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施琅的故事。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正在澎湖駐紮的鄭氏軍隊驚恐地發現,西方的海平線上,突然升起瞭如林的船帆,一支龐大的艦隊乘藉着西南風,快速地向澎湖開來。在這支艦隊的旗艦上,飄揚着巨大的帥旗,在海風的吹拂下,斗大的“施”字忽隱忽現。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這個時候,鄭氏軍隊中有資歷的老兵心裏應該是相當絕望的,因爲他們清楚,在他們面前的是清王朝最爲優秀的海軍統帥,同時,也是他們的老熟人——施琅。

我們所熟悉的施琅,大部分來自於金庸先生的《鹿鼎記》中那個捧着金飯碗來向韋小寶行賄的大老粗形象,而人們口耳相傳的施琅也是譭譽參半、爭議頗多。

但歷史上真正的施琅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一、命途多舛的施琅

施琅,明天啓元年(1621年)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個農民家庭中。如果按照家族的期望,施琅原本應該埋頭詩書、取道科舉,謀到一官半職、光宗耀祖。然而,在施琅年少時,隨着家道衰落,他也放棄了讀書作文,轉而學起了武藝和兵法,並且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很快就學到了一身本領、智勇雙全。

俗話說:“窮文富武”,一個窮人家的孩子卻選擇習武,這是很反常的一個現象。但對當時的施琅來說,習武是他能夠謀生的最快途徑,因爲他有一個非常出名的同鄉——鄭芝龍。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第2張

鄭芝龍作爲明末清初最爲出名和強大的海上霸主,當時雖名義上歸順明朝,但卻擁兵自重,儼然一副軍閥做派。十七歲的施琅在加入鄭芝龍的隊伍後,很快就脫穎而出,成爲鄭芝龍手下的一員得力干將。

清朝南下後,鄭芝龍投降,施琅也捎帶着成爲了清軍。在清軍中混了沒多久,施琅就因爲捲入了清朝廣東提督李成棟的反叛事件中,不得不轉而投奔到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麾下,再次成爲了一名明朝遺臣。

初到鄭成功麾下,施琅非常得鄭成功的欣賞,一度成爲了鄭成功最爲欣賞和信任的將領。但好景不長,兩人的和諧關係僅僅維持了三、四年,由於和鄭成功在戰略方針、物資籌措等一系列決策中意見相左,又加上施琅不顧鄭成功的命令,擅自處決了一名違犯軍規的鄭氏親兵,徹底得罪了鄭成功。

順治九年,施琅在父親、弟弟都被鄭成功關押的情況下,隻身從鄭成功的軍中逃脫,回到了他的老家泉州。

此時的施琅雖然憤懣難平,但依然想要回歸鄭氏軍中。爲此,施琅曾一度拜託他的族叔施福和鄭成功的叔叔鄭芝豹斡旋,希望能夠得到鄭成功的原諒。

但事與願違,鄭成功不僅不饒恕他,還殺掉了施琅的父親和弟弟。鄭成功的絕情,使施琅徹底倒向了清軍,並最終成爲了鄭氏家族的掘墓人。

由此可見,“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實在是爲人處世的至理名言,鄭成功若是當初手下留情,恐怕鄭氏家族的命運可能也會改寫吧。

二、蟄伏待機

“二進宮”的施琅,和第一次投降清軍時,心情已是全然不同。這一次,他已經失去了一切,剩下的,只有向鄭氏家族復仇的怒火。

但事情遠沒有施琅所期望的那樣簡單。他在清廷內部沒有靠山,手下沒有軍隊,老長官鄭芝龍由於兒子鄭成功誓不降清,在朝廷中也沒有半點分量。實際上,在清軍看來,施琅的行爲,用“投降”這個詞簡直都是客氣的,準確的說,是清軍“收留”施琅還差不多。

事實也是如此,在清軍內部,施琅雖然憑藉着戰功,一度授靖海將軍銜,並擔任福建水師提督。作爲從一品大員,施琅也算得上功成名就,但此時,他的殺父仇人鄭成功已經去世,剛剛登基的康熙皇帝內有鰲拜等人“輔政”、外有三藩威脅,根本無暇顧及收復臺灣。此時的施琅,失望之情可想而知。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第3張

康熙六年,年滿十四歲的康熙皇帝正式親政,這讓施琅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康熙七年,施琅連上奏摺,陳述收復臺灣的重要性,並制定了詳細的攻臺戰略。

但在仍舊掌握大權的鰲拜等人看來,臺灣不過是孤懸海外的邊陲之地,根本無關緊要,施琅的建議根本就是沒事找事。施琅的奏摺不僅被壓了下來,就連水師提督也幹不成了,被平調進京做了內大臣,成爲了禁軍統領之一。

離開水師後,施琅這內大臣一當就是十三年。在這十三年裏,康熙皇帝先除鰲拜、後平三藩,忙的不可開交,自然顧不上施琅。此時的施琅,位雖高但權不重,外官來北京走門路求不到他,生活自然不寬裕。

據記載,在任京官期間,施琅的生活相當拮据,一度還要靠夫人做裁縫來貼補家用。對一個一品大員來說,這樣的生活實在有些寒酸。

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康熙二十年,鄭經在臺灣去世,鄭經之弟鄭聰、侍衛馮錫範(又是《鹿鼎記》中的熟人)、大將劉國軒聯手發起政變,毒殺了鄭經的長子鄭克臧,扶持年僅十一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郡王,臺灣軍政大權隨即落在了馮、劉二人手中。

鄭氏家族陷入泥沼,施琅的機會終於來到了。

鄭氏家族內訌的消息傳入朝廷內,大學士李光地等人上書,認爲收復臺灣的時機已到,併力薦施琅爲指揮官。就這樣,康熙二十一年,離開前線十四年的施琅,終於又回到了福建,重任水師提督。這時,他已經六十一歲了。

回到福建的施琅帶領官兵日夜操練、打造戰船,在較短的時間內便完成了攻臺部隊的整備。平臺之戰,一觸即發。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第4張

三、中國一統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大軍從福建銅山(今福建東山島)出發,直撲臺灣的門戶——澎湖。

此時的澎湖守將是鄭氏重臣劉國軒,並駐有大量軍隊,是臺灣的最重要屏障,鄭氏家族在此盤踞多年,防禦及其堅固。據《清史稿》載:“國軒踞澎湖,緣岸築短牆,置腰銃,環二十餘裏爲壁壘。”可謂銅牆鐵壁。

面對這樣的堅城和慣熟水戰的鄭氏軍隊,施琅拿出的應對之策便是身先士卒、死戰不退:“琅乘樓船突入賊陣,流矢傷目,血溢於帕,督戰不少卻”。主帥都如此拼命,手下將士自然奮不顧身。在攻取澎湖的戰鬥中,清軍與鄭氏軍隊血戰九小時:“焚敵艦百餘,溺死無算”,終於克復澎湖。

可貴的是,打下澎湖的施琅並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而是以大局爲重,一面整頓部隊,一面派人招撫鄭克塽,承諾對鄭氏家族既往不咎。施琅以誠相待的態度,終於打動了鄭氏家族,最終得以收復臺灣這塊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收復臺灣後,清廷內部出現了遷走臺灣軍民、放棄臺灣的聲音。得知這一消息,施琅上書據理力爭,稱:“臺灣一地,雖屬外島,實關四省之要害......棄之必釀成大禍,留之誠永固邊圉”,說服了康熙皇帝在臺灣開府設衙,使得臺灣正式納入了清朝版圖,中華江山終於得以一統。

四、功過任評說

施琅在歷史上的功過如何向來不甚明確。誇讚他的評價其爲促進中國統一的功臣,批判他的則說他毀掉了明朝的最後一片基業。

但真相究竟如何呢?

縱觀施琅一生,飽受世人斥責的無非三點:一是以明朝舊臣身份攻打臺灣;二是在臺灣圈佔土地,斂財自肥;三是排擠同僚,獨攬戰功。而在筆者看來,這所謂的三處“黑點”,其實都大有可商榷之處。

當時的鄭氏家族,雖然打着“大明遺臣”的旗號,但自從鄭經即位後,背離了鄭成功堅持以臺灣爲中國領土的主張,割據一方的意圖逐漸顯露。

鄭經在與清朝招撫使者談判中曾說:“臺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還以朝鮮爲榜樣,將臺灣行“朝鮮事例”,成爲擁有獨立主權的清朝“屬國”作爲接受清朝招撫的條件。

由此來看,鄭經究竟是真的明朝忠臣,還是以此作爲維護政權合理性的幌子,其中恐怕是大有貓膩。因此,施琅所謂的“攻滅明朝最後基業”的罪過也是站不住腳的。

歷史上真正的施琅是怎樣的一個人?收復臺灣,維護了中華的統一 第5張

收復臺灣後,施琅曾縱容家人、部署在臺灣圈佔土地,收取所謂“施侯大租”。這固然是施琅在臺灣的一大污點,但就目前能查到的施侯大租的數額,大致爲“每甲地兩到三石”。

同一時期,長江以南地區的賦稅大概是每畝地一石到三石之間,根據各地糧食產量不同上下浮動。當時臺灣的“一甲地”相當於14.5畝,地租平攤到每畝最多隻有兩鬥左右。由此來看,施琅圈佔土地有之,但與“橫徵暴斂”、“貪得無厭”根本沾不上邊。

至於排擠同僚、獨佔軍功的罪名,則因爲施琅在打下臺灣後,第一時間上報軍功,比當時的福建總督、領兵部尚書銜的姚啓聖還要快,顯得目無上級、貪功好利。

但據記載,姚啓聖一貫主張對臺灣應施以招撫,不贊成開戰,曾上書朝廷列數徵臺不利之處:“一曰,十年生聚十年教養,況於數十年之積寇乎;二曰,汪洋萬頃之隔,波濤不測之險;三曰,彼船隻堅牢,水務精熟。”抱有這種心態的姚啓聖,自然難與施琅合作。

爲防止姚啓聖掣肘,施琅在出兵臺灣前就上書康熙,要求“所有督臣題定功罪賞格,賜臣循例而行”,說白了,就是要求絕對的指揮權。

而康熙也對施琅十分信任,“委以獨任專征”,將前線一任權力都下放給了施琅。可見,既然康熙已經將前線的最高指揮權交給了施琅,那麼施琅越過姚啓聖上報軍功就是順利成章的事情,何罪之有?

因此,作爲一名封建時代的將領,施琅小處有虧、大節無損,而收復臺灣,維護中國統一的功績,是不應該、也不能夠被抹殺的,應當被我們每一個人銘記在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