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貞操=處女膜?古代女性婚姻幸福的決定因素

貞操=處女膜?古代女性婚姻幸福的決定因素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近日,江西九江學院舉辦的傳統文化進校園公益講座上,演講者丁璇提及“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等言論在微博上引發熱議。一時間,這種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妖魔化讓企圖復興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頗爲惱火。當然,大部分網友還是能夠理智看待這個所謂“女德講座”宣揚的和現代中國所要弘揚的傳統文化之間的區別。

丁璇不僅在講座中提到:“女孩最好的嫁妝就是貞操”,還在記者採訪時迴應,“女孩子守住貞潔,才能保證婚姻的福報”,這些雷人的傳統文化她是從哪裏繼承過來的?在古代,難道貞操觀就一直是保守的、滅絕人性的、甚至比生命都重要的嗎?咱們來一探究竟!

貞操=處女膜?古代女性婚姻幸福的決定因素

  ▍最近,“女德”專家丁璇的言論讓“女德”重回公衆視野。爲什麼這樣的言論能夠大行其道?網絡配圖

原始社會,人都沒開化,溫飽也成問題,這個時候談文明、談貞操都是扯淡。《列子·湯問》中說:“男女雜遊,不媒不聘。”也就是說,在當時不分什麼長幼、親戚、兄弟姐妹和夫婦,大家“聚生羣處”,男女關係是“不媒不聘”的“雜遊”,也就是“雜交”。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到了戰國時期,私有制已經形成。按照當時的社會風氣,“婚”或“娶”是要“告父母”。孔子作爲儒家代表之一,更是對婚姻、禮法、道德看的相當之重。從所著《儀禮·士昏禮》《禮記·昏義》中不難發現孔子信奉婚姻爲“人倫之始“,並制定了嚴格的婚娶禮法,婚前是嚴禁有試愛行爲。當然,要休妻,也要嚴格遵守女子是否有”七出“之過。若無,不許隨便解除婚約。同樣,孟子作爲僅次於孔子的儒家代表,卻使用聖人舜不告其父,娶蛾皇和女英的事情來說明“不告而娶”的罪惡是低於“無後”。也就是說,孟子認爲以基因延續爲目的,婚前行房也是可以的。所以,在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思想還比較混亂,並沒有嚴格的要求來定義讓女子要遵守從一而終的貞操觀。

秦朝建立後,此時“貞節”的涵義是指女子在婚前不失身,婚後不改嫁的一種道德行爲,一開始只針對已婚婦女,而未對未婚女子和寡婦未做出具體要求。

貞操=處女膜?古代女性婚姻幸福的決定因素 第2張

 ▍中國古代女子的地位低下,受到很多倫理道德的限制,貞潔觀便是貫穿整個古代歷史的最爲落後、對女子坑害最大的觀念。網絡配圖

繼秦朝之後,西漢初期,社會風氣較爲寬鬆。然而隨着儒學的復興,到了東漢中期,女子的社會地位逐漸降低,並且社會對於女子改嫁等行爲日趨嚴厲。典型表現在班昭的《女誡》,書中提到“夫有再娶之義,婦無二適之文”,意思是男的可以再娶,女人卻沒有再嫁的道理。這種女性“貞節”觀念便以書本的形式流傳下來,成爲歷朝歷代女性必備的洗腦小紅書。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盪,以小農經濟爲主題的的耕種並不發達,子女衆多的家庭多半希望女子趕緊出嫁,一方面是減輕家庭負擔,另一方面是社會法制不健全,動盪的環境讓女子早日出嫁,身份的確定,在婚後的生活中更有保障。生存纔是硬道理!所以,這個時期的社會風氣一般不會糾結對方是否有婚前性行爲,改嫁改娶的現象十分多見。

盛唐時期,想必無需多言,婦女地位高,性觀念開放。武則天、太平公主等公開的在皇宮養起面首,這社會風氣自由,女性不至約束,公主和和尚私通的事都是有的,那包養小白臉啊、婚前性行爲啊都已經不能稱之爲事。及時行樂的觀念更是與當代都市色情男女有一拼!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然而宋以後,開啓了中國近一千多年女性性壓抑的大門。以朱熹爲代表的一大批宋朝文人,大放厥詞:唐代”閨門不肅““禮教不興”。從此,中國廣大女性同胞被灌輸“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觀念,貞潔也被看得無比重要,這新娘在洞房花燭夜有沒有落紅,作爲判定是否爲第一次的最顯著標準,也是夫家確保後代是不是自己的種,這三從四德也日趨成爲古代女子的標榜準則,她們更視貞潔爲生命。

貞操=處女膜?古代女性婚姻幸福的決定因素 第3張

▍《歡樂頌2》中應勤因爲邱瑩瑩不是處女而翻臉分手 網絡配圖

   到了元明清時期,“貞節”的概念終於轉換成“貞潔”,此時對“貞潔”的要求更爲具體:女子未嫁之前,不得接觸除父親之外的任何男性,以保證處女的純潔;女子出嫁後不得與丈夫之外的任何男性有任何接觸尤其是性關係,直至生命終結。這些對女子嚴苛的要求,便在那個時候發生了許多我們今天看來十分不可思議的事情。比如說,有一女子被男子偶然碰一下就自殺的。還有女性不愛自己夫君,但還是爲丈夫死了殉節的。一言不合就自殺,吞金、絕食、跳水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方式。而且周圍人對於守節的女性都是持支持態度的,全民狂熱,如果有人誇你貞節,你都不好意思活下來。由此可見當時扭曲的貞潔觀念已經深入到她們的骨髓。

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社會的發展,儒家文化對於中國民族文化的影響深遠,社會總是以男性爲主導,造就了種種嚴重壓抑女性性能力和性表現的文化體系。久而久之,女性個體也被逐漸地被主流培養和訓練成“無性人”,渾然不自覺,還以爲女人天生如此。反觀丁璇所宣揚的“女孩最好的嫁妝是貞操”的價值觀,筆者不敢苟同,遠的來講封建的傳統文化在倫理關係上強調絕對化、等級制度至高無上,甚至達到排他性的程度!壓抑人的個性,漠視個體的性格發展,主要的意圖是實現思想大一統。社會發展,終究被淘汰!近的來講,沒有哪個女子生性放蕩,因爲一張膜而提出分手的直男癌,姑娘,睜大眼睛,他愛的是一張膜不是你!本文爲本站原創,未經本站官方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