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袁紹爲何沒有聽取沮授的建議,一定要發動官渡之戰?

袁紹爲何沒有聽取沮授的建議,一定要發動官渡之戰?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袁紹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公元200年,決定北方霸主命運的決戰在黃河沿岸的一個渡口,在此以前誰都不會想到軍事力量遠弱於袁紹的曹操會贏得勝利,但是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打臉,曹操勝了,而且是大獲全勝,最終奠定了其北方霸主的地位。

在官渡之戰結束後,當時曹操軍中俘虜了一個人,當曹操看到這個人的時候頗爲可惜甚至想納他爲己用,可惜的是他拒絕了曹操的招降,事後甚至想要投降,曹操知道若放此人回去必是放虎歸山,最終殺了他。

而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沮授,袁紹帳下的首席謀士,他可以說就是袁紹的諸葛亮以及郭嘉,可袁紹本人又並非曹操和劉備,若是袁紹真能聽進去他的話,那麼便不會有後來的官渡慘敗。

袁紹之諸葛亮,助袁紹一統北方

袁紹爲何沒有聽取沮授的建議,一定要發動官渡之戰?

在亂世之中想要成就大事,一個好的戰略規劃是少不了的,而劉備在這之前居無定所就是因爲他沒有一個諸葛亮幫助他制定戰略,所以只有到哪就打到哪。

而袁紹在這點上就幸運多了,他的祖上是讓人羨慕的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也因此便有不少的謀士到他帳下幫助他出謀劃策,其中沮授對他幫助最大。

因爲袁紹雖然祖上是四世三公的積累,可是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的發家之地是在汝南而並非河北,河北對於袁紹來說完全是一片陌生的城市。

在當時的河北之地,公孫瓚、韓蝮、張燕各自獨霸一方,袁紹此時雖然空有盟軍盟主的頭銜,可是和這些地頭蛇比起來還屬於微不足道,而且這些地頭蛇也絕對不會允許一個外來戶威脅他們。

然而冀州牧韓蝮簡直堪稱扶不起的阿斗,面對勢單力孤的袁紹居然白白將這麼一大片土地讓給了袁紹,而袁紹因此在河北站穩腳跟,原本隸屬於韓蝮的沮授就成爲了袁紹的手下。

沮授家族在河北也是世家,沮授本人又頗有才華,袁紹爲此就向他請教,沮授就直接向袁紹展示了一幅廣闊的藍圖:

先是以冀州爲根基穩固發展,冀州是天下的腹心之地,土地肥沃,人口衆多以冀州之地可以直接封鎖黃河,並且可以直接擊垮張燕,擊垮張燕之後盡佔數州之地可以直接發兵向北掃平公孫瓚,並以此爲基礎向北掃平匈奴,這樣就能以四洲之地擁百萬之衆到長安“挾天子以令諸侯”,試問天下誰人能擋?

從這就可以看出,沮授的這幅戰略是多麼的高深莫測,在袁紹剛剛入主冀州的時候他就已經考慮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份眼光可以說不亞於三國任何一個謀士。

袁紹爲何沒有聽取沮授的建議,一定要發動官渡之戰? 第2張

而且後來的袁紹也確實是按照沮授爲他制定的戰略規劃去發展的,最終袁紹獨霸河北成爲了漢末第一軍閥。

沮授的謀劃,招招戳中曹操的軟肋

公元199年,袁紹平滅了公孫瓚統一了整個河北,至此河北的霸主誕生了,此時對於袁紹來說最大的威脅就是中原之地的曹操,爲此這場世紀對決就在官渡展開了。

但是對於袁紹的急功近利沮授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袁紹急於速戰速決,而沮授主張緩圖,甚至提出了“三年疲曹”的戰略,如果真的按照沮授的計謀來看的話,那麼這場仗曹操必敗無疑,甚至官渡慘敗都不會發生,甚至曹操都爲沮授感到惋惜。

沮授的三年疲曹本質就在於一個字:拖,這是從當時實際形勢出發而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曹操處於中原四戰之地,其正面不但有袁紹這個龐然大物,背後也還有劉表、孫策等人的威脅,而袁紹當時由於殺了公孫瓚贏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尊重,因爲公孫瓚當年殺劉虞導致盡失河北民心,而袁紹殺公孫瓚卻幫助其挽回河北地區的穩固。

袁紹爲何沒有聽取沮授的建議,一定要發動官渡之戰? 第3張

其次那就是當時的河北本身就是產糧產財的大戶,外加上已經統一基本上趨於穩定了,只要穩固發展絕對碾壓曹操,而曹操當時還處於戰亂之中,糧食財政本就是一個很要命的事。

第三那就是河北的地勢本就比中原之地險要,更何況袁紹比之還有一個特別的優勢,騎兵,其快速打擊能力絕對比之曹操強。

故基於以上各點,袁紹做出了對曹操緩圖不急於進攻的戰略,利用騎兵快速打擊能力以及防守薄弱、四戰之地等弱電採取多點打擊,讓曹操顧此失彼,只需要三年就可以讓曹操爲此疲憊不堪。

可惜的是袁紹這個人只要是正確的他都很難聽進去,外加上當時他已經滅了公孫瓚,聲望大增更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沮授的話他一絲一毫都沒聽進去,最終的結果就是袁紹在官渡之戰慘敗,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