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鄭和世稱三保太監,是我國明朝初期偉大的航海家。曾率領一支來自大明王朝、由200多艘船隻和兩萬七八千人組成的巨大船隊,以當時各國航海者無法想象的恢弘氣勢,打通了東西方的海上航線。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網絡配圖

可以說,鄭和下西洋對當今世界的交流產生的影響至今依舊存在,然而,那些航海的過程卻顯得撲朔迷離:鄭和是誰,他如何就成爲了創造人類海上奇蹟的英雄?鄭和爲什麼要七下西洋?鄭和七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鄭和本來姓馬,雲南省昆陽人,幼年時期入宮後改姓鄭。明成祖選中他負責遠航是因爲他既有能力,又是穆斯林。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船舶長44丈,寬18丈的就有60多艘,所載人員有2.7萬多人,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從1445年到1433年,鄭和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克服了重重困難,率船隊七次出海,進行大規摸的遠洋航行,途中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總共到過南洋、印度洋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南到達了爪哇,西北到了波斯灣和紅海、最西到達非洲東海岸,是歷史上人類征服海洋的空前壯舉。

由於鄭和出使東西洋各國的詳細資料被燒燬,致使後人對鄭和下西洋知之不詳,對其下西洋的目的也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猜測一:尋找建文帝?

當年,燕王朱棣高擎“靖難”旗幟攻入京都應天(即南京)金川門時,建文帝見大勢已去。爲了能順利地化裝潛逃,火焚皇后馬氏與太子朱文奎以製造假象。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第2張

網絡配圖

建文帝這一瞞天過海的高招爲自己一時躲避追殺贏得了有利時機,但隨後朱棣很快便從屍體手上的一枚戒指辨明瞭死者的身份。不過,精明的朱棣不但沒有馬上揭穿事實真相,反而借題發揮,特意發佈詔告,向全國宣佈建文帝已“闔宮自焚” 。此舉目的就是能名正言順地登上皇位。

建文帝是死於自焚?還是逃亡在外?這一歷史懸案,在衆多人的杜撰下,後來演變出建文帝流亡西南等不少版本,致使幾百年來史學界始終爭論不休。

隨着1991年,南京建鄴路拓寬工地發現規模宏大的地下水道;1998年,又發現建文帝出逃的涵洞,目前基本上可以蓋棺定論:時年,建文帝並沒有死。

於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便顯而易見地與尋找建文帝聯繫在了一起。

虎口脫險的建文帝到底去了哪裏?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有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於是,鄭和下西洋是帶着皇帝使命的--尋找建文帝行蹤。

而這一說法很快被學界推翻。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範金民教授認爲,把明成祖下決心派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歸結爲尋找建文帝這一說法過於牽強。

其一,建文帝其人忠厚羸弱,被朱棣從帝位上趕下後,即使逃到國外也沒什麼能耐。這些情況朱棣應當明白,何必三番五次派鄭和率領二萬餘人的龐大船隊興師動衆出海尋找?

其二,建文帝是否逃出南京城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不少跡象表明,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陷已經死於大火

其三,鄭和尋找建文帝缺乏充分的史實依據。《明史·鄭和傳》雖有記載,但即使《明史》也是處處矛盾。由於建文帝的下落無人知曉,《明史》的編撰者們就根據自己的看法來修正史。

 猜測二:耀威異域?

《明史·鄭和傳》中曾有載: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耀兵異域”,這一說法也成了國外學者“鄭和侵略說”衆口一詞的觀點。但潘羣經過反覆研究考證後得出結論:是“耀威異域”而非“耀兵異域”。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第3張

網絡配圖

潘羣強調,“威”與“兵”,前者是揚我國威,是中國傳統的思想;而後者則是用兵打仗,是指軍事行動。這一字之差,牽涉到不同的政治見解。“鄭和侵略說”爲“中國威脅論”提供依據。但史實充分證明,中國在鄭和時代就沒有侵略,沒有威脅,明成祖主張“厚往薄來”、“宣教化”,他說過對待別國千萬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

其實,鄭和七下西洋28年間只有過三次戰役,而真正意義上的軍事行動僅一次,還是被迫自衛反擊戰。從這一點來看,潘羣的“耀威異域”還是有理有據的。

潘羣在研究調查中還發現,鄭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國後,途經福建雪峯寺時曾拜望過建文帝。明朝遺民查繼佐所着,成書於康熙年間的《罪惟錄》中有驚人的記載,該書志卷三十二上的《建文逸記》說:“建文帝攜一子至浦江鄭氏家,後又納一妾,生四子……走住福州雷峯寺。三保下洋過之,泣拜於地,爲之摩足。帝微囑三保舉事,泣對不能,別去。”

無力迴天的建文帝削髮爲僧,在幾個忠臣陪伴下從燕雀湖後宰門的一個涵洞口倉皇逃離京城。然後,被僧錄司左善世 (相當於今天的佛教協會會長)道衍和尚轉移到了一個最安全的地方。

“這個安全的地方就是福建的雪峯寺。這段話記載了‘靖難’之後,逃出南京的建文帝的行蹤:他先後去了浙江浦江、福建福州,在這過程中,還娶妻生子,最後隱居在福建雪峯寺中。

而巧合的是,鄭和在第三次下西洋回來後,在寺中遇見了建文帝,在這位前任帝王面前,鄭和哭着拜倒在地。建文帝要求他起兵反對永樂帝,幫助自己奪回帝位,但鄭和哭着對建文帝說,自己不能夠這樣做!”

一方是以前的皇帝,雖被推翻,但總歸是正統,一方是追隨征戰南北的永樂帝,到底如何抉擇?只好“泣對不能”,這也似乎說明了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尋找建文帝。

猜測三:迎取佛牙?

潘羣教授曾向相關媒體透露過他的新發現:即鄭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目的是爲了迎取佛牙。據潘羣介紹說,明成祖的重要謀士姚廣孝曾經隨鄭和下過一次西洋。編纂於民國二十年(即1931年)的《姚氏族譜》,記錄了姚廣孝這一明初名人的事蹟。族譜中說,永樂七年(1490年),姚廣孝全程參與了鄭和船隊的出航,經過今天的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第4張

網絡配圖

姚廣孝是何人?他是朱棣王朝“智囊團”中最重要的一位。據《明史》記載,自從永樂年間,姚廣孝被朱棣召到京城之後,就一直是朱棣最爲倚重和信賴的謀士。朱棣發動“靖難之變”,推翻建文帝,姚廣孝出謀劃策,居功至偉。

朱棣即位之後論功行賞,姚廣孝排在所有功臣的第一位,權傾朝野。姚廣孝去世時,朱棣還親自給他撰寫了神道碑碑文。厚遇如此,可見姚廣孝是永樂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姚廣孝隨鄭和一起下西洋,足以說明船隊執行的是一項極爲重要卻又萬分保密的使命。”潘教授說,很多古籍資料都記錄朱棣曾派人尋訪建文帝下落,由此許多人推理說鄭和下西洋就是爲了此事,甚至有些說鄭和在某次航海中找到過建文帝,只是向皇帝隱瞞了事實。

雖然如此,潘羣認爲,鄭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是迎佛牙。這是因爲姚廣孝是一位級別非常高的官員,派遣這樣的官員出行,說明朱棣對第三次下西洋進行過謹慎的策劃,而迎回佛牙的事實以及當時隆重非凡的景象記載,也說明這一趟出航不僅順利完成了使命,而且得到皇帝的高度重視。

古書中對迎佛牙之事的記述極富傳奇色彩。《大唐西域記》則記載了佛牙迎回以後,朱棣專門派人“於皇城內莊嚴檀金剛寶座貯之”。由此推測,說遠航的主要目的是迎佛牙,更加貼切。

猜測四:招藩來貢?

其實,中國和海外國家的貿易關係,自張騫出使西域開始就從未間斷過。到了明朝,明成祖派遣鄭和大規模地進行海外出訪,重燃一度在洪武末期停止入貢的貿易活動。從1405年到1433年這28年間,鄭和七次下西洋所贏得的成果遠遠超出最初的預想。至此,明朝不僅在南洋、西亞地區盛名遠播,更加深了中國對南洋一帶的風土人情的瞭解,爲中外交往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鄭和七下西洋爲了什麼?揭祕驚人真相 第5張

網絡配圖

許多專家都認爲,鄭和出使西洋以和平外交爲主調,“和順萬邦”、“共事天下太平”,這點與西方的“鄭和侵略說 ”截然不同。儘管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船隊,但他沒有,也不想成爲“海上霸主”,沒有侵佔、掠奪,始終只是充當溝通東西方的和平使者。每次返航時,都有外使隨船來華,多時達千人。可見,鄭和下西洋並不是爲了尋找所謂的建文帝,更絕非“耀兵異域”。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在祖法兒(現爲阿曼東岸),鄭和船隊以絲綢、瓷器等物資換得乳香、蘆薈等物。而在阿丹(現爲也門亞丁)則換得色彩各異的寶石、珍珠,及高二尺的珊瑚樹。除此之外,還有讓中國人津津樂道並深感好奇的獅子、花福鹿(即斑馬)、豹、鴕雞(即鴕鳥)、麒麟(即長頸鹿)等各種熱帶地區動物。

由於中國自古就視麒麟爲瑞獸,所以當麻林國(現稱坦桑尼亞)贈送所謂的“麒麟”(即長頸鹿)時,引起明朝百官稽首稱賀,紛紛好奇於這種長頸的吉祥的動物。不管是動物、香料,還是其他特產,原本都只爲了朝貢而進入中國境內,久而久之,卻成爲中外通商的主要產品。

鄭和船隊本着厚往薄來、睦鄰友好的原則,與各國既開展貿易,又結下友誼。在馬六甲,拜裏米蘇拉甚至同意他們的船隊在當地沿岸地區建造一個倉庫式的小城,四周欄柵包圍着,四角設有更鼓樓(類似敲鐘的塔樓),裏面設置倉庫,作爲航行的補給與運輸的中途站。這也正是後人在調查研究時提出的有關“鄭和基地”的論點還原。

鄭和七下西洋不僅帶回許多珍貴的貢品,同時,許多諸藩更是慕名到訪中國。據相關資料的不完全統計,永樂一朝( 明成祖年號),僅是南洋地區就有九十餘個使團訪問中國。永樂和宣德三十數年間,外國使團更多達四百多批,每次到訪的少至六七十人,多則有五六百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