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中國古代“母訓文化”是什麼?在中國史上起了哪些作用?

中國古代“母訓文化”是什麼?在中國史上起了哪些作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唐代,家中的婦女,特別是母親的角色,除了生育子女外,還有別於其他時期的作用,即不差別對待兒子、女兒的家庭教育。

唐代前期受到魏晉南北朝胡漢融合的影響,使得在初唐至盛唐時期的婦女充分地展示出了非漢民族的氣質。唐朝自從武則天到唐玄宗的開元之治以後,逐漸走下坡。到天寶年間,爆發了安史之亂,使唐朝的國力、財政、政治、文化、性質,都與前期有大大的不同。這些層面的轉變,也影響到了唐代的女子教育。

過去漢代的家庭教育掌控在男性手中,在魏晉南北朝和隋代,婦女開始在家庭教育中擔任了重要角色,唐代女性承襲着魏晉時期婦女把“持門戶”(門戶,意指家庭。此爲魏晉時傳下的風俗,唐代婦女握有家中經濟、話語決定權)的作風,教育子女、支持門戶,是唐代婦女的一大特色。

隨着科舉的普及,唐代的教育不僅限於士族,女性受教育的機會也大大提升了許多。唐代女性除了接受家庭教育,有些地方也有興辦女學,如:小說《虯髯客傳》作者杜光庭曾寫了《東西女學洞記》一文,記載長安富平縣北定陵後通關鄉,有東西兩個女學洞,東女學洞常傳來讀書聲,西女學洞則是放置了許多道教經書。唐代女性教育不是隻有士族婦女享有,唐代女性受教育的範圍上至后妃、公主、女官、宮女和官宦婦女,下至平民、奴婢和妓女。因爲女性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唐代婦女肩負起了子女教育的責任,產生了母訓文化。

科舉在唐代成爲了士族和寒門唯一出人頭地的途徑,不少婦女以利誘引導孩子學習。而唐代母訓極爲重視德才兼備,教育對像不僅有兒子,也包含對女兒的家庭教育,從墓誌中可以看到常有大量篇幅描寫母親對子女的品行學業的教導,並表揚母親對子女教育的成功。像是《舊唐書》有記載詩人元稹的母親鄭夫人,在丈夫去世後親自教導兒子元稹唸書。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的母親出身范陽盧氏,自幼學經史,丈夫在外時教育子女,柳宗元的啓蒙老師就是母親。

中國古代“母訓文化”是什麼?在中國史上起了哪些作用?

唐代女子教育內容以安史之亂爲界線分爲前後兩個時期。在前期,唐代女性在家中享有與族中男性一樣的受教權,閱讀內容也較爲廣泛,除了最爲重要的詩經、禮、論語和唐詩,也能閱讀經史典籍。另外,唐玄宗講求孝道,孝經成爲皇室公主教育讀物,此風氣也下傳至民間,之後孝經成爲唐代女性必須閱讀的書籍。在廣泛的閱讀基礎上,唐代女性大多都能吟詩作文。安史之亂後,儒學復興,詩詞歌賦在女子教育的閱讀比重減少,開始強調綱常禮儀婦德教育,影響後世女子教育深遠的《女論語》也是這個時候完稿的。在強調重視守節、不事二夫的觀念下,唐代後期女性已從前期“忠誠父權、輕置夫權”轉爲敬侍夫家。

唐代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社會變革時期,這一轉變也呈現在女子教育中。唐代受教者從上層社會普及到中下層,教育內容則是由寬到窄,前期呈現出對女子文化素質的重視,後期則是綱常婦德教育爲重點,價值觀從孝敬父家轉變爲貞順夫家,夫權取代父權成爲女子生活的支配力量,也是女性家庭地位降低的標誌。

這一連串的觀念轉變也影響了後代,一方面爲女子禮教平民化創造了條件,但也開啓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先聲。不可否認,唐代這一母親角色在家庭教育方面不同於以往及之後的朝代,她們是一羣極爲有智慧、才情的母親。不管是近代西方傳入的母親節精神,或是中國唐代母親的母訓文化,都表示無論是古今中外,天下的母親們都在歷史上默默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