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漢武帝和匈奴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翻看中國歷史,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北方的匈奴人就是中原最爲嚴重的邊患,從列國中的秦、趙,到後來的秦皇、漢武,歷朝歷代君主對其無不警惕。

中華民族雖然多次和匈奴交戰,但大都因爲各種原因最後以失敗告終,進而轉入到被動防守狀態,著名的“萬里長城”當初建造的目的也在於此。

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漢代,漢武帝多次主動出擊,主動尋求和匈奴的對決,雖然互有勝敗,但卻出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結果,那就是在數次殲滅匈奴軍隊後,這個強大的北方遊牧民族開始一蹶不振,並漸漸走向滅亡,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圖片:匈奴軍隊劇照

一、漢匈之戰

1、最後一次決戰

公元前90年春天,漢武帝一生中最後一次對匈作戰打響,這一次他派李廣利率兵5萬從五原出發,目標浚稽山,商丘成率兵3萬從西河出發,目標涿邪山,馬通4萬騎兵從酒泉出發,目標天山。

那麼這一戰的結局如何呢?馬通的軍隊沒有和敵人交手退回,商丘成在回師路上被匈奴騎兵包圍,一番激戰將對方擊退。李廣利方面一開始打的還不錯,在羊句山大敗匈奴,可問題出現在了長安城。

武帝后期巫蠱之禍盛行,竟然牽扯到了李家,爲了用軍功將功補過,他開始率軍突擊匈奴腹地,雖然一度在色愣河附近取得勝利,並且殲滅了敵人多達2萬的騎兵,可是在返回的途中被回援的匈奴一部合圍,最終力戰不敵,近乎全軍覆沒。

這就是漢武帝執政期間對匈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作戰,結束之後三年,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一代帝王就駕鶴西去了。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第2張

圖片:李廣利率軍出發劇照

2、失敗的原因

漢武帝在執政後期長達14年時間裏,有史記載的對匈奴大規模作戰有3次,結果無一例外,都是以失敗結束的,更要命的是還有很多大小戰役都是漢軍全軍覆沒,有記載的將士傷亡就高達10餘萬人。

漢武帝統治末期,每每對匈奴作戰,都逃脫不掉一個“宿命”:損失不小,戰果卻微乎其微。當然了,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連年征戰帶來的國力消耗,將領換代素質層次不齊外,還有長時間遠距離作戰帶來的軍隊適應性問題。

匈奴在漢武帝時期,足跡是逐漸向西北方轉移的,或者說是在退縮,想要和匈奴主力對決,出征的漢軍就同樣要朝着這個方向不斷縱深,這就導致了漢朝的戰線一次比一次長,距離本土也越來越遠。

在幾十年的時間裏,隨着雙方戰爭的不斷加劇,很多匈奴的部族或是主動,或是被動的加入到了漢朝陣營,同樣也有不少漢人融入到匈奴部族中。

這就出現了匈奴不斷學習漢朝的知識和技術,漢朝也不斷學習匈奴人的一些軍事手段,比如在李廣利對戰匈奴的時候,對方已經可以利用土工作業來接近漢軍,發起進攻了,這可是典型的漢軍作戰方式之一,漢武帝一生中最後幾次作戰,匈奴人取得的勝利越來越大,可爲何最後垮掉的卻是他們自己呢?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第3張

圖片:匈奴士兵作戰劇照

二、匈奴內部存在的問題

1、生存環境極度艱苦

從著名的龍城大戰之後,到漢武帝駕崩,大約有40年左右的時間,這漫長的歲月裏漢軍始終是保持着主動出擊的態勢,而且還是連綿不絕的那種。

漢軍勝利了,回來後還要接着去找匈奴人打,如果漢軍輸了,回來重新安排整理一下,還是要再去找匈奴人打。在一開始的時候,漢軍出征大都在每年春天,到了後來乾脆季節也不管了,湊夠了人就直接開拔。

漢朝這一招直接大亂了匈奴部族的正常社會秩序,他們爲了躲避漢軍接二連三的攻擊,只能進行整體戰略遷徙,尤其是漢武帝末年的這幾次出征,幾乎每次都打到了匈奴腹地。

還是拿李廣利來說,他最後雖然搞了個全軍覆沒,卻幾乎橫掃了整個蒙古高原,匈奴人看上去戰爭獲得了勝利,其實都是被迫反擊狀態,關鍵是打完還要繼續跑。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第4張

圖片:匈奴士兵被迫迎戰劇照

漢軍的主動出擊,不管輸贏都打破了匈奴的生產鏈,一個牧民要管理好大概150頭羊才能維持日常生活,在漢軍的攻擊下,這些牧民都處在戰鬥狀態,無論戰爭結果如何,牲畜的管理都會出現問題。

而且即便勝利了,對於匈奴來說,因爲是在家門口作戰,毫無戰利品可言,中原雖然有數以百萬計的貧窮人口,但漢朝還是不曾改變策略,就是要在匈奴人的地盤上搞事情,讓你有苦說不出。

慢慢的,戰爭的勝敗對匈奴已經無所謂了,經濟上無法彌補的損失纔是最致命的,無規律的遷徙還導致匈奴人的人口下降、營養不良、生活秩序紊亂,整個部族上下都充滿了厭戰情緒。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第5張

圖片:匈奴人口遷徙劇照

2、宣帝與和帝覆滅匈奴

到了漢宣帝本始2年,漢朝進行了一次“補刀”,16萬大軍分5路全面進攻匈奴,迫使他們再次進行戰略轉移,等到了烏孫地界的時候已經是寒冷的冬季,內外交困之中只有十分之一的匈奴人和牲畜僥倖活了下來。

這個時候,烏孫、丁零、烏桓等部族進而對匈奴進行蠶食,數以萬計的人被殺,牲畜被掠奪,還有3成的匈奴人最終被活活餓死,從此之後,匈奴部族再也無法維繼,處在了分崩離析的邊緣。

給匈奴最後一擊的是竇憲,他所處的時代已經進入到了東漢,而當時的匈奴也已經分裂爲了南北兩個部分。公元89年,即漢和帝永元元年,他率領着漢軍、羌軍、南匈奴軍組合的聯軍與北匈奴進行了決戰,這一戰竇憲大獲全勝,殲滅了北匈奴的主力。

漢武帝只是消滅了匈奴十萬多人 匈奴爲何開始一蹶不振 第6張

圖片:殲滅北匈奴劇照

時間到了公元151年,原本盤踞在巴里坤湖附近的匈奴王廷,在漢軍的攻擊下開始全部西逃,這宣告北匈奴從此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