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破壞聖像運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背景及原因簡介

破壞聖像運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背景及原因簡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8.2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8~9世紀在拜佔廷帝國發生的破壞基督教會供奉聖像、聖物的運動,其實質是反對正統教會統治勢力和教會修道院佔有土地的政治鬥爭。基督教內長期存在聖像崇拜,而反對聖像崇拜的社會力量也在拜佔廷帝國境內發展。君士坦丁五世採取嚴厲措施對付聖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亞會議,宣佈恢復聖像崇拜 。813年,利奧五世即位,反聖像派重新得勢。 843年,皇帝邁克爾三世的皇太后狄奧多拉攝政時,再次宣佈恢復聖像供奉,大批聖像破壞者以異端罪被處死。聖像破壞運動從此結束。

破壞聖像運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背景及原因簡介

“破壞聖像運動”(ByzantineIconoclasm)是指726年至843年期間,東羅馬帝國中數位皇帝所推行的政策, 從726年皇帝利奧三世一頒佈禁止祟拜偶像法令爲開端, 至公元843年幼帝米海爾三世統治時期,攝政皇后提奧多拉頒佈反對破壞聖像的尼西亞法規爲止,持續了117年。其目的是要打擊東西教會分裂前的羅馬教會與希臘教會在境內的發展,另一方面國內貴族一直垂涎教會的土地,希望藉以沒收教會財產。

1566年8月11日,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破壞聖像運動”(Beeldenstorm、Bildersturm、IconoclasticFury)發起。由尼德蘭手工業者、平民和農民發動的反對天主教會和西班牙殖民統治的人民運動,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起義的鋒芒一開始指向教會,他們手持木棒、鐵錘,衝進教堂寺院,把所謂聖像聖骨之類騙人的“聖物”全部搗毀。起義發展迅速,很快波及到尼德蘭17個省中的12個省。短期內,教堂和寺院被搗毀5500餘所。所以,歷史上稱之爲“破壞聖像運動”。 [1]

歷史背景

380年,狄奧多西一世頒佈法令,對異教信仰進行打擊,確立了教會的國教地位,大量民族宗教傳統和地方神話被整合到教會的神話中,但異教皈信的信徒不習慣崇拜沒有形象的神,這樣的 神給人一種與生活距離遙遠的感覺,同時許多曾經爲異教製作偶像的藝術家和工匠們現在轉而爲教會服務,教會的藝術風格因而日益受到羅馬既有的藝術風格的影響,也開始描繪栩栩如生的形象,在4-5世紀時期,教會在地下墓穴繪畫和集會所壁畫中採用一些象徵性的符號和形象來代表基督,羅馬及希臘文化與本土的文化結合,將原有對象徵性的基督崇拜轉爲對實際聖物的崇拜。聖物崇拜在部分教會人士眼中,完成了對文化程度較低的一般民衆的宗教教育,這對於基督教的廣泛傳播功不可沒,但當教徒對聖像從一種符號轉變爲一種偶像崇拜時,許多虔誠的教士和信徒感到憂慮。在695年,查士丁尼二世將基督的樣貌刻在硬幣上時,社會上已經出現了有關描繪耶穌的形象,表現神性或者將人性與神性分離開來,只是表現了人性一面的爭議,指將基督刻在硬幣上是異教的行端,《出埃及記》、《利未記》、《申命記》中都對禁止聖像崇拜做出了嚴厲的規定。事實上,當時的聖像崇拜已經失去了崇拜英雄和神靈的最初意義,成爲了教會擴大其迷信思想的影響和剝削平民百姓的有力形式。

發生原因

總體而言,利奧三世推行運動是因爲人民對當時奢華教會的不滿,要求簡化宗教儀式,取消聖像崇拜,教地位崇高及財富雄厚,帝國政府想利用破壞聖像抵抗修院的勢力及認爲聖像就是聖經上所說的偶像,有違宗教原則。

破壞聖像運動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背景及原因簡介 第2張

政治上

破壞聖像運動是一場帝國皇帝與教會爭奪對教會控制權的鬥爭。自4世紀以來,東羅馬皇帝就享有控制教會的“至尊權”,這一權力是早期東羅馬皇帝作爲羽翼未豐的教會的保護人而自然形成的。不過,在破壞聖像運動爆發前,皇帝與教皇爭奪權力的鬥爭一直沒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自君士坦丁一世於公元324年親自主持召開第一屆大公會議後,狄奧多西一世、狄奧多西二世、馬爾基安和查士丁尼一世分別主持召開大公會議。羅馬主教馬丁曾企圖主持第二次大公會議,但他旋即被君士坦丁二世下令押解至首都監禁,而後遭到流放 。其次東羅馬皇帝擁有控制五大教區,即羅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城和安條克教區的教會高層的任命權,君士坦丁一世、狄奧多西二世及查士丁尼一世分別擺免教區內的大教長及主教職位,教皇維吉呂更被軟禁於君士坦丁堡達7年之久。但教會一直力希望圖擺脫皇權的控制,君士坦丁一世時,主教有權審理世俗法庭審理過的任何案件,而主教的判決被認爲是終審判決,狄奧多西一世時,教會進一步獲得了稅收和司法等方面的特權。7世紀時,教會反對了希拉剋略提出的“聯合論”和“兩性一意論”,羅馬主教格里高利一世更公開反對禁止官員和士兵在未完成職責以前進入修道院的皇帝敕令,又利用東羅馬世俗大貴族爭奪皇權,至7世紀末,羅馬主教色爾爵在與皇帝的鬥爭中公然煽動軍隊反叛朝廷。教會權力不斷的提高,促成了利奧三世發動破壞聖像運動以限制教會的發展。

經濟上

4世紀以後,教會作爲東羅馬的國教,受到特殊的保護,教會財產增加極爲迅速。君士坦丁一世的<米蘭敕令>即明確規定,發還教產,許可教徒向教會捐贈各種形式的財產。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後,教會不僅得到了大量地產、金錢和糧食,還興建了大批教堂和修道院,教會的莊園內包括農用耕地、房產、果園、橄欖園、葡萄園、山坡牧場、小型手工作坊、農戶、畜羣等,修道院的高牆內,有修士的居室、工作間、教堂、會堂,其周圍的田地亦由下級修道士耕作,此類田產爲教會帶來了龐大的收益。同時,教會通過接受捐贈、遺產和經營莊園等途徑,每年都可以得到相當豐厚的收入。教會又吸引了大批青壯年人出家,成爲教職人員或修道士。6-7世紀,東羅馬帝國連年戰爭、瘟疫不斷,人力資源消耗嚴重。軍隊人數急劇下降,人力資源的短缺還直接削減了納稅人的數量,減少了東羅馬傳統稅收人頭稅的總量,使國家收入大幅度下降。在利奧三世執政期間,阿拉伯人佔領了帝國大部分的領土,令佔領地內的修士迴流到境內,導致境內的修士人數大增。修士及教會在帝國境內一向享有衆多的特權,他們所佔有的土地卻幾乎佔了帝國的半壁江山, 加上教會利用羣衆對聖像及聖蹟的崇拜,蒐括人民資產,令宗教階層成爲當時社會的一大負擔。因此東羅馬帝國的皇帝透過此運動,大量沒收教產、關閉修道院、強迫修女修士還俗。

 軍事上

爲了抵抗外敵入侵,希拉剋略王朝和伊蘇里亞王朝的皇帝大力推行軍區制,將全國處於軍事管制之下,建立軍役和封建義務合一的軍事屯田制。軍區制的實施需要大片的國有土地,但國內大部分的土地均控制在教會之下,致使未能將土地分配給保護國家的軍官,令國家的防衛體系受到動搖。其次,利奧三世所封的軍區領袖大多是來自東方的小亞細亞,這批軍事貴族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一般都有反聖物崇拜的傾向,同時對教會的封建勢力感到恨之入骨,利奧三世爲了討好這批軍事貴族,故此發起聖像破壞運動以爭取他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青少年出家當修士,令國家缺乏軍隊兵源,當時拜占庭正面對阿拉伯人及保加利亞人的入侵,帝國不得不解決青少年人逃避到教會的問題,最終以運動來強迫關閉修道院等設施。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