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晚清軍事改革帶來的啓示:改革不僅要着眼於軍事

晚清軍事改革帶來的啓示:改革不僅要着眼於軍事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5.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甲午戰爭爆發前,從19世紀60年代初期開始,晚清政府啓動了以自強爲宗旨、以引進西方先進軍事技術爲核心的軍事改革。這次不徹底的改革沒有挽救晚清沉淪的命運,以甲午戰爭的慘敗爲標誌而宣告失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晚清軍事改革教訓慘痛,發人深省,對於我們今天的軍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鏡鑑作用。

晚清軍改取得一定成效

內憂外患中的晚清政府於1862年開始實施洋務運動,開啓了軍事改革的大幕,意圖通過引進西方先進軍事技術打造“利炮堅船”和“利器精兵”,實現“自強禦侮”、“救亡圖存”的目的。這場軍事改革在開闊軍事視野、推行軍事教育、培育軍事人才、引進西方武器裝備和借鑑西方軍事制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歷史作用不容完全抹殺。

軍事改革最主要的成就是將近代西方槍炮和艦船技術引入中國,購買和製造了一些近代武器裝備,使得中國軍隊進入火器時代。洋務派建立了數十家近代兵工廠。經過積極的引進和仿製,甲午戰爭前中日兩軍火器的技術差距縮短到10年左右。中國的艦船技術在19世紀下半葉逐漸接近西方水準。甲午戰爭前,清政府主體武裝力量已基本實現了武器裝備的火器化。以1888年北洋水師的正式成軍爲主要標誌,晚清軍事改革在海軍建設方面達到了頂峯。

晚清發展近代軍事教育,培育多兵種軍事人才,並聘請了英法專家擔任軍事智囊。在開明督撫大臣的努力下,福建船政學堂、江南製造局操炮學堂、天津水師學堂、北洋武備學堂等中國第一批近代軍事學堂逐步建立起來。同時,清政府還先後派出數批90餘人到西方國家學習軍事。北洋海軍主力艦隻的管帶均從福建船政學堂畢業,其中部分還是學成歸國的留學生。同時,清政府還設立了嶄新的近代海軍軍種制度,並對陸軍兵種制度進行了局部改革。1888年頒佈的《北洋海軍章程》兼採英德等國海軍制度優長,成爲中國近代海軍軍種制度確立的里程碑,代表了甲午戰爭前晚清軍事制度改革的最高成就。

晚清軍事改革帶來的啓示:改革不僅要着眼於軍事

“只變事不變法”流於表面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獨特軍事傳統和保守戰略思維的大國裏,在不觸動封建專制制度的情況下,洋務派能取得這些成就實屬不易。但是,這場聲勢浩大的軍事改革具有嚴重的片面性、侷限性和不徹底性,經不起真槍實彈的實戰檢驗。

晚清軍事改革流於表面,止於購買西式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器物”層面。軍事改革沒有觸及軍隊戰鬥力提高的本質,盲目崇拜西方軍事技術,在戰爭制勝根源的問題上始終存在模糊認識。軍事改革僅僅停留在更新裝備和改善教育訓練的低層次上,對於軍事制度和軍事思想的深層次改革沒有明確的認識和具體措施。晚清改革者“只變事不變法”,許多區域性改革最終也陷入因人而興、人去則廢的境地。

軍事組織體制的改革收效甚微,軍事制度改革方面沒有多少建樹。清廷固守腐朽沒落的“朝制”,把軍事改革侷限於技術層面,缺乏對戰略層面軍事領導和管理體制的徹底改革。晚清軍事制度十分混亂,舊規與新章互相干擾,裝備新式槍炮的軍隊仍舊維持着過時的勇營編制,新建的海軍官制也完全依照舊軍制,用陳舊的陸戰思維方式指揮和管理新式海軍,導致清軍的整體戰鬥力在走下坡路。

軍事改革缺乏自主自立精神,始終沒有建立獨立可控的國防工業。晚清改革30餘年,國防科技工業基礎仍然薄弱,始終未能擺脫對外國的嚴重依賴。直到甲午戰爭前,清軍還不能裝備國產的系列槍炮,導致引進的槍炮、彈藥型號繁雜,維修和使用極其不便,嚴重製約了清軍戰鬥力。甲午戰爭前,清政府耗費巨資修建的9家艦船修造廠,相互之間不能配套成龍,導致了北洋海軍維修保障能力低下,無法對戰時受損的艦艇進行及時修復。火炮彈藥等基本物資保障嚴重短缺,艦載火炮種類、型號沒有統一標準,雜亂無比。

晚清軍事改革始終沒有突破軍事制度這個“瓶頸”。在舊體制的邊緣實施改良修補只能取得局部的暫時的成效,但難以應對真正的戰爭。

日軍改革徹底劍指清廷

甲午戰爭前,從武器裝備的角度看,中日軍隊實力對比不相上下;但從軍事改革的角度觀察,中國卻落後於日本不止一個時代。日本的軍事改革起步於明治維新時期,雖略晚於清朝,但改革目標明確,總體籌劃得當,改革措施堅決,取得顯著成效,變革的速度和力度遠勝於當時的清朝,形成的近代化戰鬥力直接體現在甲午戰爭中。

日本的軍事改革有着明確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日本高舉“脫亞入歐”大旗,倡導“文明開化”,強調知識的力量並不亞於武器的威力。日本效仿普魯士的集權政體,建立“皇權一系”的天皇集權國家,實行“武國”政策,形成了東西複合的軍國主義。

日本大力引進西方近代化的武器裝備,發展軍事工業,打造近代化兵工廠。日本海軍裝備發展完全以清朝海軍爲參照系,着重提升艦隊航速和火炮射速。到甲午戰爭前,日本海軍總體實力實際上已超越噸位相當的北洋艦隊。

日軍全面模仿西方軍隊,陸軍從編制到戰術都模仿德國陸軍,海軍則師從英軍。日本陸海軍積極接受西方的軍事文化觀念,從思想觀念、作戰理論等各方面都進行了比較徹底的改造,完全吸取了西方進攻性、掠奪性、殖民性的軍事理論精髓。

日本還大力推進軍事制度改革,建立近代軍事領導指揮體制。1872年設立陸軍省和海軍省,1873年設立參謀本部和監軍本部。1878年成立由陸軍省、參謀本部和監軍本部組成的中央軍事機構,實現了軍政、軍令機關分立。1883年把軍隊鎮臺制改爲師團制,建立近代化軍隊組織體制,實現了中央對軍權的統一。1893年5月,日軍制定《戰時大本營條例》,確立舉國一體、高度集權的戰時最高司令部體制。到甲午戰爭前,日本已建立起完善的近代軍事法律體系。

清軍改革失敗被動挨打

晚清軍事改革沒有進行周密籌劃,思路不清晰,措施不配套,過程不連貫,結局很悽慘。這場改革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晚清政府缺乏對當時安全環境的準確評估、對安全威脅的應有警覺和對作戰對手的清晰判斷。清朝君臣們對“天朝”之外歐洲近代工業文明的氣息充耳不聞,對世界性的軍事變革趨勢視而不見,軍事改革從一開始就失去了宏觀視野和內在動力。晚清軍事改革缺乏明確的對手指向,單純把軍備建設作爲消極防禦的手段,危機意識嚴重不足,對迫在眉睫的中日戰略決戰茫然無知。

晚清統治階層思想觀念保守落後。洋務派所奉行的“中體西用”、“用夏變夷”等指導思想,企圖將中國的“道”與西方的“器”進行嫁接,通過修補改良的方法“師夷長技以制夷”,結果導致了軍事改革的畸形發展。這種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片面認識,成爲晚清軍事改革的嚴重障礙,直接導致矛盾和問題越積越多,落後局面積重難返。

晚清軍事改革缺乏明確指導思想和通盤規劃。洋務運動一度搞得有聲有色,但由於清廷內部政治鬥爭的影響,在政治上層和國家戰略層面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中樞,軍事改革始終沒有統一規劃和全盤設計。清朝的海軍建設從一開始就走上了歧路,海軍開建的10餘年間沿海各省各自爲政,總理海軍事務衙門直到1885年才“千呼萬喚始出來”,但已晚於日本設立海軍省13年。北洋水師更被視爲李鴻章個人武裝和政治資本,不得不在政治鬥爭的夾縫中艱難生存和發展。

晚清的軍事改革沒有充足的資源保障。清政府起初雖有改革意願,但陋病積習和戰略短視導致對軍事改革投入逐漸減少,自上而下的改革缺乏持久動力,其中以挪用海防經費大興土木最具典型性。軍事改革後勁不足,猶如強弩之末。

軍事改革沒有建立新式戰略理論和學術體系,治標不治本。洋務派雖然也翻譯、引進了一些西方近代的作戰理論和學術思想,但從根本上仍陶醉於中國古典兵學形成的虛幻謀略優勢之中,對於近代海權思想、海戰理論等缺乏系統的研究和了解。

戰略文化傳統深刻影響着軍事改革的進程和結局。內斂自持型的陸地文明與擴張拓展型的海洋文明必然產生激烈的碰撞與衝擊,其在中國的融合過程困難重重。民族尚武精神的缺失,戰略指導上奉行處處設防、各自爲守的消極防禦思想,對軍事改革產生了深刻的消極影響,加劇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抓住機遇深化軍事改革

從歷史脈絡來說,我們今天仍處在“富國強兵”歷史座標的延長線上。如何發揮後發優勢、充分汲取歷史經驗和教訓,仍是我們今天軍事改革不能迴避的時代課題。

必須牢牢抓住軍事改革的歷史機遇。當今世界主要大國普遍進入軍事戰略全面調整期、軍事變革持續深化期、高新武器快速發展期,搶佔軍事鬥爭制高點的博弈日趨激烈。在周邊安全環境嚴峻複雜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搶佔先機,克服“和平麻痹症”和消極守成思想,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改革。

必須着眼戰爭形態的加速演變。甲午戰爭給軍事改革設立了一個警示性路標:戰爭是最好的試金石,最容易暴露出一個國家的軍事缺陷和戰略軟肋,最能驗證一次軍事改革的成敗利鈍。未來戰爭形態正沿着信息化方向加速演進,軍事改革必須聚焦戰爭演變規律,劍指未來戰爭,把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作爲核心指向。

必須準確破解戰鬥力生成模式和戰爭制勝機理。不斷創新戰略指導和作戰籌劃,加速推進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將戰鬥力標準貫穿和滲透于軍事改革的各個要素、各個環節,着力解決國防和軍隊建設中存在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政策性問題。

必須加強軍事力量體系軟硬件的配套改革與完善。軍事改革必須實施學術理論創新、核心裝備技術研發、組織運行模式和法規制度建設等綜合配套工程,力爭實現軍事力量體系各要素的有機結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