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 太平天國爲什麼急忙的去北伐

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 太平天國爲什麼急忙的去北伐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太平天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太平天國剛剛打下南京,爲何不做休整便急急忙忙去北伐?

對於太平天國運動,後世的評價是攪動了清代的半壁江山,但實際上太平天國並沒有打下很大的地盤。

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 太平天國爲什麼急忙的去北伐

(巔峯時期的太平天國,實際疆域也不過一兩個省)

從廣西金田起義開始一直到南京,太平軍始終沒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說白了就是一幫流寇,和之前的白蓮教起義沒啥差別。

白蓮教起義是嘉慶元年爆發的一場農民起義,與太平天國一樣,白蓮教起義也是披着宗教的外衣,曾橫掃湖北、河南、陝西、四川等地,清廷前後投入上億兩白銀的軍費,耗時九年才最終鎮壓下去。

白蓮教失敗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義軍雖聲勢浩大,星火燎原,但卻從沒有建立一塊根據地,沒有穩定的後勤保障和兵員。

第二、義軍過分依賴宗教宣傳,沒能有效拉攏地主階級,當時廣大士紳和地主還是站在朝廷一方的,地主階級組織的團練也成爲鎮壓義軍的劊子手之一。

第三、義軍內部不合,革命信念不夠堅定,叛變者甚多。

對比白蓮教起義和太平天國運動,二者確實沒啥太大差別,僅有的差別在於太平天國起義是清廷徹底走上了下坡路,國力比嘉慶時期更加虛弱。

此外,太平軍內部有一個大神級人物楊秀清,正是在他的帶領下,太平天國才比白蓮教起義走的更遠。

(天平天國的實際操盤者——楊秀清)

太平軍在拿下南京之後,當時擺在天國高層面前有兩個選擇:

其一繼續北上,直搗黃龍。

其二定都南京,再圖發展。

面對着南京的繁華秀麗,洪秀全實在是走不動了,於是決定定都南京,同時也宣告太平天國有了自己的大本營了。

建都南京後,楊秀清就開始了一系列戰略調整。

首先,楊秀清不再過分強調宗教概念,禁止焚燒孔廟和其實儒生的等過激行爲,強調華夷之辯,試圖拉攏地主階級。

楊秀清的這個做法是非常非常正確的,其目的是爲了爭取更多的地方鄉紳支持,穩固太平天國的統治基礎。

其次,楊秀清決定擴大根據地,完成太平軍從流寇到國家政權的轉變。爲此楊秀清策劃了對太平天國影響重大的西征和北伐運動。

西征和北伐是同時進行的,所動用的將帥兵馬皆是太平軍主力,以老廣西爲主,戰鬥力和戰鬥意志都沒得說。

其中北伐軍是由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領導,領兵兩萬出擊。

後世很多人認爲本次北伐是一場試探性的軍事行動,所動用兵力和將官級別都不高。甚至有人對北伐進行陰謀論,認爲這是太平天國內部剷除政治對手的陰暗手段。

的確,北伐主官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都不是王爵,但也不是一般人物,這些人全部是老革命,屬於天國的高級管理層,地位僅次於五王,級別不低了。

而且這三位都是直接帶兵的干將,屬於軍事層面的頂尖人物,不派他們去派誰去?

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 太平天國爲什麼急忙的去北伐 第2張

(北伐三人組)

至於兵力問題,兩萬真的是極限了。

上文也說了,此次北伐和西征是同時進行的,西征部隊和北伐部隊一共投入了約五萬多人,這些可都是太平軍中最能打的隊伍,幾乎都投出去了。

剩下了的大軍需要保衛南京,當時南京城外還大量清軍沒有肅清,清軍的江南大營就在南京城外的孝陵衛,對南京威脅極大。

話提起這裏可能不少老鐵又糊塗了,既然南京城外還有大量清軍,楊秀清爲啥不先剿滅家門口的敵人再出擊北伐和西征呢?

楊秀清肯定不傻,對於南京城外的江南大營,楊秀清必然是欲拔之而後快。

可問題是江南大營不好對付,咸豐帝爲了保障漕運安全,將當時全國尚能一戰的綠營兵全部都集中到了江南大營,兵力至少有六七萬人。

這麼多人固守營寨,缺乏重型火炮的太平軍想打下來是很不容易的。

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 太平天國爲什麼急忙的去北伐 第3張

(漕運關乎清廷根基,爲了保護漕運,清政府將可用之兵全部集中到南京外圍)

不過江南大營的綠營兵已經是清廷可調動的全部家當了,這導致其他地區的清軍非常少,於是楊秀清才決定暫緩攻打江南大營,轉而開啓西征和北伐,做好與清廷長期對抗的準備。

從事後的成績來看,西征方面軍是取得了一些成績,打下來不少地盤。而北方方面軍則全軍覆沒了,着實惋惜,畢竟僅用兩萬人就想推翻清代統治確實有點不切實際。

要了解當年朱元璋北方可是動用了二十五萬大軍!哪怕這二十五萬人中包含了後勤人員,參與作戰的戰鬥人員至少也要在十萬人以上。

(朱元璋北伐時雖然也尚未一統南方,但地盤比太平天國大多了,兵力也多很多)

太平天國打下南京後 太平天國爲什麼急忙的去北伐 第4張

(朱元璋北伐時雖然也尚未一統南方,但地盤比太平天國大多了,兵力也多很多)

當然,此次北伐失敗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兵力不足,統戰宣傳上的不到位也是一大原因。

相比於明軍北伐,太平軍北伐顯然沒有做好宣傳工作,當時中原漢人士紳並不瞭解太平軍,在清廷的輿論誤導下都將太平軍視爲土匪,不僅不合作,還組織團練抵抗太平軍,給太平軍造成巨大損失。

而太平軍在受到抵抗之後沒有理智應對,適得其反的選擇了報復性的屠城,更加讓自己喪失了人民的支持。

事實上假如太平軍能夠獲得北方漢人民心,對付清廷的那點察哈爾八旗完全不成問題,即便打不下北京,也不至於毫無所獲全軍覆沒。

然而歷史沒有假如,在兵力不足,民心不穩的情況下,太平軍北伐失敗幾乎是必然的結果。wei

順便說一句,太平軍在北方沒能做好宣傳工作,在南方的宣傳工作也不得力。

西征的太平軍之所以能夠獲得更好的成績,並非西征軍實力更強,而是清廷將僅剩的主力都拿去對方北伐軍了,導致清廷在安徽、湖北、江西兵力空虛,西征軍的進展才算是比較順利。

可即便如此,西征軍也沒能更進一步,原因還是由於統戰工作不到位,大量南方士紳依舊選擇效忠清廷。

在清廷的號召下,以曾國藩爲首的湖南官員士紳組織了大量團練,建立湘軍,在無糧無餉的情況下獨自擋住了西征的太平軍,保住了清廷的半壁江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