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6.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我們國家的王朝史上有一個現象,就是有一些王朝,他們在經歷戰亂以及篡權等原因滅亡後,很快後人相應地進行了傳承,比如我們在歷史上就能夠看到,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被稱爲西漢,後來被王莽篡改成新朝以後,劉秀又建立起了東漢;司馬炎在經過家族數代人的努力建立起晉朝以後,被稱爲西晉,在周邊的遊牧民族打進來以後,他的後人也是跑到了南邊,建立了東晉王朝;此外還有趙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也是如此。然而人們卻有一個感覺,一般上後來延續的這個王朝,無論是從國力還是從明君的角度都遠不如前朝,其中尤以漢朝爲最。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大家就能看到,包括他在內,前面的七個皇帝(當然不包括呂后扶持起來的那些傀儡小皇帝),即使是他的兒子劉盈在當時受到呂后的脅制,以及他的後代子孫劉詢甚至還曾經流落到民間,但他們都在當上皇帝的時候勵精圖治、有所作爲,推動了大漢王朝繼續向前發展,也都在當時的史書以及民間留下了相當良好的口碑。劉詢還因爲特殊的經歷,被人們改編成了烏龍闖情關的電視劇,其實那裏面的漢朝皇帝就是以漢宣帝劉詢爲原型。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第2張

劉邦還有一個兒子名字叫做劉恆,他在呂后去世以後,被以周勃爲首的朝中老臣扶上了皇帝的位置,成爲了歷史上有名的漢文帝。那他的兒子劉啓,當然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漢景帝了,他們倆也是父子同心、前仆後繼,合力開創了封建王朝史上的第一個繁榮盛世。此後的劉徹更是不得了,他是毛澤東同志眼中的千古一帝,被他寫入了著名的沁園春~雪之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西漢的這些皇帝不論是文治武功,還是開疆拓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第3張

到了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以後,人們卻發現這個朝代的皇帝,在歷史上普遍是沒有什麼存在感的。除去一頭一尾的兩個皇帝,大家都知道漢光武帝劉秀是騎在牛背上打的天下,而漢獻帝則是一路被董卓、曹操劫持着,雖然中間了試圖反抗,搞出了兩次暴力事件,但可惜都沒有成功。然而除此之外,人們對於東漢王朝就再也沒有印象了,認爲那個朝代不是外戚干政,就是宦官專權,總之是混亂的不得了。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第4張

人們就感到奇怪了,這都是劉氏子孫,爲何判別會這麼大呢?東漢時期的王朝,最好的皇帝好像也只能算是寂寂無名,更有不少皇帝還當上了歷史上的昏君榜。其實究其原因第一條,還是制度方面抓得比較好。因爲西漢當時接手秦王朝以後,對秦朝的一些嚴苛刑法進行了廢除,蕭何還爲大漢王朝量身打造了一套規章制度,後面的皇帝其實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從漢初幾代皇帝來看,他們對於國家政權能夠抓在手上,不得不說是出色的制度起了關鍵的作用。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第5張

然而我們看到,在東漢的時候卻遠遠不是這個樣子。隨着時代的發展,以及矛盾的深化,漢初的很多制度就開始出現了弊端,最終導致了西漢的滅亡。劉秀在重新奪取天下以後,卻一味地強調承襲祖制,這從一開始就沒有走好路,使得後面的皇帝更是把已經不合時宜的制度繼續貫徹下去。當時出現了很多的吏治腐敗,土地都被集中到了地主手中,這些問題統治階段卻根本沒有解決的辦法,最終導致這個王朝只能是碌碌無爲的下場。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第6張

其次不得不說的一點就是西漢時候的治世能臣確實比較多。我們看到在劉邦打天下的時候,他身邊就有蕭何、張良以及韓信這一幫人。後來每逢漢室出現一些波折的時候,就會有治世能臣挺身而出,比如後來的周勃,正是在他們的輔佐下,才使得當時皇帝的施政之策能夠充分地落實下去。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他手下的文臣武將就更多了,武將有衛青、霍去病,文臣有霍光、竇嬰,正是有了他們的輔佐,才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賢明皇帝。西漢初年的皇帝在位時間也都較長,從客觀上也有利於創造政績。

西漢爲什麼多出明君而東漢卻相反呢 其實這一點原因很關鍵 第7張

我們再來看看東漢,很多皇帝都是小小年紀就當上了皇帝。即使他們的權力不被架空(不過這是不可能的),他們還都是幾歲的娃娃,完全是不諳世事的年紀,就連朝中大臣估計都認不下來,很難指望這些小皇帝,能夠作出什麼像樣的政績。畢竟我們不能苛求每個皇帝都能夠像後世的康熙那樣英明神武,這既是一廂情願,又不符合基本常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