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關於同治皇帝的死衆說紛紜 同治到底是死於天花還是梅毒

關於同治皇帝的死衆說紛紜 同治到底是死於天花還是梅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同治皇帝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同治皇帝本名愛新覺羅載淳,於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在太和殿舉行了載淳的登基大典,改號爲同治,實際上到後來基本就是慈禧一人總攬大權,開始了她長達四十八年之久的統治。

關於同治皇帝的死衆說紛紜 同治到底是死於天花還是梅毒

同治皇帝畫像

同治皇帝年幼的時候就很是聰明,除此之外他還具備一代明君的素質,有着長遠的眼光。同治七年,捻軍起義愈演愈烈,清朝廷派曾國藩、李鴻章等鎮壓起義。捷報連連傳入京師,大臣們爭相祝賀皇帝平叛成功。這時,同治卻憂心忡忡地說:“朕擔心的並非這些,而是我們的肘腋之地。”聽了這句話,同治的師傅們都摸不着頭腦,他們不知道皇上所說的“肘腋之地”指的是什麼。

同治皇帝解釋道:“朕說的‘肘腋之患’並非內盜,而是那些住在東交民巷的歐邏諸種。”原來,小皇帝還牢記着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恥辱。同治還說:“剿捻各路將帥明爭暗鬥,冒功邀賞,驕妄不馴,也讓朕擔心。”這個時候的同治才十三歲,但是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由此可見同治皇帝長遠的眼光和敏銳的洞察力。那時他的學業不斷地進步,政治才能也日益顯現,這種良好的勢頭卻在他即將親政時戛然而止。

前面我們說了,同治年齡不大,卻已顯露出一代英主的跡象,怎麼會突然退步了呢?同治帝的老師翁同龢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蓋督責過嚴,故諸事拘泥,其實不至如是也。”同治懼怕母親,在她面前不免緊張,口吃也是正常現象,慈禧卻對此事抓住不放,連連斥責同治和師傅們。在強大的壓力下,同治就學不好了。學不好就會挨訓,捱了訓壓力會更大,壓力越大越學不好,如此一來,成了惡性循環。從此,同治變得厭惡學習,越來越叛逆,成了個學無所成,碌碌無爲的皇帝。

同治皇帝載淳于十一年九月十四日十七歲時舉行了大婚典禮。兩宮皇太后於第二年正月廿六日正式捲簾歸政了,但慈禧極不放心,還常常插手干預,使年輕自負的載淳皇帝不甘忍受,不到兩年就死了。對於他的死,儘管清代宮廷史料,特別是檔案內均有較明確的記載,但由於上述的種種原因,在一些私人著述和筆記中,還是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說法,並加了一些演義性的描繪,有的說他死於天花,有的說他死於梅毒,也有的說他死於疥瘡,衆說紛壇,莫衷一是。

關於同治皇帝的死衆說紛紜 同治到底是死於天花還是梅毒 第2張

同治皇帝大婚

據《桃花聖解庵日記》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二月五日記載:嘻戲遊宴,耽溺男寵,日就裸瘠,旋患癰,項腹各一,皆濃潰,日未昏,殆不知人。《四朝佚聞》中載:“穆宗之崩,傳者不一,或雲天花,或雲內毒,而醫藥不能盡合。”這些著述除了記載同治皇帝的病情死因之外,還特意說明了同治皇帝南郊微服履行之事,並且把這件事與同治皇帝母子矛盾及病和死聯繫在一起。說明由於西太后專權,同治憂鬱不快之情,但是,在慈禧監視之下,僅有幾個太監夜間常出沒於宮禁森嚴的大內,至整夜不歸,竟達次晨來不及召見軍機大臣或醉語胡言的程度似難出現。

關於同治皇帝的死衆說紛紜 同治到底是死於天花還是梅毒 第3張

其實。同治皇帝的病情和死因,可以從清代皇帝“脈案檔簿”中看得一清二楚,《萬歲爺進藥底簿》中詳細記錄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載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後三十六天的脈案、病情和用藥情況,它完全證明了載淳最後死於天花。這是詳實可靠的。1979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醫研究院和北京醫院的有關專家教授,對同治皇帝的病情發展及用藥情況進行了專門的研討,大家的結論仍認爲同治皇帝死於天花是無疑的。

但清宮史專家指出,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嚴格的,皇帝私自從紫禁城裏出去尋花問柳,是沒有什麼可能性的。另一種意見卻認爲,同治重修圓明園計劃遭百官反對而失敗後,百般無聊,便在太監引導下,微服出宮,尋歡取樂。時外國人可能已知同治帝之病,如美國公使給本國政府的報告說,“同治皇帝病若以西醫及科學方法診治,決無不可醫治之理,絕非不治之症。”然而,同治帝是一國之君,太醫開方要經過嚴審,出於爲君者諱,是不能公佈病症實情,也不能按病開方,下藥不對症,醫治無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