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杯酒釋兵權”酒局上的那些武將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杯酒釋兵權”酒局上的那些武將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酒局上都有哪些武將,後來他們怎樣了,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九日晚,太祖趙匡胤爲避免“陳橋兵變”的重演,以宴請爲名,解除了一批高級軍官的兵權,樹立了和平集權的典型範例。後來,“杯酒釋兵權”成了輕易掌握權力的代名詞。這一事件既奠定了宋朝積貧積弱的社會現象,也影響了那些解職武將的命運。

“杯酒釋兵權”酒局上的那些武將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上圖_ 宋太祖(927年-976年),即趙匡胤

誰參加了酒局?

最早記載“杯酒釋兵權”的文獻是北宋丁謂的《丁晉公談錄》和王曾的《王文正公筆錄》,前者記錄了罷免石守信、王審琦二人的兵權,未見有宴請情節。後者說的是趙匡胤在石、王和其他武將“道舊相樂”後,免去了他們的軍職。時隔半個世紀,司馬光的《涑水記聞》中詳細描述石、王等人蔘加酒宴後,“皆稱疾,請解軍權,上許之”。

南宋史學家李燾在編寫《續資治通鑑長編》時,對這一事件進行了專門作注考證。他以《涑水記聞》爲基礎,“稍增益以丁謂《談錄》”,並且訂正了司馬光有關“皆以散官就第”的錯誤,確定了石守信、高懷德、王審琦、張令鐸等四人蔘加酒宴。李燾的觀點有理有據,過程嚴密,得到了史學界的廣泛認可。

石守信

石守信(928年—984年),開封浚儀(今河南開封市)人。他和趙匡胤同爲“義社十兄弟”成員,在北周和北宋初年頗有戰功。“杯酒釋兵權”之後,“以侍衛都指揮使、歸德節度使石守信爲天平節度使”,和其他三人的改任外地不同,“獨守信兼侍衛都指揮使如故,其實兵權不在也”。次年九月,石守信識趣地上表請辭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要求專任天平軍節度使,獲得批准。

石守信深諳“杯酒釋兵權”的奧義,在十七年的節度使任上, “專事聚斂,積財鉅萬”。太宗即位後,石守信獲得了中書令的榮譽職務,保住了自己的榮華富貴。太平興國九年(984年)六月,57歲的石守信辭世。

他有兩個兒子。長子石保興幼年對時事“應答明白”,得到趙匡胤賞識。成年後,他在與西夏、遼國和平叛作戰中,屢立戰功,官至澶州防禦使,封西平郡公,“累財鉅萬”,58歲時去世。次子石保吉“姿貌環碩,頗有武幹”,“ 性尤驕倨”,娶了趙匡胤的次女延慶公主爲妻,“家中多財,所在有邸舍、別墅,雖饌品亦飾以彩繢”。石守信的曾孫石端後來娶了宋哲宗趙煦次女德康公主。可見,石氏一家在北宋倍受恩寵。

“杯酒釋兵權”酒局上的那些武將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第2張

上圖_ 高懷德 墓

高懷德

高懷德(926年—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他是後唐名將高思繼之孫,“忠厚倜儻,有武勇”,可謂將門小鮮肉。後晉開運初年(公元944年),年僅20歲的高懷德隨父親高行周抵禦遼國,晉軍在戚城陷入遼兵重圍,高懷德“左右射,縱橫馳突,衆皆披靡,挾父而出”,一戰成名,倍受矚目。

高懷德在“陳橋兵變”中擁戴有功,“拜殿前副都檢,移鎮滑州,充關南副都部署”。不久,他娶了趙匡胤的妹妹燕國長公主爲妻。離任軍職後,高懷德出任歸德節度使,“太宗即位,加兼侍中,又加檢校太師”。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七月,高懷德病逝,朝廷“贈中書令,追封渤海郡王,諡武穆”。

和石守信斂財不同,高懷德“好射獵”,“嘗三五日露宿野次,獲狐兔累數百”。在北宋,高家將才輩出,家族中五代七人因功封王,七代三十多人拜將。此外,高家女子也表現不俗,宋英宗趙曙的皇后高滔滔,在英宗死後“臨政九年,朝廷清明,結夏綏安,杜絕內降僥倖”,有“女中堯舜”的美譽。《宋史》作者脫脫評價高懷德,表面上“懷德之馳逐敗度”,實際上“使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貴,以遺其子孫”,一語中的,恰如其分。

王審琦

王審琦(925年—974年),字仲寶,河南洛陽人。他“重厚有方略,尤善騎射”,曾是後周太祖郭威麾下大將,與趙匡胤等關係親密,結成了“義社十兄弟”。建宋之後,因有“翊戴之勳”,出任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王審琦在解除兵權後,改任忠正節度使。

擔任地方官期間,王審琦“在鎮八年,爲政寬簡”。五十歲時,暴病而亡。趙匡胤“幸其第,哭之慟,賜中書令,追封琅琊郡王”。他的長子王承衍娶了趙匡胤的嫡長女昭慶公主,官至河中尹、護國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兩家結爲親家,關係更加緊密。仁宗景佑年間,王審琦曾孫王克臣官至龍圖閣學士、太中大夫。玄孫王師約娶了神宗的徐國公主,王審琦放下兵權後,趙匡胤兌現承諾,保證了王家殊勳榮耀的傳承。

張令鐸

張令鐸(911—970),棣州厭次(今山東陽信)人。他“少以勇力隸軍伍”,戎馬生涯貫穿了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等四個朝代。後周時期,張令鐸跟隨郭威和柴榮南征北戰,戰力非凡。後周恭帝柴宗訓即位後,張令鐸升任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和高懷德分掌侍衛親軍的馬、步軍。

“陳橋兵變”中,他的功績僅次於高懷德,具體行動未見史籍記載。不過,高懷德在事件中伴隨趙匡胤左右,由此斷定,掌握侍衛步兵的張令鐸應該也在趙匡胤身邊。憑藉這一表現,北宋初年,“張令鐸自武信節度使、步軍都指揮使爲鎮安節度使、馬步軍都虞侯”,成爲侍衛親軍的二號人物。

和其他三人解除軍職的待遇一樣,那些酒局之後,“侍衛都虞侯、鎮安節度使張令鐸爲鎮寧節度使”。趙匡胤將張令鐸的三女兒許配給了弟弟秦王趙光美,受封楚國夫人。開寶二年(公元969年),張令鐸入朝覲見期間,因病滯留開封,第二年春天,時年60歲的名將撒手人寰。他兒子張守正累官至西上閣門使,相當於宋朝的中級幹部。據《宋史》記載,張令鐸曾坦言:“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戰,多摧堅陷敵,未嘗妄殺一人。”足見其“性仁恕”。

“杯酒釋兵權”酒局上的那些武將的結局是怎麼樣的? 第3張

上圖_ 趙普(922年-992年),字則平

宋初武將“官爵勳階並從超等”,“意多嬌蹇”,相較之下,同爲開國文臣的趙普“以樞密直學士立朝”,屈居四品,不可同日而語。

趙匡胤用和平方式將資深武將調出京城,“各守外藩”。隨着這些武將的退隱,趙普出任樞密使,後又“獨相十年”,新生代武將在資歷上無法與之抗衡。可以說,“杯酒釋兵權”塑造了宋朝重文輕武的政治格局,也開創了處理皇帝和開國功臣之間矛盾的全新思路,閃耀着理性和文明的光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