在這幾天出現了,而這個《大秦賦》之中被塵封已久的樊於期也終於要出現了。

在《大秦賦》之中,編劇對樊於期做了一點改動,一開始將他設定爲呂不韋的護衛,後來得到秦王嬴政賞識就留在身邊了,當時負責保衛公子扶蘇,可是嫪毐之亂時不知道爲什麼逃跑了?嬴政震怒下令一定要把他追回來。

歷史上樊於期爲什麼要叛逃秦國?真相是什麼

但是真實的歷史上樊於期的叛逃應該不是這樣,劇中編劇是混淆了樊於期和桓齮,很多人認爲桓齮和樊於期應該是同一個人,因爲秦朝時期的讀音和現在是不同的,所以桓齮應該就是樊於期,而樊於期的叛逃就是肥之戰之中。

在當時樊於期的地位是要明顯高於王翦的,肥之戰之中樊於期應該是秦國的統兵大將和李牧大戰,可是最終被李牧擊敗,最終樊於期叛逃,那麼真實歷史樊於期真的是因爲這個理由而叛逃秦國的嗎?

樊於期爲什麼叛逃秦國?

其實根據歷史記載,說樊於期叛逃的真實原因是因爲在肥之戰之中被李牧擊敗,按照當時秦法規定敗軍之將會受到很嚴厲的處罰,可是秦法真的有如此嚴苛嗎?

事實上,敗軍之將得到嚴懲歷來是歷朝歷代的規矩,可是要說因爲這個原因樊於期就叛逃了明顯站不住腳,爲什麼呢?因爲秦國東出歷史上,秦國被五國所敗不知道凡幾,如果敗一個就殺一個,那麼有誰願意爲秦國賣命呢?

歷史上樊於期爲什麼要叛逃秦國?真相是什麼 第2張

就拿王翦來說吧,在趙國和李牧的對決之中就曾經敗給李牧,可是秦王有拿他怎麼樣嗎?人家還是滅六國的第一功臣,同樣的李信滅楚之戰,李信將近損失了秦國大量兵馬,可是在後來伐燕之戰中,秦始皇還是對李信委以重任,而隴西李氏的發源也源於此。

從這就可以看出,秦國雖然會因爲將領失敗而懲罰將領,可是不會因爲每一次敗仗就殺將領,就如同《亮劍》之中楚雲飛說的:“把這些人都送軍事法庭,拿什麼去指揮我的大軍。”

所以樊於期的叛逃明着是被李牧打敗,可是更深層次的原因並非如此,秦國東出被李牧打敗的將領不知道多少,秦始皇也不會因爲一兩次敗仗就處決一個將領,否則李信、蒙恬損兵折將,他們如何了?

後來在王翦等人失敗之後,蒙恬成爲了秦國年輕一代的新秀將領,在抗擊匈奴時王翦等人都已經退出戰場,正是靠着蒙恬秦國能夠收復河套。

樊於期叛逃的深層次原因

其實樊於期叛逃的更深層次原因並非說是因爲敗給李牧,就如同上文所言,秦國東出打的敗仗多了,一兩場敗仗根本無法傷及根本,最主觀的原因還是當年樊於期曾經有過圖謀背叛嬴政之舉。

我們知道關於嬴政的身世之謎一直是一個歷史懸案,而當年華陽太后等人屬意的大王人選並不是嬴政,而是成蟜,於是就特意將這個消息傳得朝野皆知,在嬴政登基之後拜呂不韋爲相更是尊稱其爲“仲父”,更是坐實了其舉動。

歷史上樊於期爲什麼要叛逃秦國?真相是什麼 第3張

而有一部分人不明就裏,比如樊於期當年就是這件事參與者之一,嬴政繼位之後如何處理與弟弟成蟜的關係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坦白的說,嬴政很大度,並沒有因爲當年成蟜曾和他爭奪王位而爲難他。

但很顯然,有些人並不樂意嬴政坐在皇位上,樊於期就是其中之一。在五國攻秦之後,呂不韋命令蒙驁等人出擊趙國,而樊於期就和成蟜作爲後援支持蒙驁。

可惜的是在戰場大戰之中,樊於期唆使成蟜起兵叛亂,這就引發了秦王政在位期間的“宗室之亂”,然而成蟜叛亂之後樊於期作爲主謀者之一併未受到牽連。

不過樊於期的運氣並非這麼好,三年後和李牧的對決被李牧一頓抗揍,而此時樊於期擔心嬴政是新仇舊恨一起算,直接跑到燕國去了。

但是對於秦王來說,將領叛逃對於秦國來說是很可恥的事,當年鄭安平擔任邯鄲之戰主將,可是直接被聯軍打了大敗,而舉薦鄭安平的範睢直接因爲此事被罷相。

所以當得知樊於期逃脫之後嬴政立馬殺了樊於期全家,由此樊於期和秦國的仇算是結下了,故而爲了復仇,樊於期不惜以自己的性命爲依託幫助荊軻刺秦。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