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趙匡胤提出遷都,爲何會遭到羣臣的反對呢?

趙匡胤提出遷都,爲何會遭到羣臣的反對呢?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一位文韜武略的皇帝,但他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定都之事,開封其實並非他心目中理想的建都之地,爲什麼趙匡胤提出遷都招致羣臣以及趙光義的反對呢?其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在完成北征後駕崩,病逝前他將趙匡胤任命爲殿前都點檢,令其掌管殿前禁軍,公元960年,北方傳來戰報,說是契丹犯邊,趙匡胤奉命率軍前去抗敵。

趙匡胤此去不滿三日便又回了京城汴梁,原來他在出兵當晚就發動了兵變,在陳橋驛“黃袍加身”,搖身一變成了皇帝,自此開啓了北宋長達167年的國運。至於趙匡胤,不可否認是一位文韜武略的皇帝,雖然建立了宋朝,並且實現一統中原,但他一直有一塊心病,那就是定都之事,開封其實並非他心目中理想的建都之地。

趙匡胤提出遷都,爲何會遭到羣臣的反對呢?

開封地處平原,雖然水系發達、糧草充足,但他有一個致命的弊端,那就是無險可守,一旦有敵軍進犯,那就等於拱手相讓。遷都一事是經過趙匡胤深思熟慮,但一直未能實現,主要還是君臣的極力反對,作爲羣臣之首的晉王趙光義,他反對的聲音最高。羣臣反對很好理解,因爲他們的家人、房產都在開封,一旦遷都,家人要跟着長途奔波,房產也將貶值,總之他們是考慮小利,而趙光義考慮的可能不止這麼簡單。

他們反對的主要原因如下:

洛陽凋敝軍食不充

趙匡胤於公元927年在洛陽夾馬營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並打算從此留在洛陽。

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京邑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趙匡胤思鄉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於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在衆大臣和衛兵簇擁下,浩浩蕩蕩前往洛陽。

四月,趙匡胤一行到達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陽地區連續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後,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大典結束後,當地父老說:'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復見太平天子!'還有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趙匡胤見天公作美,百姓歸心,又見洛陽經過重建後宮室壯麗,心情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並當面獎勵建設洛陽有功的河南府右武衛上將軍焦繼勳。

兩天後,趙匡胤大宴羣臣,隨意賞賜,君臣共歡。在言談中,趙匡胤屢稱洛陽爲形勝之地,居天下之中,流露出欲留居洛陽之意,羣臣見皇上興致正濃,不敢掃他的興,當時沒有誰開口進諫。趙匡胤見大家都不反對,以爲遷都之事可如願進行,卻不知羣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人仍不樂意遷都。

開封漕運四通八達

遷都是牽涉到國家命運的大事,羣臣有意見不可能不提,況且他們知道趙匡胤是非常尊重臣下意見的明君,所以便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

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閒暇,便上前進言,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鹹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後樑建都開封以來,幾代統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尤其是後周世宗柴榮,屢次下詔開挖運河。顯德四年(公元957年)四月,世宗下詔疏導汴水北入開封五丈河,使齊魯舟楫都能到達開封;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三月,下詔開挖汴水口,引導河水達於淮水,使江、淮舟楫暢通無阻;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二月,柴榮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在開封東面疏導汴水入於蔡水,'以通陳穎之漕',又命步軍都指揮使袁彥'浚五丈渠東過曹、濟、梁山泊,以通青、鄆之漕'。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從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就着手在開封周圍進行大規模水利建設,他首先下令開挖蔡河,使河流直達許鎮,以通淮右之漕。第二年,又調集數萬民工,從新鄭引閔水與蔡河匯合,使蔡河經陳、穎直達壽春。同年,又在開封城北進一步開挖五丈河和金水河,增加流量。

經不斷疏浚和開鑿後,基本形成以開封爲中心的運河系統。江南之粟由江入淮,經汴水入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西之粟由三門峽附近轉黃河,入汴水達京;陝蔡之粟由惠民河轉蔡河,入汴水達京;京東之粟由齊魯地區入五丈河達京。使開封便於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首都開封數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問題。這在當時是建都長安或洛陽都無法辦到的。所以趙匡胤認爲李懷忠的意見確實有道理,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遷都的決心。

安邦'在德不在險'

趙匡胤提出遷都,爲何會遭到羣臣的反對呢? 第2張

羣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卻不得不聽,因趙光義是他的皇位繼承人。當趙匡胤把遷都洛陽和長安利在有險可守的想法告訴趙光義時,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趙匡胤一時語塞。趙光義離開後,趙匡胤對左右說:'晉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趙光義反駁趙匡胤引用了吳起的故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事魏武候。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龍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也。’'

在船上,吳起與魏武侯討論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對國家安全哪一方面更重要的問題,吳起認爲,決定國家興衰的根本因素是政治因素,而非地理因素,上古時代三苗氏德義不修、夏桀修政不仁、殷紂修政不德,雖有險固的河山,也不能挽救其覆亡的命運,所以說安邦治國'在德不在險'。

眼看晉王和羣臣都持反對意見,趙匡胤只好放棄了遷都的計劃。

其實,對於這次遷都之議還有另一種猜想:御弟趙光義早有謀位的野心,一直在做着精心準備,他作了十幾年開封府尹,在京城培植了大量的親信勢力。不管太祖對此是不是有所覺察,遷都之議對趙光義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所以他當然要竭力反對。而大臣們不過是受了他的鼓動,幫他製造氛圍而已。這樣的分析“陰謀論”色彩過重,卻並非沒有道理,此後事態的發展,甚至包括太祖幾個月後的詭異死亡,都可以作爲懷疑趙光義的理由。

在最終做出妥協時,太祖忍不住仰天長嘆:“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此語在百年以後驗證。空前龐大的軍隊消耗着大宋十分之九的財力,卻仍無力阻擋外敵的入侵。開封終於在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被金軍攻陷,北宋滅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