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樊於期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樊於期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9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樊於期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大秦賦》中,有很多演技精湛的好演員,即使戲份不多,也不是重要角色,但是,他們都很用心把角色演得很好,讓觀衆們滿意。因爲是着重講述嬴政一統六國,建立大秦王朝的故事。所以劇中有很多戰爭劇情,也有很多將軍角色。比如本文所要說的樊於期,就是一位大家都比較熟悉的秦國將領。知曉“荊軻刺秦”故事的朋友都知道,荊軻面見秦王的禮物之一就是樊於期的首級,據說還是秦王發下的懸賞。

樊於期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古裝電視劇《大秦賦》中,樊於期是呂不韋送到秦王嬴政身邊做“郎中”的。他的職責就是在咸陽王宮裏保護嬴政的安全,可是樊於期的肆意並不在保護秦王的身上,因爲他不甘於自己只做“郎中”,他要做將軍。但是他對呂不韋聽之任之,要想上戰場打仗全要聽呂不韋的。就比如說,丞相呂不韋安排樊於期接近成蛟,讓成蛟發動叛亂的事,這都是呂不韋讓樊於期做的。換而言之,樊於期雖然爲秦王嬴政鞍前馬後,卻不能說是一位忠臣了。

當然,《大秦賦》畢竟是一部影視作品,存在不少改變和演繹的地方,那麼,問題來了,對於歷史上的樊於期,爲何最後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

首先,樊於期(?―公元前227年),戰國末期將領。楊寬的《戰國史》認爲樊於期就是桓齮,但所持理由僅兩人名稱發音相似,記載時間接近,時代差距無法考證文字讀音,記載時間接近者衆,因此此說僅爲假說,尚未證實,理由亦不充分。而在《大秦賦》這部歷史大劇中,顯然也認爲桓齮和樊於期不是同一個人。

樊於期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第2張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呂不韋爲報五國攻秦之仇,決定攻打山東六國。在此基礎上,丞相呂不韋派蒙驁同張唐督兵五萬伐趙。三日後命令長安君成蟜同樊於期率兵五萬爲後繼。秦國大軍出函谷關後,蒙驁這位老將率領大軍進過上黨郡,立即進攻慶都,駐紮在屯留。面對秦國大軍,趙國派龐媛爲大將,扈輒爲副將率兵十萬抗拒秦軍。

雖然秦軍強大,但是,龐煖這位名將也不是能夠輕易擊敗的對手。在初次交鋒沒能取勝後,蒙驁派張唐到屯留催促後面的秦軍。當時,成蟜只有十七歲,不懂得作戰方面的事宜,忙召樊於期這位將領商議。

對此,樊於期不僅誣陷秦王嬴政的出身,表示成蟜纔是秦莊襄王的嫡子,並且,樊於期還認爲呂不韋這一次派遣成蟜率軍作戰,實則是想借助趙國之手還除掉他,也即借刀殺人的計策。

在此基礎上,樊於期表示,現在蒙驁正和趙國大軍糾纏在一起,一時間難以歸來,所以,這對於成蟜來說,是一個起兵造反的絕佳機會。對此,成蟜接受了樊於期的計謀。樊於期便假意對來使說大軍即日移營。蒙驁派遣的使者離開後,樊於期就起草了一篇檄文。

樊於期將檄文四下傳佈。秦國人多聽到過呂不韋進妾的傳聞,等見到檄文中後,自然懷疑秦王嬴政的出身。儘管大家都不敢起兵響應,卻也都採取觀望的態度。張唐知長安君成蟜已經造反,星夜奔往咸陽告變。秦王嬴政見檄文大怒。急忙召見仲父呂不韋計議。一番商議之後,秦王嬴政遂派王翦爲大將,領兵十萬,以此來討伐長安君成蟜。

司馬遷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中記載: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樊於期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第3張

對於長安君成蟜來說,謀反的計劃沒能成功。在兵敗之後,成蟜逃到了趙國,被趙悼襄王趙偃封於饒。而就樊於期這位將領,卻沒有受到牽連,反而繼續在秦國擔任將領。

對此,在筆者看來,樊於期之所以被秦始皇株連,原因可能是樊於期沒有直接參與這場叛亂,或者正如同《大秦賦》中安排的情節一樣,樊於期是受呂不韋所託,故意唆使成蟜造反的。不過,樊於期最終還是背叛了秦國。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樊於期任秦國將軍。翌年與王翦、楊端和率兵攻打趙,取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等城,繼而攻佔平陽(今磁縣東南),大勝,殺趙國將扈輒。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樊於期再次率軍攻打趙國,面對趙國名將武安君李牧,大敗,秦軍損失慘重,樊於期畏罪不敢回秦國,後叛逃燕國,並拜燕國大將軍。秦王嬴政大怒,將樊於期的父母宗族全部殺害。

在戰國時期,秦國曾經實行軍功授爵的制度,這讓秦軍將士奮勇爭先,從而力壓山東六國。不過,對於吃到敗仗的將領,秦國也是會進行嚴厲的懲罰。因此,在被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擊敗,並導致秦軍損失慘重後,樊於期不敢回到趙國,而是逃到了燕國。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或許是因爲樊於期和燕國太子丹有交情,所以他沒有逃到趙國,而是來到了燕國。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國消滅趙國後,大軍已經來到了燕國的邊境了。雖然秦始皇當時的注意力還不在燕國身上,不過,等到秦國解決魏國、楚國之後,燕國自然是躲不過秦國大軍的進攻。於是,燕國太子丹懼怕,準備派荊軻去刺殺秦王。

樊於期叛逃秦國,還助荊軻刺秦,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第4張

最後,荊軻對太子丹說,自己可以去刺殺秦始皇,但是,沒有信物的話,自然難以獲得接近他的機會。於是,荊軻就向太子丹暗示,自己需要樊於期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大秦賦》中的太子丹,還是正史上的太子丹,都是重情重義之人,他表示樊於期將軍因爲窮困來投奔我,我不能落井下石,也即讓荊軻想別的辦法。荊軻明白太子丹不忍心殺害樊於期,便自已去見樊於期,

得知荊軻的計劃之後,樊於期沒有猶豫,立即捲起袖子,露出右臂,說:“我朝思暮想要報這切齒之恨,今日幸得指教!”遂自刎。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爲秦始皇將樊於期在咸陽的家人全部處死了,所以,樊於期自然對此痛恨不已,決定獻出自己的首級,從而力助荊軻刺秦。

太子丹得知樊於期自刎的消息後,急切趕來,扶屍痛哭,悲哀至極。後來,荊軻刺秦的計劃雖未成功,但樊於期的勇氣至今仍爲人們所敬仰。後人言“燕趙之地重節義之風,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對樊於期、荊軻不畏強大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對於秦始皇嬴政來說,因爲荊軻刺秦的行爲而遷怒於太子丹,後來燕王喜擔心秦國出兵攻打燕國,便殺太子丹,將其首級獻秦軍以求和。當然,這依然無法秦始皇消滅燕國等諸侯國的步伐。對此,你怎麼看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