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解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因何跨不過恆河流域?

解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因何跨不過恆河流域?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古籍中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史記·大宛傳》中,書中將“印度”稱爲“身毒國”,而至唐代則多稱之爲“天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說:“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從今正音,宜云印度。”

玄奘將“天竺”正音爲“印度”,我們一般都會認爲他是依照梵語,其實並非如此。天竺、身毒、天毒、賢豆等都是波斯語“Hindu”的同音異譯,波斯語中的Hindu是從梵語的Sindhu變音而來,而希臘人又將波斯語變音爲Indu。這個詞的本意是“信度河”(即印度河),後來則延伸爲印度河流域或印度河流經的國度。從正音的角度看,玄奘依據更多的應該是Indu而不是Sindhu。從“天竺”到“印度”,看似中國古代翻譯中的問題,實則牽涉到複雜的歷史問題。

無論是對玄奘還是對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公元前484-前425)來說,“印度”一詞指代的實際上是印度河流域(以今日的巴基斯坦爲主),與我們今天所說的印度是很不相同的。

印度的東、南、西三面是大海,北部是雪山,四周有天然的屏障,只有西北部有一處低的缺口,古代所有的外來者都是從這個缺口進入印度,早期的雅利安人如此,後來的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也都是如此,我國的玄奘亦然。

解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因何跨不過恆河流域?

繼雅利安人之後侵入印度河流域的是波斯人,在大流士執政期間(公元前522-公元前486年),波斯帝國的版圖東起印度河,西至地中海與埃及。

公元前334年,希臘人在亞歷山大率領下征服了波斯帝國,然後一路進發,於公元前326年3月成功渡過印度河。亞歷山大企圖進一步征服恆河流域,回答希臘哲學家關於“天邊在什麼地方”的問題,但由於印度炎熱的氣候使希臘士兵產生了厭戰情緒和思鄉心理,加上印度軍隊的頑強抵抗,亞歷山大在入侵印度19個月之後終於決定班師回國。

亞歷山大退兵後,由希臘人建立的塞琉古王朝(公元前312-公元前250年)統治波斯以及西北印度達60餘年,對波斯和印度的文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印度人從希臘人那裏學會了精巧的鑄幣技術,並像希臘人那樣在錢幣的正反面都壓制圖案;希臘風格深深影響了印度的雕塑、繪畫和建築;哲學上,印度正理派(邏輯學)的“五支論法”與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印度耆那教原子論與希臘德謨克利特以及盧克萊修的原子學說基本相似。

塞琉古王朝之後,波斯安息王朝(公元前230-公元224年)興起,一直將羅馬帝國的勢力阻止在兩河流域以西。與此同時,西北印度四分五裂地處於各希臘王公、波斯人和印度人不穩定的統治之下。在亞歷山大從印度退兵之後,恆河流域興起了孔雀王朝,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帝國的版圖一直擴張到今天巴基斯坦西部邊境和阿富汗,阿育王大約在公元前259年接近佛教,他贊助佛教舉辦第三次結集,派出使團到邊遠地區和國外傳教,使佛教從恆河流域傳播到了印度河流域。

不少希臘王公和大臣皈依了佛教,巴特利亞(我國史籍中稱之爲大夏)的彌蘭陀王(約公元前180-前130年在位)便是如此,著名的佛教經典《彌蘭陀問經》(早在東漢時便傳入中國,譯作《那先比丘經》)記載了他皈依佛教的過程,此經富於詭辯色彩且充滿了譬喻,是典型的蘇格拉底(古希臘)式的對話,但討論的內容卻是輪迴業報、涅槃解脫等佛教理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