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基輔之戰懸疑:不打基輔是不是就能夠攻佔莫斯科

基輔之戰懸疑:不打基輔是不是就能夠攻佔莫斯科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飽受爭議的會戰------基輔會戰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蘇德戰場上,估計還沒有哪一場戰役象基輔會戰能有如此大的爭議。這場在蘇聯南方發生的戰役,最終由德軍取勝了,相關的資料文獻能反映這次戰役所取得的戰果的輝煌:“德軍俘虜四十五萬人;蘇軍第5、第21、第37和第26集團軍的大部及第40和第38集團軍的一部分被殲”,這樣,戰前在南部國境線負責防衛對烏克蘭侵入的最重要的蘇聯軍事力量被摧毀了。

在烏曼會戰之後,“整個第聶伯河地段都已被德軍佔領”,在隨後的向基輔進攻中,由於進攻毫無進展,於是,戰線沉寂下來。當時陸軍總部給南方集團軍羣的目標是“攻佔克里木和頓涅茨河畔的工業和煤礦區,切斷俄國來自高加索的石油供給”,爲保障集團軍羣作戰時北翼的安全,必須消滅基輔附近的蘇軍,當然,以當時南方集團軍羣的兵力,這一任務根本無法完成。而此時由於中央集團軍羣的突飛猛進,從整體態勢看,西南方面軍處在中央集團軍羣南翼的深遠後方。這時,“希特勒發現了這一罕見的有利態勢,並且從這時起像着了魔似的將其注意力放到了東線的南段”。希特勒當然不願意放過個有利態勢,在“是向基輔還是向莫斯科進軍”的爭論後,於8月21日發出第35號指令,下令執行旨在消滅基輔地區蘇軍的會戰命令。於是,中央集團軍羣裏的第2集團軍和第2裝甲集羣奉命南調,參加基輔會戰。最後,這場會戰以德軍的完勝而告終。爾後,第2集團軍和第2裝甲集羣被調回,稍事修整後就投入到莫斯科會戰中了。

這場德軍取得勝利的會戰,在被很多人認爲是一場戰術勝利,而並沒有取得所謂的戰略勝利,這當然是針對接下來發生的被很多人認爲重要的“莫斯科會戰”而言的,這些人認爲,如果不是基輔會戰延遲了莫斯科會戰的開戰時間,德國人已經取得了事實上的勝利。然而,軍事上沒有如果,把取勝的條件建立在如果,那隻能是事後諸葛,而戰場上的實際發生的往往與之並不相符。

基輔之戰懸疑:不打基輔是不是就能夠攻佔莫斯科

在此,我根據基輔會戰的過程,提出兩個問題,並試着分析一下,看看我們的將軍們因爲基輔會戰而引發的爭論是多麼可笑。

  1,南方集團軍羣的軍事目標及整個德軍進攻的戰略目標問題。

我們都知道德軍進行巴巴羅莎的計劃中是包含有多重目標的作戰計劃,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目標,這份作戰計劃從一出來就被認爲是模糊不清,與陸軍總部的目標是不一致的。陸軍總部希望通過對莫斯科的進軍來消滅蘇聯的軍事力量,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在進行基輔會戰之前,希特勒和他們的將軍們又因爲戰略目標的問題發生了爭吵,將軍們認爲,現在應該集中力量衝向莫斯科,在前進的道路上將會出現大量的蘇聯軍事力量。當然,希特勒以“我們的將軍們不懂戰爭中的經濟問題”爲由拒絕了向莫斯科的進軍,而轉向基輔。我不知道這些將軍們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當時在基輔地區集結了大量的蘇軍,如果單純從摧毀對方的軍事力量來說,基輔會戰完全做到了這一點,會戰結束後,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被全殲,布良斯克方面軍被重創。基輔會戰不僅大量摧毀了蘇聯軍事力量,而且佔領了整個烏克蘭,取得了重要的原料基地。這簡直就是一舉兩得的事,不知道事後還有那麼多人批評這個會戰的意義。我想是那些將軍們把莫斯科這個目標看得過重了,他們認爲“莫斯科是軍火生產的重要來源,而且更重要的,它是俄國交通運輸的樞紐。拿下莫斯科,蘇聯不僅要失去一個主要的軍火來源,而且後方的兵員、供應也不能運往遙遠的各個前線,各個前線就要因此面臨削弱和崩潰”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蘇聯人失去莫斯科,各個前線的供應會被削弱,但不會崩潰。用艾伯特·西頓的原話送給那些將軍們-------“佔領莫斯科也無足輕重”,“只有烏拉爾失守,蘇聯纔會趨於崩潰”。

  2,中央集團軍羣在進行基輔會戰前的南翼問題

在基輔會戰進行之前,將要進行莫斯科會戰的中央集團軍羣的南翼是處在西南方面軍的左翼後方的,“這樣,中央集團軍羣可能出現一個暴露的、大縱深、長距離的南翼,它的安全只有大批新銳師才能保障,而德國當時並沒有這麼多新銳師”,也就是在中央集團軍羣進行莫斯科會戰之前,它存在着一個不安全的南翼問題。如果以新組建的“布良斯克方面軍”或其它新組建的戰鬥集羣來突擊中央集團軍羣的南翼,是可以遲滯中央集團軍羣向莫斯科的進攻的。而此時的南方集團軍羣認爲“必須先肅清中央集團軍羣南翼和南方集團軍羣北翼的敵人,然後再繼續向莫斯科發起攻勢”。隨後進行的基輔會戰則實際了這一戰術目標。而且,在對比基輔會戰中出現的蘇軍戰鬥單位發現,會戰期間在北第聶伯河一線,調來了第26、第37和第38集團軍等三個新編的集團軍。當然,這些單位在後來的會戰中完全損失掉了,如果沒有基輔會戰,這三個新編的集團軍就有可能用在莫斯科方向。消滅了基輔地區的蘇軍,實際上是爲後來的莫斯科會戰掃清了後顧之憂。

最後,莫斯科戰役也沒有打贏,於是在這之前的基輔會戰就完全成了一些人口中的“替罪羔羊”了。不過,我估計這些人怎麼也不會明白,即使不打基輔會戰,中央集團軍羣也無法打贏莫斯科會戰,他們口中的“如果不打基輔會戰,那麼莫斯科會戰就會打贏”只不過是他們戰爭失敗後對未取得目標的一種憧憬而已。這種憧憬或多或少地在他們的回憶錄中得到了體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