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清朝邊患問題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熟悉中國歷史的同學都知道,自周朝以來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從周朝開始中原王朝就和這些遊牧民族展開了長達數千年的爭鬥,一直明朝時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而明朝最後就是被女真人滅亡的。

那麼一直令歷朝歷代頭疼的這個邊患問題,爲什麼到了清朝的時候就被完美的解決了呢?從此再也沒有發生邊境被掠奪的事情,其實清朝採用的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轉變,那就是化干戈爲玉帛,不再對這些遊牧民族採取隔離的防範態度,而是讓對方融入自己。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但清朝能控制蒙古,要先從明朝開始說起。當時的遊牧民族主要就是蒙古人,當時蒙古仍然是一個完整體,控制着整個草原。如果清朝碰到的是這樣的蒙古,別說是控制了,連自保都很難。不過好在明朝爲了打擊蒙古,在客觀上替清朝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明朝驅逐元朝後,一開始想滅了蒙古,但發現不成功,於是就改變思路,仿效當年元朝打南宋的策略,既用軍事手段打擊,又以金錢攻勢相拉攏,搞得蒙古內部離心離德,不斷有人跳槽到明朝。

雖然明朝並沒有打敗蒙古,但經過明朝長時間的分化之後,蒙古各部落的小首領對大汗的領導能力不信任,紛紛自立門戶。到了明末清初時,原本是一個整體的蒙古汗國就分裂成了三大塊: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喀爾喀蒙古。

而這三大塊本身也只是聯盟性質,每一大塊中還分爲若干小部落聯盟,每個部落聯盟之下又還有若干個小部落。這些小部落相互之間沒有從屬關係,互不相干,打起仗來各顧各的,一點都不團結。所以努爾哈赤興起時,跟他同時代的蒙古部落看似人多勢衆,但只是一盤散沙,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人。而正是這種形勢,纔給清朝後來逐步擊破,最終控制整個蒙古創造了前提條件。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第2張

漠南蒙古內蒙古由於離清朝最近,所以跟清朝最早開戰的就是居住在內蒙古的漠南蒙古聯盟。當時漠南蒙古大致分了七八個小部落聯盟,有一個名義上的首領叫林丹汗,他是成吉思汗的正根後裔,是所有蒙古人的首領。但是他這個身份沒卵用,根本沒人搭理他。林丹汗當時的地盤很小,只有察哈爾一隅之地。

面對這種日落西山的局面,不能忍的林丹汗發動了一系列統一蒙古的戰爭。結果他忙乎了大半天,一個部落都沒有被他降服,而像科爾沁等部反倒還跑到了後金一邊,與努爾哈赤結成了生死同盟,一起揍林丹汗。

截止到努爾哈赤病死之前,漠南蒙古基本都跟後金眉目傳情,就差擁戴努爾哈赤取代林丹汗當蒙古大汗了。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崇禎元年,皇太極征討察哈爾,在後金軍西征前,林丹汗得到消息,他知道自己打不贏,就提前率部逃到了內蒙古的河套,只留一小部分人守察哈爾。可這點人怎麼可能抵得住後金軍呢?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第3張

所以在當年九月,察哈爾就被皇太極帶兵吞併了。林丹汗失去根據地,勢力大大受挫。被後金軍揍了,無家可歸,林丹汗就昏了頭的打明朝的大同,想在明朝身上把自己損失的再找回來。結果大同沒打下來,自己損兵折將不說,還得罪了明朝,爲後來明朝對他見死不救埋下了伏筆。

崇禎五年,屢攻關寧防線不克的皇太極調轉鋒頭,二徵林丹汗。臨行前,皇太極傳令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開會。這些歸順後金的小部落不敢不去,便湊了十萬人,配合皇太極一起浩浩蕩蕩圍剿林丹汗,打得林丹汗丟盔棄甲,狂奔三千里,逃到了青海。

當時,後金軍傾巢出動,明朝是可以趁機偷襲後金老巢的。但是明朝方面由於憤恨林丹汗五年前打大同之舉,便故意不救,這導致林丹汗最終病死在了青海。林丹汗死後,後金軍撤回。看到後金軍走了,林丹汗的兒子額哲就偷偷率殘部返回河套地區,想東山再起。

不久後這個消息被皇太極得知,他立刻派多爾袞、嶽託、薩哈廉、豪格各領兵一萬,以斬草除根之勢,痛毆額哲。最後額哲抵抗不住,便帶着元朝的傳國玉璽向後金軍投降。延續了四百多年的蒙古帝國也正式宣告滅亡。

額哲投降後,帶領漠南蒙古四的十九個封建主一同尊奉皇太極爲“博格達徹辰汗”。皇太極成爲蒙古大汗。(也就是說,漠南蒙古人墮落到給自己找了一個女真人當大汗)皇太極成爲蒙古大汗的第二年,將國號從金改爲大清,建立了大清帝國。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第4張

清朝建立後,皇太極將漠南諸部分化,分設左右翼察哈爾八旗,封額哲爲親王,並將皇女馬喀塔格格嫁給他。三藩之亂時,察哈爾部的首領布爾尼舉兵反清,遭到清軍鎮壓並屠殺。因而林丹汗的後裔現在就沒有了。

不過,漠南蒙古人雖然打不贏滿清,但是在嫁女人這方面很成功。清朝的前三任皇后都是科爾沁部落的郡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孝莊皇太后。而當八旗子弟墮落之後,漠南蒙古的騎兵部隊也成了滿清統治中原的絕對中堅力量。比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僧格林沁率領的部隊就是科爾沁的蒙古騎兵。

喀爾喀蒙古喀爾喀人其實不是正根的蒙古人,他們的祖先是“札剌亦兒部”,早年爲了爭奪牧場跟蒙古人多有矛盾。後來札剌亦兒人被成吉思汗七世祖海都打敗,成爲蒙古部的世僕。蒙古人征戰四方,離開草原後,這些人就霸佔了草原,成爲漠北草原的新主人。

明朝末年,喀爾喀蒙古分化,一部分留在了草原,一部分則南下,被稱爲“內喀爾喀”。皇太極征服漠南蒙古時,“內喀爾喀”東部諸集團也臣服於清朝。而在草原上的喀爾喀人則只是接受了冊封,沒有正式歸順清朝。

後來準噶爾汗國興起,噶爾丹率三萬精兵突襲喀爾喀,把喀爾喀打的大敗,這部分蒙古人頂不住,便開會決定舉旗投清,尋求清朝出兵保護。(《康熙王朝》裏面的寶日龍梅就是喀爾喀人)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第5張

康熙皇帝聽說喀爾喀蒙古歸順,很高興,他出兵十萬,逼走噶爾丹,然後與內外蒙古各部首領齊集於多倫諾爾舉行會盟。在會盟期間,康熙宣佈保留喀爾喀各部首領汗號,在喀爾喀地區實行札薩克制。於是外蒙古便成爲清朝的一部分,正式併入清朝版圖。

札薩克制是一種官制,用蒙古人的話說就是執政官的意思。清代將蒙古族住區分設爲若干旗,每旗旗長稱爲札薩克,由蒙古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貴族充任,管理一旗的軍事、行政和司法。受朝廷的理藩院和地方將軍、都統的監督。

喀爾喀蒙古併入清朝後,外蒙古北部還有很多韃靼人,這些韃靼人沒有歸順清朝。後來沙俄東擴,雍正皇帝便與沙俄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簽了兩份條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共同瓜分了外蒙古以北地區。

注意了,這兩份條約清朝做了巨大讓步,放棄了很多土地。但條約本身是平等的。因爲在雍正的眼裏,這不是割地,而是清朝和沙俄共同瓜分不歸順的蒙古部落的條約。接連征服、吞併漠南和喀爾喀蒙古後,最後就只剩下漠西蒙古了。

漠西蒙古當時漠西蒙古主要有兩羣人,一羣是成吉思汗當年冊封在西域,並在西域建立察合臺汗國的蒙古人,這羣蒙古人後來被突厥化了;二是明朝末年從漠北草原西遷的瓦剌人,當時這股西遷的蒙古人又分成了五大部羣,史書上稱爲“厄魯特蒙古五大部”。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第6張

這五大部中,名氣最大的是準噶爾部和土爾扈特部。不過這兩部名氣雖然最大,但起初實力最強的不是這兩部,而是和碩特部。並且和碩特部首領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因而和碩特部憑藉實力和血統的優勢,就擔任了漠西蒙古的老大。

皇太極暴揍林丹汗的時候,漠西蒙古受到了喀爾喀蒙古和沙俄的兩面夾擊,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爲了尋求清朝的支持,就採用了遠交近攻的計策。在皇太極榮登蒙古大汗的時候,也遣使向皇太極歸順。於是清朝建立伊始,漠西蒙古在名義上也歸順了清朝。

之後,和碩特部向青藏高原發展,並在西藏建立政權。而它原先的地盤就留給了準噶爾汗國繼承。準噶爾吞併和碩特故地後,實力大漲,汗位傳到噶爾丹時,疆域面積達到了大約四百萬平方公里。

噶爾丹是個很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認識到準噶爾地盤雖大,但擴展空間有限(受到清朝和沙俄的兩面夾擊)。如果居安不思危,日後必然完蛋。於是噶爾丹就以成吉思汗當年創立的偉業爲目標,挑起了統一蒙古諸部的戰爭。

按他的設想,先打服喀爾喀蒙古,然後招攬漠南蒙古。待統一蒙古後,再滅掉清朝。就像當年成吉思汗消滅金國一樣。然而,噶爾丹運氣很糟糕。他率三萬精兵剛離開準噶爾,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就在後方就篡位了,斷了他的退路,導致他失去後援,只能靠自己帶去東征的幾萬人跟整個大清帝國血戰。

邊患一直是歷朝歷代頭疼的問題 清朝爲什麼就可以完美的解決 第7張

後來,噶爾丹戰死。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他要是不輸纔不正常。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布坦在一段時間內與清朝保持了友好關係。不過由於沙俄蠶食準噶爾地盤,北面壓力越來越大,策妄阿拉布坦爲了轉移壓力,便向南滅掉了和碩特汗國。(歷史上的十四阿哥出征西藏,就是因爲這件事)

前面說了,和碩特汗國當年臣服了清朝,準噶爾滅和碩特,一方面是在挑釁清朝,一方面也壯大了實力。所以從康熙末年開始,清朝和準噶爾就斷斷續續的打了幾十年。一直到1760年冬天,乾隆當皇帝的第二十五個年頭,清朝才徹底滅掉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滅國後,其領土的西北部和北部,很多都被沙俄蠶食。這些領土屬於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和俄聯邦的一部分。中部、南部和東部則併入清朝,成爲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清朝對付蒙古部落的策略主要是三點。一是靠聯姻和分封拉攏,漠南蒙古和喀爾喀就是靠此穩定的;二是武力征服,漠西蒙古就是這樣被消滅的;三是持續性分化瓦解,不允許蒙古人擰成一股繩。整個清朝時期,草原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

正因爲使用這種種手段,清朝最終一勞永逸的解決了邊患問題,幾千年的鬥爭因此而終結,就這一點來看,顯然是一件功在千秋的事情。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