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達維特的著名畫作——《馬拉之死》的內容與創作背景

達維特的著名畫作——《馬拉之死》的內容與創作背景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馬拉之死》是大衛的一幅油畫肖像畫,它因馬拉的特殊身份和簡潔有力的形式而爲人們所熟知,表現的就是馬拉在浴缸中被刺死後的場景。馬拉(Marat,1743-1793)是法國雅各賓派的核心領導人之一。雅各賓派當政以後,他因爲卓越的號召能力而成爲該派的主席,但同時也是一個殘忍嗜血的活動家,往往不經審判便將政敵送上斷頭臺。他患有嚴重的皮膚病,每天只有泡在灑過藥水的浴缸中才能緩解痛苦,於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經常呆着的辦公場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反對暴政的女士夏綠蒂.科黛藉口商談事宜,進入馬拉的浴室,並在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行刺,結束了這位暴戾政客的生命。

達維特的著名畫作——《馬拉之死》的內容與創作背景

畫作內容

《馬拉之死》油畫縱165cm、橫128cm,描繪的是法國大革命時期遇害的雅客賓領袖馬拉被刺的情景。馬拉是一位醫學博士和物理學家、法國大革命時期雅各賓派的核心領導人之一、《人民之友》報主編,同時,馬拉也是一位殘忍嗜血的政客,往往不經審判,便將政敵送上斷頭臺。因受到大資產階級貴族的追殺,他只能躲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中生活,因此他患上了皮膚病,他常泡在浴缸的藥水中以緩解痛苦。浴室成爲他日常辦公的地點。1793年7月13日,反對暴政的女刺客科黛,以商談事宜爲由,進入馬拉浴室,趁機行刺。大衛用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當時的情景 :馬拉倒在浴缸中,鮮血從他胸口流出,帶血的匕首掉落在地上。馬拉的軀體無力地垂到一邊,手中還拿着刺客的信函, 右手還握着筆。他審批的木箱上有墨水瓶和紙。手上的便箋寫的是:"1793年7月13日,瑪麗·安娜·夏洛蒂·科黛致公民馬拉:'我'十分不幸,指望能夠得到您的慈善,這就足夠了。"而木箱上的便箋上寫的則是:"請把這五個法郎的紙幣給一位五個孩子的母親,她的丈夫爲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創作背景

《馬拉之死》創作於法國曆史上最動盪,最血腥,也是最偉大的變革時期。路易十六治理下的法國當時正處於一場危機中,這一波災難的導火線照例是金融危機, 法國因資助美國爭取獨立而洋洋得意,但財政上的拮据又迫使國王向人民增稅。以避免破產。因爲貴族、神職人員可以免稅,但是窮苦的平民們卻要爲此掏空口袋。1789年,法國作物歉收,物價飛漲。

康城是右翼勢力的代表吉倫特派的活動中心。到了1793年,吉倫特派(法國大革命時期立法大會和國民公會中的一個政治派別,主要代表當時信奉自由主義的法國工商業人士。)已徹底淪落爲王黨、投機商和大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他們理所當然地應受到唾棄,由代表中下層人民的雅各賓黨取而代之,奪取他們的政權、逮捕了他們的29位代表和兩個部長。科黛的丈夫和兄弟被處死,父親和叔父畏罪逃亡。這就激起了科黛的仇恨,她鋌而走險,搭乘一輛順路的郵車來到巴黎,企圖刺殺雅各賓黨激進派的領袖、時任法國公安政治委員並堅決對違抗者執行恐怖法的馬拉。她本打算在國民大會上行刺。這樣當場就極有可能被羣衆打死,造成當事人已故無法追究的事實,以免禍及家人。不巧,這時馬拉早已抱病在家,有一段時間沒有去過國民大會了。於是科黛改變計劃,直接來到馬拉的住處,以求助者的身份求見馬拉,當即被門外的值班人回絕了。天黑後,科黛又第二次求見,大喊大鬧。急人民之所急的馬拉聽到喊聲後,命門衛讓她進見。科爾黛先是自報家門,說自己來自康城。關心敵人動態的馬拉,立即追問那些逃到康城的吉倫特派代表的活動狀況。

達維特的著名畫作——《馬拉之死》的內容與創作背景 第2張

直到整整100年後的1893年,《馬拉之死》油畫才爲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博物館收藏,重新成爲稀世珍品。1982年隨法國250年畫展到中國北京展出。

法國十九世紀現代派詩人、評論家夏爾·皮埃爾·波德萊爾:《馬拉之死》"沒有迂腐平庸之處,既有一種柔和的的情調,同時又有一股動人心魄的力量。該畫作是一出觸目驚心的戲劇。一種非常強烈的表現力使得該幅作品成爲現代藝術的奇蹟之一。"

蘇聯美術評論家尤·戈·夏皮羅:《馬拉之死》"把一個人的生活、鬥爭、社會觀點和死亡描述得比長篇大論可能記述的還要充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