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宋朝步兵戰勝騎兵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以步制騎”是研究古代戰爭的人們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話題。但是,步兵完勝騎兵的情況,在戰爭史上卻並不多。

可能也正是因爲懸殊的裝備差距,所以,史上僅有的那幾次“以步制騎”的勝仗,很容易就能勾起人們的好奇心。其實,從野戰的層次研究這個問題的話,步兵戰勝騎兵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步兵得到了極好的裝備,但是,在機動力方面,擁有絕對優勢的騎兵,基本上從一開始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所以,歷史上提到的那些諸如“車陣”、“步兵方陣”等方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耗敵方的騎兵,但是,若想要完全的戰勝騎兵,卻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就算能夠真的打贏敵方,可若是敵軍突然騎馬逃跑,步兵也是完全不可能追上的。然而,在“以步制騎”這方面,南宋可算是栽了一個大跟頭。

後人提起南宋總不免會想到“積貧積弱”,但是,其實當時南宋的軍事實力並不算弱。尤其是到了宋理宗時期,南宋因爲要時刻提防北部金國的入侵,以及後來的蒙古,所以,統治者對軍隊的訓練,是一刻也沒落下。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南宋步兵的戰鬥力和裝備,都處於比較領先的水平。

後來,金國滅亡之後,宋朝便馬上實施了“端平入洛”的策略,即在蒙古北退的時候,出擊收復洛陽等失地。當時的宋朝,也預料到了蒙古可能會反撲,但是,執行該計劃的淮西兵,卻對此毫無畏懼,甚至,還說蒙古反撲也沒事,大不了就打唄。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第2張

但是,理想和現實終究是有差距的,因爲當蒙古真的反撲過來時,宋朝軍隊卻坐不住了。當時,在南宋皇帝和大臣的頭腦中,淮西兵可是精悍又善戰的實力派,而且,他又善於指揮步兵防禦和作戰。所以,對抗蒙古的鐵騎,肯定是沒問題的。

然而,當時的中原地區,其實,已呈現頹敗之勢,僅在該部隊出發後,就發生了多次斷糧的情況,更別提軍隊到作戰時的狀態了。將帥和普通士兵在如此窘迫的情況下,迎戰蒙古騎兵,最後的結果,閉着眼睛都能猜得到,自然是一敗塗地。

但是,南宋和蒙古交鋒,也並不是一直處於弱勢。當時,在南宋軍隊被蒙古騎兵逼到絕路的情況下,那些步兵依舊錶現得特別出色。尤其在洛東的交戰中,宋朝的步兵隊伍,雖然已被蒙古騎兵割分爲了三段,但是,決定拼死一戰的步兵們,卻依舊與蒙古騎兵從早晨對峙到了中午。

據說,當時南宋繳獲的盾牌,就達到了三百多面。可見,當時南宋的步兵攻勢,也是非常厲害的。但是,令人無奈的是,步兵的移動速度,終究不是騎兵的對手。最後,南宋的步兵陣營,因爲被敵軍合圍,所以,只有幾百人拼死突圍成功。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士氣狀態極佳的步兵,在現實的野戰中,也是沒有多少勝算的。而這種“以卵擊石”的戰爭,基本上算是絕望之戰。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第3張

那麼,步兵就真的完全沒辦法對付騎兵嗎?

其實,辦法也是有的,如果具體點說的話,大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要說的方法就是“挖坑”。通過採用這種戰術成功的案例,發生在宋朝,那是宋太宗時期的滿城之戰。在這場戰事之前,因爲,宋太宗的錯誤指揮,使得宋軍全盤失敗,連軍隊的騎兵,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而且,在後來遼國軍隊反撲的時候,宋太宗再次過了把瞎指揮的癮,其送給前線軍隊的“陣圖”,根本就沒法兒用。

但是,萬幸的是,當時的監軍決定將計就計,抓住機會給遼國的騎兵設下陷阱,即所謂的“挖坑”。決定重新佈陣的宋軍,將之前皇帝給的陣圖扔掉,他們決定用步兵的方陣,來作爲掩護給敵軍扎口袋。當時,聰明的宋軍,還故意詐降,誘騙遼軍扎入這個提前準備好的口袋之中。最後,戰事自然是發生了反轉,這些步兵方陣,在前方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從而使得這個口袋得以被牢牢捆住。

最終,在機動性方面佔盡優勢的敵方騎兵也成了囊中之物,無論怎麼跑都逃不出宋軍的圍攻。經過這一場戰鬥,遼國的軍隊死傷數萬,宋朝則大獲全勝。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第4張

歷史上能做到“以步制騎”的軍隊,可謂是屈指可數。而做到的,也基本都是擁有大智慧的代表。就像這次想出給遼國挖坑的監軍李繼隆,也因此被稱爲“四大名將”之一。

除了宋軍的這招“挖坑”克騎兵之外,歷史上還有一個常見的方法,那就是用水路。之前,提到騎兵在作戰方面擁有極強的機動性,所以,若是通過水路使步兵擁有比騎兵還強的機動性,自然就可以扭轉局勢。而使用水路取勝比較典型的,就是南北朝的劉裕。

他創立的“卻月陣”戰車,在戰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後人在談起這場“以步制騎”的戰鬥時,大都覺得是強攻弩炮和堅固的車陣,發揮了核心的作用,但是,其實真正的原因,卻是劉裕能夠結合河水來設計步兵的方陣。

當時,敵軍的騎兵在面對劉裕率領的水軍時,根本沒辦法像平時那樣從側方攻擊。所以,曾經如此強悍的北魏軍隊,無奈只能從正面進攻,結果自然是失敗。而還有一個人,也依託“水路”逆轉了戰局,那是發生在17世紀的鎮江之戰,故事的主人公是鄭成功。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第5張

當時的鄭成功,正決意北伐,當他在鎮江遇到清軍數千騎兵的攻打時,並沒有選擇直接硬碰,而是利用船舶迂迴對抗。

當時,鄭成功指揮的戰艦,在長江裏來回的航行,清軍的騎兵雖然驍勇善戰,奈何只能在岸邊來回追趕。最後,直到敵軍被消耗的精疲力竭,鄭成功才決定上岸排兵佈陣。這種提前消耗敵軍的方法,使得其在最後的交戰中,佔盡了優勢。

除此之外,鄭成功還利用戰船的火力,來攻打騎兵,最後,使得清軍的騎兵,完全失去了先前所擁有的“機動性”優勢。所以,在這樣有利的局勢下,鄭成功不到幾天就接連攻下了瓜州和鎮江等地。雖然,最後因爲鄭成功錯誤的指揮慘敗,並導致北伐的成果,付之東流。但是,這場以“水路”抗騎兵的鎮江之戰,卻是史上“以步制騎”特別經典的一戰。

鎮江之戰雖然算是經典之戰,但是,其成功的因素,卻有很多不可複製的方面。首先,便是清朝騎兵自大輕敵,盲目的追隨鄭成功軍隊。再則,是鄭成功方面擁有極佳的水路和火力條件,這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若是換了時間和地點,這場交戰就未必會成功了。

古代步兵戰勝是根本不可能的 爲什麼這個朝代是一個例外 第6張

騎兵在中國曆代王朝中的作用可謂明瞭,因爲在古代軍隊發展的過程中,只有騎兵才能擁有如此優越的機動性。所以,統治者認爲就算培養戰馬再困難,軍隊也要努力訓練出自己的騎兵部隊。若是將步兵比作防禦的盾牌,那麼,騎兵就是出擊的利刃。假如一個軍隊只有防禦能力,卻絲毫沒有攻擊力,那麼,國家的安危也就處於了非常被動的地位。

雖然我們身處如今的現代社會,但是,“國之利刃”這個道理卻永遠都不會過時。軍工業作爲一國的核心工業,其理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如此國家的安全,才能得到穩固的保障。

參考資料:

【《明史》、《宋史》、《明季南略》、《鄭成功鎮江之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