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開羅會議一波三折,英蘇爲何反對中國成爲四強在?

開羅會議一波三折,英蘇爲何反對中國成爲四強在?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中國憑藉巨大的犧牲吸住日軍主力,其戰略地位曾獲得蘇聯與美國不等的重視,尤其是美國,在羅斯福的戰後構想中,亞洲應由中、美合作共同管理,瓦解英法等國的殖民地,而對此有共同利益的中國將能成爲良好的盟友,因此極力拉攏。

1942年1月,《聯合國家宣言》發佈,美國拉入中國簽署,使中、美、英、蘇並列爲四強,象徵中國地位的提升。在1943年莫斯科會議,美國國務卿赫爾更花了不少功夫說服英國與蘇聯,讓他們同意邀中國駐蘇大使傅秉常一起簽署《共同安全宣言(又稱《四強宣言》)》,爲的也是如此。

開羅會議一波三折,英蘇爲何反對中國成爲四強在?

然而,英國、蘇聯等強權可不像美國般願意承認中國的貢獻,故十分輕視與排斥中國被列入四強。1943年10月,在開羅會議前,英國首相丘吉爾還向外交大臣艾登表示:“至於中國,我無法視重慶政府爲一世界強國”。開羅會議後丘吉爾依舊不改成見,其在1944年8月又向艾登致信稱:“如果稱中國爲世界四強之一,那絕對是胡鬧。我曾告訴(羅斯福)總統,關於美國人這種想法,我將保持適當的禮貌,但我不能同意”,對中國和美國的輕蔑溢於紙上,只差沒當面譏笑罷了。

除了傳統的對華偏見外,在現實中中英兩國也有不少衝突,如在天津存銀、封閉滇緬公路、港九歸屬、康印公路、緬甸戰場等問題上都有諸多齟齬。1939年7月,英國爲了讓日本解除對天津租界的封鎖,同意日本取走中國在該地的白銀庫存,打擊中國的財政。1940年7月,英國在日本的壓力與德國入侵的雙重威脅下,更決定屈從日本的要求,關閉滇緬公路三個月,令中國失去補充外援物資的唯一道路。事後丘吉爾卻仍假惺惺地致信給蔣介石道:“我相信閣下非常瞭解我們有關滇緬公路的行動,我們將永不會強迫貴國接受有關違反貴國利益或政策的任何和平”。這讓中國各界十分憤怒,駐法大使顧維鈞還對合衆社記者氣憤地表示,英國自稱爲自由而戰的言論全屬謊言。

港九歸屬更是中英摩擦的最大根源。中國始終想收回香港島、九龍、新界等遭割讓或強租的失土,但英國堅決不肯,甚至連租借期99年的新界,英國也沒打算歸還。香港總督金文泰還在1936年的演講中稱:“如果在本世紀之末,新界之租借隨便讓其期滿,我們切勿以爲可以回覆到1898年以前的情形……故新界必須如香港一樣永遠屬於英國,否則連香港本身將來亦必須交還中國”。因此當1941年中英談判廢除治外法權、交還租界、另立平等新約時,英國便拒絕中國收回新界,迫使中國不得不在1943年《中英新約》簽訂後,以照會的形式向英國提出保留談判新界歸屬的權利。

還有康印公路的修築問題。爲了擴大聯外道路,1940年中國原擬修築經西康省(今四川西部與西藏東部)至印度的公路,但卻遭到當時不受中央控制的西藏阻撓。欲讓西藏脫離中國獨立或成爲印度附庸的英國,也不願中國政府勢力伸入,因此要求中國改築靠南側的公路,並以航空測繪爲由拒絕中國測量隊進入西藏;丘吉爾甚至還曾有要求中國勿進攻西藏的言論,招來蔣介石命外交部長宋子文傳達“藏事爲中國內政”的抗議。在緬甸戰場上,英國多次截奪美國援華物資,蔣憤怒地命何應欽告訴英美代表,決定中止中英合作、撤回中國駐仰光的軍事人員。可見雙方關係的劍拔弩張,尤其是英國的蠻橫,更令蔣多次在日記裏痛罵丘吉爾“狡獪之流”、“狹隘浮華,自私頑固”,並看清“無論經濟、軍事與政治,英國不肯犧牲絲毫利益以濟他人”。

蘇聯的情況未比英國友好多少,儘管在抗戰初期,蘇聯爲了避免日本壯大後攻來,因此和苦撐待援的中國於1937年8月締結互不侵犯條約,斷絕對日貿易,暗地裏給予軍機、步槍、坦克、飛行員等大量物資,並協助中國修建一條自蘭州經迪化(今新疆烏魯木齊)至蘇聯境內的公路。但在德國東侵的顧慮下,面對日本接連於1938年和1939年發動張鼓峯事件與諾門坎事件進犯,蘇聯決定對日妥協以免陷入兩面作戰的危機,因此於1941年7月,與日本簽訂《蘇日中立條約》,承認僞滿洲國,同時讓日本也承認外蒙古的獨立,並撤回所有對華援助,這讓中國措手不及,使抗戰情勢雪上加霜。尤其是原先《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內有言明:“在中日關係未恢復以前,蘇聯絕不與日本締立互不侵犯條約,中國亦不向第三國簽訂共同防共條約”,因此面對蘇聯的突然毀約,蔣介石只能氣憤地說道:“俄倭協議在事實上雖明知其不能危害我抗戰於毫末,但精神上之刺激則不可名狀”。

此外,蘇聯又長期滲透新疆,扶植盛世纔在當地抗衡中國中央,並與其簽訂協議,控制新疆礦務、鐵路、公路、電話等各項建設與利權。同時蘇聯也給予中共經費以抗日,並在1941年1月皖南事變(又稱新四軍事件)時譴責國民政府,這都令中國十分不滿。即使日後蘇聯與中國俱爲抵抗軸心國侵略的同盟國陣營,蘇聯對中國仍舊頗爲輕視,更不同意美國將中國視爲強國的作法,因此當《共同安全宣言》簽署前,蘇聯外長莫洛托夫便堅決反對美國要求讓中國參與簽字。一旦有中國參與的國際場合,蘇聯也藉口對日中立而不願出席,不肯承認中國在二戰的努力與地位。羅斯福原先構想的中、美、英、蘇四國首腦會議,便是因此不得不分拆成開羅會議與德黑蘭會議兩場,甚至到1944年籌設聯合國的頓巴敦橡樹園會議時亦是如此,中國代表被擯於有蘇聯代表參與的會議之外,只能在英、美、蘇談好的事項上發出些許意見,未享有足夠的決策權。

開羅會議一波三折,英蘇爲何反對中國成爲四強在? 第2張

面對英國與蘇聯的鄙視,蔣介石非常清楚,也頗瞭解中國的實際處境還稱不上一個真正的大國。當得知美國致力將中國列入四強時,蔣介石不安地認爲:“我國始列爲四強之一,甚恐名不副實,故更戒慎不勝也”。因此儘管對戰後秩序也有諸多構想,如扶植亞洲民族獨立擺脫殖民,還有根據1942年7月王寵惠提出《國際集團會公約草案》,意圖設立一個比國際聯盟更有效的新組織,但礙於國力不足,蔣只能選擇親近對華較友好的美國,甚至在開羅會議前決定採取較低調的態度:“餘此去與羅、邱會談,應以澹泊自得,無求於人爲惟一方針,總使不辱其身也。對日處置提案與賠償損失等事,當待英美先提,切勿由我主動自提,此不僅使英美無所顧忌,而且使之畏敬,以我乃毫無私心於世界大戰也”。甚至在籌設聯合國的過程中,國民黨軍委會參事室主任王世傑,還稱中國不必強求大國地位,以免增加小國反感、且實際上也無法像美、英、蘇一樣真正享有大國特權。

這些不自信的態度,歸根究柢都是源自中國的衰弱,使得即使在形式上被稱爲強國,自身依舊不敢置信。在英、蘇等國眼中,無論是開羅會議之前或之後,對中國的蔑視也沒改善多少。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在朝鮮戰爭擊敗聯合國軍、支持北越抵抗美國與法國侵略,才迫使政治上不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不得不正視其實力,並與之陸續談判朝鮮與越南等問題,中國這才贏取教人刮目相看的大國地位,不再僅是名義上的空頭強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