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古代光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古代男女

從一份《明、清代上海戶口表》中,可以看出古代"男多女少"的情況。據洪武二十四年的官方統計,上海共有114326戶人家。其中男性人口數爲278847人,女性人口數爲253929人。此時的男女比例尚衡,但此後女性人數卻不斷下降。至天順六年,上海男女比例已經超過2比1,此時男性爲十八萬餘人,而女性只有八萬。隆慶六年更是不可思議,男性爲十五萬八千人,女性竟然僅有三萬四千餘人,平均約每4.8個男性對應一個女性。那麼,古代是如何解決這種"光棍危機"呢?

"光棍"從何而來?

"光棍危機"如此嚴重,它導致了種種問題。如壯年勞動力缺失、人口老齡化等等。那麼古代這麼多的"光棍"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重男輕女思想導致的男女比例失衡

中國重男輕女的思想由來已久。自脫離母系社會進入父系社會以來,民生、戰爭、政治等等方面都由男性主導。古代推行的儒家思想更對女性的行爲作出了一系列規範。直到現代,部分山區、農村仍然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現代女嬰的被拋棄率高於男性,古代更以生男性爲基準,否則就是"無後"、"不孝"、"斷了香火"。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第2張

古代夫妻

基於這樣的重男輕女思想,因爲連生女性而一直誕子期望生下男性者有之,因爲期望多有男性勞動力而多生者有之,因爲要"傳續香火"卻沒有能力而拋棄孩子中的女嬰者有之,因爲看不起女性而將女嬰送人者亦有之。因爲重男輕女,女性的數量不能說遠低於男性,但在比例上確實是不足一比一。

地位與金錢導致"光棍"增多

古代存在一夫多妻制,更準確地說,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這項制度一直從夏商周延續到民國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才予以廢除。古代生產力低下,資源大都掌握在權貴手中。普通人不說無法娶妻,至少是很困難的。而世家大族的子弟,娶幾房妾也是很正常的事。其實這也是正常的,做大戶人家的妾,往往要比做平頭百姓家的妻待遇好。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看這麼一條討論:爲什麼中國不推行一夫多妻制?有人在評論道:如果真是那樣,女人們寧可做富人的第幾十位第幾百位妾,也不願做窮人的老婆。

其實也不無道理,因爲給不起錢而娶不上老婆的在古代大有人在。皇帝后宮佳麗三千,高官娶八九房小妾,有的人卻無有糟糠之妻,這也是正常的事。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第3張

陳阿嬌

政府爲解決“光棍”問題操碎了心

人口問題在以前、現在、未來都是一個國家的大事。現代,人太多了要實行計劃生育,老齡化了要實行二胎政策,這都是國家對於人口問題的解決方法。光棍問題在古代也是影響人口的一件大事,自然就要想辦法解決。

強制女子出嫁

古人的婚戀年齡要小於現代。按今日來說,男性結婚年齡爲22週歲,女性爲20週歲。而在古代,女子到及笄之年就可婚配。爲防止"大齡剩女"的出現,也爲了"光棍危機"有所解決,女子一般在及笄之年就會安排親事,最大也不會超過20歲。有的父母認爲自家的女兒自己說了算,先養幾年再看情況而定。

皇帝大筆一揮,這事還由得了你?漢代爲推行早嫁制度,皇室也以身作則。漢昭帝八歲即皇位,娶六歲的上官安女爲皇后。漢武帝劉徹四歲是膠東王,便對景帝說如果能娶到表姐陳阿嬌,願意給她做一間黃金屋。十五歲劉徹繼位,第二年便娶了陳阿嬌。

西晉武帝司馬炎頒佈規定:制女年十七不嫁者,使長吏配之。

南北朝更是直接規定女子超齡不嫁當爲罪,株連父母(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雖然這種法子確實是有些缺德,但客觀上的確解決了一部分光棍找不到老婆的問題。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第4張

三妻四妾

限制富人娶妾

上面有談到富人娶得起很多妾,而窮人一個妻子都娶不起。要是按這樣發展下去,強制女子出嫁也解決不了問題。父母們都把女兒嫁給富人家做妾,該打光棍的還在打光棍,這可不行,於是國家又開始限制富人娶妾。蔡邕的《獨斷》記載了當時漢朝對於男人娶妻妾的規定:庶人一夫一婦。

早知道在重農抑商的古代,商人在明面上的地位連普通人都不如,被視爲末流。勤勤懇懇的農民都一夫一妻,你個末流有幾個錢就想娶妾?門都沒有!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規定,實際上你如果有錢大可以多娶兩房,不過因爲這條法律的限制你不能娶太多,另一個娶妾也不能太囂張,悄悄地把人帶回府上就是了。

在官員娶妻的方面,漢代也規定:"士一妻一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如果對國家有大貢獻的,最多允許你除髮妻之外娶八個妾(功成受封,得備八妾)"。限制富人娶妾,也不失爲一個解決光棍危機的好辦法。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第5張

王昭君

支持改嫁、二婚

古代因爲種種原因包括但不限於自殺、他殺、戰爭等等,導致了寡婦的出現。將寡婦許給光棍們,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寡婦們也應該組建新的家庭。這項內容在現代來說是理所當然,但在古代卻是不可理喻,這就是因爲古代一直對婦女提倡的忠貞。

歷史上因爲忠貞而留名的父母的確不少: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的懷嬴、越姬,三國時期的王異等等。這些光輝榜樣指引着古代婦女們忠貞守節,哪怕丈夫已經身死,也要繼續侍奉公婆撫養孩子。這就比較頭疼了,忠貞政府是自己立的,總不好再自己去反對,於是單純地鼓勵二婚,併爲寡婦們新立了一些榜樣:比如三國的甄宓、宋代的李清照等。然而儘管如此,婦女們改嫁的概率還是不高。

除了自願之外,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也體現了這一點。昭君出塞嫁給了匈奴單于呼韓邪。呼韓邪死後王昭君曾上書漢帝請求歸鄉,卻被漢帝以"從胡俗"的理由拒絕。原來匈奴有一項特殊的習俗:收繼婚制。簡單地來說,就是長兄死後,弟弟就要迎娶嫂嫂。父親死後,嫡子要娶父親的側室爲妻。所以王昭君又嫁給了呼韓邪單于的長子復株累單于,這樣奇怪的習俗,正是令人不解的所在。

官方安排相親活動

要說"仲春會"大概是沒幾個人知道的。如果說官方版"非常勿擾",那麼大家就很清楚了。源自春秋時期的"仲春會",正式拉開了官方舉辦單身男女相親會的序幕。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第6張

仲春會

仲春會一般安排在農曆的三月初三舉行,官方組織尚未婚配的男性與還未出閣的女性參與,也不要求什麼,能撮合一對是一對。當然了,如果你是個單身主義者,也是必須要去的。別人的面子你可以不給,官府的面子你敢不給?

《周禮》中的《地官·媒民》是這樣說的,"中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仲春(農曆二月)這個時候,命令男女(未成婚的)相會。在這個時候,私奔的不禁止(平時是禁止的),要是沒有理由就不參加(擺明不給面子),就對他/她進行處罰。可見古代對於解決男女們的終身大事,真是用心良苦啊。

“光棍”增多影響國計民生,統治者格外重視

勞動力不足

人口不足必然會導致勞動力不足,如果國家生產能力強,如現代的發達國家,人口少一點影響也不是太大。但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沒有足夠的勞動力卻是致命的。因爲任何事都要有人來辦,基層的包括種田勞役兵役都要人,高層一點的做官也要人才。當然做官一般是不缺人的。

古代朝廷是怎麼解決光棍問題的 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問題操碎了心 第7張

古代單身女子

生產力與消費力不足

古代生產力全靠人數來拉動,青壯年人口數不足,生產力相應降低。同時青壯年人口降低帶來人口老齡化等問題。缺少勞力的家庭同樣缺少金錢,而金錢缺少就代表着國家消費能力不足。消費能力不足生產力又會相應降低,一旦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就很難出來。因此統治者一直致力於擴充人口,爲光棍們找老婆也是其中的一項措施。

一個反例就是元帝國,瘋狂屠殺攻下的城池,佔領中原後因爲人口、制度等原因,國祚只有98年。統治者未重視人口問題反而大肆屠殺,若非強大的武力,根本不可能得到承認。事實上在幾十年蒙古軍隊在驕奢中戰鬥力下滑後就被趕出了中原。

總結

無論是通過官方相親還是強制逼婚,統治者爲了光棍們還是沒少操心。人口總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尤其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更是如此。多一個壯丁就對國家多一分益處。而解決光棍危機的核心還是在於婦女,上述的所有措施,也都是針對婦女設計。通過又拉又打的方式,只要能將出生率提升,就是有了效果。實際上官方在這方面的嘗試措施有很多,話又說回來了,古代交流條件不足,在這方面又許多不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