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遼生平簡介及軼事典故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遼生平簡介及軼事典故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將,聶壹的後人。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遼生平簡介及軼事典故

起初,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此後,立下衆多顯赫的功勳。洞察敵情而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在白狼山之戰率領先鋒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驅逐遼東大將柳毅。以靜制動平定軍中謀反。勇闖天柱山擊滅陳蘭、梅成。此後,長期鎮守合肥。

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戰,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淩統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 “張遼止啼”成爲流傳千古的典故。

黃初元年(220年),張遼進封晉陽侯。染病之後,依舊令孫權非常忌憚。黃初三年(222年),張遼抱病擊破吳將呂範。同年,病逝於江都,諡曰剛侯。張遼爲歷代所推崇,成爲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

人物評價

曹操: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爲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衆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孫權: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魏略》:張遼爲孫權所圍,遼潰圍出,復入,權衆破走。由是威震江東。兒啼不肯止者,其父母以遼恐之。

軼事典故

三國時期曹魏名將:張遼生平簡介及軼事典故 第2張

張遼止啼

在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戰,雖然孫權帶領十萬大軍,以及呂蒙、甘寧、陳武、徐盛、宋謙、潘璋、賀齊、淩統、蔣欽等衆多的東吳名將一起進攻合肥。但是,張遼率領800人衝陣東吳十萬大軍,使得孫權以“走登高冢”的方式逃命,張遼突出重圍之後,爲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圍的將士們而再次衝進入東吳十萬大軍。猛將衆多的東吳軍隊都無法擋住張遼,最終,被張遼擊破而敗走。

從此,張遼威震江東。每當江東地區的小孩們啼哭不止,小孩們的父母就會說“張遼來了”來嚇唬小孩們。

唐朝李翰所作的《蒙求》收錄了“張遼止啼”的典故。該典故也被《太平御覽》收錄多達3篇(卷二百七十九,即兵部十;卷四百三十四,即人事部七十五;卷四百八十八,即人事部一百二十九)。

而在日本,民間流傳着“遼來來(遼來々)”的俗語。該俗語,是緣於唐朝、宋朝的中日文化交流,使得“張遼止啼”的典故傳入日本,並在日本民間興盛了數百年之久。直到1274年的文永之役,該俗語在日本民間的盛行地位才被“蒙古來襲”所取代。

顧全大局

張遼與李典、樂進素來不睦,甚至與李典有舊日的仇怨,但在合肥城面對東吳大軍的侵攻之際,張遼依然能夠不計前嫌地邀請李典共同出戰。李典也同樣展現了顧全大局的風度,願與張遼一同出戰。

黃初三年(222年),張遼奉命還屯雍丘,卻在此得病,病情也日漸嚴重,最後終於在江都逝世,一代名將就此隕落。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