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寶劍能夠做到削鐵如泥 這個鐵到底指的是什麼

古代寶劍能夠做到削鐵如泥 這個鐵到底指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寶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寶劍真的能做到“削鐵如泥”嗎?真相到底是什麼樣的?

“削鐵如泥”是古人對寶劍的最高評價,也是鑄劍者的終極追求。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軒轅劍 、湛瀘劍、赤霄劍、太阿劍、龍泉劍、干將劍、莫邪劍、魚腸劍、純鈞劍和承影劍,是否都能達到削鐵如泥的要求呢?

古人眼中的鐵:此“鐵”非彼“鐵”

劍作爲古代短兵之一,備受古王推崇,而古王皆有君子之氣,所以在古人眼中,劍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

古代寶劍能夠做到削鐵如泥 這個鐵到底指的是什麼

寶劍

古人評價一把劍的最高標準,通常用的詞語是削鐵如泥、吹髮可斷、斬人無血。能達到削鐵如泥標準的古劍極少,《三國演義》中的青釭劍算一個。《水滸傳》中楊志祖傳的寶刀,儘管是刀不是劍,我們姑且也算一個,畢竟人家做過成功的實驗。

但是古人眼中的“鐵”,和我們現代人眼中的鐵完全是兩碼事。清朝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裏面就說:“五色金也。凡有五色。皆謂之金也。凡金之屬皆從金。”意思是說古人眼中的“鐵”是一個泛稱,金、銀、銅、鐵、鋁都可以籠統地劃分到鐵這個大類當中。

正常的鐵,莫氏硬度一般在4.5左右,而銀和銅的莫氏硬度就低多了,大概只有鐵的一半。古代人們檢驗銀元寶的成色,通常用牙齒咬一下。可見,如果用古代的寶劍去削金屬銀,還真能達到“削鐵如泥”的程度。

古代寶劍能夠做到削鐵如泥 這個鐵到底指的是什麼 第2張

楊志賣刀

《水滸傳》中楊志在大街上賣刀被牛二刁難時,削的也不是正常的鐵,而是20個疊成一摞的銅錢。一刀下去,剁成了兩半。

同樣是鐵,硬度大不一樣

按照含碳量的不同,鐵可以分爲生鐵、鋼和熟鐵。生鐵的含碳量超過2%,鋼的含碳量介於0.05%-2%之間,熟鐵的含碳量低於0.05%。含碳量越高,鐵的硬度就越高,因此生鐵的硬度是最高的,鋼次之,熟鐵的硬度最低。

古代寶劍能夠做到削鐵如泥 這個鐵到底指的是什麼 第3張

寶劍

古代冶鐵技術有限,古人煉出來的鐵通常都是熟鐵。用熟鐵作爲原料,在碳火中加熱吸碳,提高碳的含量就可以打造出鋼。如果鍊鐵爐中的溫度足夠高、冶煉水平足夠好,古人就有可能冶煉出生鐵。

那麼古人用生鐵鍛造出的寶劍,用來削熟鐵就很得心應手了。在這種情況下,古代的寶劍“削鐵如泥”自然也能做到。

古代寶劍能夠做到削鐵如泥 這個鐵到底指的是什麼 第4張

削鐵如泥

以前我們經常在大街上看到擺地攤賣菜刀的,通常能吸引一大羣人前來圍觀。小販們打的噱頭就是“削鐵如泥”。只見他拿起自家明晃晃的菜刀,再找來一根長長的鐵管,用菜刀削鐵管,毫無壓力,真的削鐵如泥。小販沒有告訴圍觀羣衆的是,他找來的鐵管其實是很軟的熟鐵。

最高標準下的“削鐵如泥”能否實現

削鐵如泥

理論上來說,只要壓力夠大、硬度夠高,什麼都能削。現實卻是,即便放在金屬冶煉工藝和鑄劍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人敢聲稱自己的寶劍削鐵如泥,原因就在於“削鐵如泥”的標準太高了。

按照字面意思,“削鐵如泥”表示刀劍切削鐵器像切泥一樣的容易。事實上,“削鐵像切泥一樣容易”比拿菜刀剁肉餡還難。

所以,最高標準下的“削鐵如泥”極其困難,甚至連做實驗的記錄都很少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