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道宗提出的奇襲平壤城爲何遭拒?

李道宗提出的奇襲平壤城爲何遭拒?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道宗提出的奇襲平壤城爲何遭拒?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御駕親征高句麗,雖然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並未達成滅亡高句麗的戰略目標。後世歷史學者們將這個作爲貞觀年間的污點,認爲是李世民在戰爭中少有的失敗。而李世民後來也引爲憾事,認爲自己沒有能抓住機會一舉達成戰略目標。從兩唐書的記載來看,當時唐朝對高句麗在戰略上形成壓制作用,是有機會一舉滅國的。而且作爲徵遼重要將領的江夏王李道宗也提出了奇襲平壤城的作戰計劃,可惜這個計劃並沒有得到李世民的批准。事後李世民和李靖在覆盤時也提到這個問題,李世民卻顧左右而言他,這是爲什麼呢?

李道宗提出的奇襲平壤城爲何遭拒?

江夏王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淵的侄子,與李世民是堂兄弟關係,他與河間王李孝恭並稱爲李唐皇室最能打的兩位王爺(李世民按皇帝算)。無論是在平定隋末亂世的過程中,還是在貞觀年間征戰四方,李道宗都爲唐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受到李世民的一再嘉獎。對於李道宗的軍事能力,李世民是非常稱道的,而且在各種場合反覆誇耀。在征討高句麗的宴會上,李世民就把他與李勣、薛萬徹並稱爲三大名將,以此來顯示自己御駕親征的兵強馬壯。可以說在李唐皇室中,李道宗是少有的在軍事上得到李世民認可的人。

在駐蹕山大戰前,高句麗北部耨薩高延壽、高惠真率高句麗、靺鞨兵十五萬兵來戰,對唐軍形成了很大的軍事壓力,於是李道宗便提出了奇襲平壤城的計劃。當時唐軍攻打到了高句麗的遼東重鎮安市城下,高句麗方出兵救援安市城,兩軍對峙。李道宗判斷高句麗傾國之力來援,國內必然空虛,於是提出跨海奇襲平壤城,一舉端掉對方老窩,前線的高句麗軍隊將不戰而降。後來覆盤時,李靖對這種出奇制勝的戰術表示讚揚,認爲李世民該聽從李道宗的建議奇襲平壤城。李世民卻顧左右而言他,並沒有說出否定這個提議的原因。

從軍事上來看,這招無異是出奇制勝的妙招。當時高句麗北部面對強大的唐軍,南部還要和百濟對付反攻的新羅國,兩線作戰壓力很大。淵蓋蘇文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兩線取得勝利,能保住現有地盤就已經很不錯了。淵蓋蘇文本來的意圖是讓高延壽、高惠真堅守安市城,把時間拖到冬天,唐軍就不得不撤退。因此從戰略上看,唐軍從北線攻打平壤城的可能性很低。事實上,後來高句麗方的確靠着堅守安市城度過了第一次滅國危機。而李道宗提出的奇襲平壤城就是應對堅守安市城最好的策略,也是唯一快速滅亡高句麗的辦法。

可是從整個歷史大環境看,我認爲李世民否定奇襲平壤城的計劃,而選擇了李勣引蛇出洞消滅高句麗軍隊的打法,是出於對唐朝國內形勢和朝鮮半島三國局勢的的考慮。李道宗的計劃雖然能出奇制勝卻也會給唐軍留下很大的後患,這是李世民不願採用的原因之一。

李道宗的計劃是他親自帶五千精銳跨海出征,趁着平壤兵力空虛發動奇襲,一舉拿下對方首都。這個作戰策略很精妙,但風險也是極大的。首先李道宗只帶五千人出征,這在兵力上就處於劣勢。跨海作戰,深入敵後,在後勤上沒有保障。一旦戰事不利,陷入對方的包圍之中,撤都撤不出來。

雖然李靖認爲可行性很高,但李世民卻不願意冒這個險。因爲李道宗是李唐皇室的王爺,身份上不只是普通將軍那麼簡單。在出徵高句麗之前,唐朝剛發生了廢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爭奪太子位的事情,而且引發了李承乾謀反案。李世民處置了李承乾和李泰,讓李治成爲新太子,所以李唐皇室正處於動盪之中。此時正需要李道宗這樣的宗室王爺鎮守局面,因此李道宗不能輕易的深入敵後冒險。一旦李道宗在高句麗出事,這將給李唐皇室帶來更大的動盪,甚至會影響整個大唐的政治局面。

而當時的唐朝內部局勢也不太適合滅亡高句麗,因爲李承乾和李泰引發的亂局還沒有完全平定。如果當時李世民滅了高句麗,那必然將負責對高句麗進行重新整治,以方便唐朝派兵進行管理和執政。從後來滅高句麗後唐高祖李治的操作來看,安東都護府的設立,熊津等都督府和州郡的設立,唐朝官員的派遣、戰後百姓的安撫和創傷的修復等等,都是一大筆開銷。這種情況下,李世民既要承擔國內重整政局的支出、攻打高句麗的軍費,還要支出重建高句麗的投資,這對唐朝來說也是難以承擔的巨大經濟壓力。

這種壓力不但會直接體現在政治和朝堂之上,也會動搖唐朝的國本。當時唐朝經過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國等戰爭在經濟上已經很拮据,貞觀之治休養生息積蓄的國力幾乎耗盡,非常不適合再背上高句麗這個包袱。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失敗,然後背上巨大的經濟包袱,才導致國家崩潰,亂兵四起。

李世民在這方面非常謹慎,就是爲了不重蹈楊廣的覆轍。他在出兵時都謹慎挑選兵源和軍隊,就是爲了減少國內的動盪,對於戰後處置高句麗的事情更加要謀定而後動。如果高句麗能主動投降自然很好,可要讓唐朝完全承擔戰後重建費用,李世民就不太願意。

因此李世民選擇了李勣引蛇出洞策略,將十五萬高句麗軍隊引到駐蹕山下進行兩路夾擊。最終三萬唐軍步騎大破十五萬高句麗軍隊,一舉消滅了高句麗在北方戰線的有生力量。這種穩紮穩打的方式是李世民謹慎考慮的選擇,既可以取得輝煌的戰果,也不用冒險背上高句麗的包袱。戰後李世民又將遼東高句麗的百姓遷入中原,獲得了大量的牲畜、馬匹、田地等戰爭資源,可以說在收益上非常豐厚。這種打法雖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但可以以戰養戰,見少唐朝的經濟負擔,削弱高句麗的戰爭潛力,爲後來的唐高宗李治奠定基礎。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李世民在戰場上面對的就是這種兩難的選擇。他與李靖覆盤時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想得到兩全其美的答案。但李靖並不能給予他想要的答案,只能給出和李道宗一樣的打法。這是軍事家從軍事角度處理戰爭問題的選擇,而非政治家的考慮。李世民作爲皇帝和古代政治家,想的自然更多,考慮的範疇更廣泛,受到的掣肘也就更多。這種軍事上的遺憾並不是統帥能力不足所致,而是歷史的客觀環境所決定的。要改變這種情況也不是人力可以爲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配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