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宋朝沒有規定宦官禁止干政 三百年裏爲何沒有出現干政現象

宋朝沒有規定宦官禁止干政 三百年裏爲何沒有出現干政現象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宋明宦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朝從建國開始,就建立了限制宦官的措施。朱元璋在宮殿門外明確地立了一塊牌子,禁止宦官干政。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明朝是宦官干政最嚴重的朝代。出現的大宦官也都是赫赫有名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明朝甚至就是斷送在宦官的手裏的。

宋朝並沒有建立相關的措施,並沒有明確規定,禁止宦官干政。可是宋朝300年時間裏,卻幾乎沒有宦官干政的現象。

宋朝沒有規定宦官禁止干政 三百年裏爲何沒有出現干政現象

這就有點讓人摸不着頭腦了,明朝限制宦官干政,可是宦官干政卻非常厲害;宋朝沒有任何限制宦官的措施,宦官卻沒有干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其實,任何干政現象,都是因爲權力缺乏約束的表現。後宮干政是後宮的權力缺乏約束,權臣干政是權臣的權力缺乏約束,外戚干政是外戚的權力缺乏約束,宦官干政也是宦官的權力缺乏約束。

明朝首先是皇權缺乏約束。皇帝權力太大,他們爲所欲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明朝皇帝權力缺乏約束的時候,他肯定就是想用他們最喜歡的人,而伺候在他們身邊,和他們朝夕相處的宦官,正是他們最喜歡的人。

據說,雖然朱元璋曾經立了一塊牌子,但是這塊牌子最早是由朱見深的宦官王振給取掉的。朱見深當了皇帝以後,熱衷吃喝玩樂,不想管朝廷中的事情。所以,他就把很多事情交給王振去做。權力交給了王振,王振的權力自然就變大了。乃至於後來,王振慫恿朱見深領兵北伐,最終在土木堡被打得大敗。

朱見深開了一個頭,明朝後期的皇帝就跟上,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是多年不上朝。正德皇帝更加爲所欲爲,不想在朝廷中辦公,就不在朝廷中辦公;想到邊疆去住,就到邊疆去住;想當大將軍,就當大將軍。儘管明朝的大臣多有規勸,反覆的上書,但是權力失去約束以後,誰能勸得了他們呢?

總之,明朝的皇權缺乏約束,是造成宦官干政的最重要的原因。

宋朝沒有規定宦官禁止干政 三百年裏爲何沒有出現干政現象 第2張

宋朝不一樣。宋朝的皇權是受到很大約束的,宋朝的皇帝是不敢爲所欲爲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仁宗的時候,宋仁宗想提拔他喜愛的妃子張貴妃的大伯,給他一個“宣徽使”的職務。這個宣徽使,級別雖然高,但其實是一個虛職,沒有什麼實權。宋仁宗不過就是給張貴妃一個人情,並沒有打算重用她孃家人,更不可能讓她孃家人作大掌控權力。但是大臣們卻堅決反對,把腦袋湊到皇帝懷裏爭辯,而且還在皇宮外猛拍門。在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之下,宋仁宗最終放棄了提拔張貴妃大伯。

一個皇帝想要提拔誰,竟然沒有自己的自主權,在大臣們反對的情況下,他竟然無可奈何。由此可見,皇帝所受到的約束有多麼的大!

宋徽宗是昏君,但是他也不敢對大臣爲所欲爲。著名的“元祐黨碑”,就是他幹出來的。但是這也說明一件事,皇帝想要不用什麼人,也不是爲所欲爲的,他必須要找到根據。立下的一個碑,就是他的根據。

宋朝沒有規定宦官禁止干政 三百年裏爲何沒有出現干政現象 第3張

事實上,宋朝有非常完善的權力行使制度和權力監督制度。

宋朝雖然增加了宰相的職數,在之前有左右宰相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參知政事。這些大臣們,在朝廷中都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宋朝的皇帝想要加強中央集權,卻沒有達到這個目的。當宰相們發揮作用的時候,皇帝的權力自然就變小了。

同時,宋朝還有兩套監督體系,有兩個監督機構。一個是知諫院。一個是御史臺。知諫院是負責向皇帝抓皇帝的不是的,御史臺是負責彈劾百官的不是的。這兩套體系,相互都在發揮作用,沒有任何人能夠逃離這種監督。

明朝則不一樣,我們只看見大臣們向皇帝上奏,或者大臣們互相彈劾。大臣們向皇帝上奏的時候,皇帝要聽他們的才聽,不聽他們的就不聽。總之,明朝的皇帝是在監督體系之外的,誰也把他沒有辦法的。

而宋朝的皇帝是在監督體系之內的,皇帝是不敢爲所欲爲的。

宋朝正是因爲有嚴格的監督管理體系,所以皇帝的權力被限制,他不可能讓太監掌控權力。只要皇帝這樣做,必然會遭到反對。所以,宦官就沒有做大的時候,宦官干政的現象,就不可能發生了。

(參考資料:《宋史》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