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史語錄 >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打秦國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也不是必須得走函谷關或潼關,主要是因爲在這裏扣關,打得大仗比較多。

特別是戰國時期,六國羣毆秦國,最喜歡盯着函谷關打大仗。但是,幾乎沒有一次能夠扣關成功的。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所以,也就給了歷史這樣的印象:古人進攻關中,必須要走函谷關或潼關;而且函谷關或潼關,真得好難打。

除了函谷關或潼關外,還有山西的蒲阪渡口,山西軍閥往往從這裏入關;陝西商洛的武關,劉邦就是從這裏入秦的;陝西寶雞的大散關,還是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幹得就是大散關。

另外還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掃蕩匈奴、進入河套地區,試圖翻越北山山脈、攻入關中。趙武靈王的戰爭想象力很強大,但是執政想象力同樣強大,科幻一般的想象力就把自己給玩死了,所以也就沒能給後世將軍們打出榜樣。

1.函谷關和潼關的歷史概要

函谷關位於今天的河南省靈寶市北部,潼關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潼關縣,相距位置差不多。

地圖上看,崤山山脈與中條山山脈把關中和中原分割開來,而函谷關就在兩大山脈之間,所以誰也繞不過去。

小地圖上看,南面有大山、北面有黃河,後邊是陝西高原,函谷關就修在一條衝擊而成的大谷之中,所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東漢末年,在函谷關西側、今天的陝西省潼關縣,發現了一處更爲險要的關隘,於是在這裏修築了潼關。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第2張

潼關在漢以後的軍事價值越來越重要,逐漸取代了函谷關,成爲關中新門戶。

雖然潼關幾次更改具體位置,因爲黃河對沿岸山川的切割改造,但基本上就處於黃河與崤山之間。

2.函谷關或潼關爲什麼顯得那麼重要

因爲這裏是中原進入關中的軍事要道,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一條,離關中腹地最近。過了函谷關和潼關,就是關中平原,那就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了。

而真正征伐天下的大戰爭,往往就聚焦在這裏。

從蒲阪入關,往往都是逐鹿天下的局部戰爭,比如山西軍閥與關中軍閥較量。從武關進來的,往往都是搞偷襲,如劉邦入關、劉裕滅後秦的沈田子別路。從四川對着大散關方向施力的,往往是四川軍閥乾的事情,比如諸葛亮。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第3張

但是,真正的大戰爭,都是實力雄厚的大傢伙們打出來的。比如,六國聯盟與秦戰國,比如安祿山與唐帝國。

佔據中原天下的大傢伙,纔可能發動針對關中的大戰爭。

原因很簡單:既然佔定了中原天下,當然是哪條路好走、走哪條,因爲有得選,所以函谷關或潼關也就成了衆矢之的。

3.山西軍閥往往都是從山西蒲阪渡口出兵

爲什麼他們要從這裏走?因爲他們的根據地在山西。

他們也想走潼關這條路,但要麼是沒佔據洛陽,要麼是洛陽方向的兵力不夠。

南北朝的北齊和隋唐時期的李淵,他們的根據地,就在山西。不僅兵力集中在這裏,而且對山西地形也最瞭解,所以就會走山西蒲阪方向上的幾個渡口。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第4張

特別是在南北朝之後,幷州高地的價值越來越重要,南可威脅洛陽、東可出兵河北、西可渡河入陝。

所以,劉曜、劉淵是山西軍閥,北魏也是以山西爲根據地。北魏定都洛陽後,權臣爾朱榮又從山西掃蕩天下。爾朱榮之後,高歡再一次牢牢控制山西。

即便到了隋唐,山西軍閥仍舊彪悍,唐帝國就是從山西出兵逐鹿,成爲關隴軍事集團的新領袖。

4.山西會崛起是因爲河北

山西崛起的一個原因是關中時代落幕。

中原長大了,所以,以關中形勝制中原天下的鐵律,被打破了。

另一個原因就是:山西本就形勝。

這是一塊藐視關中、中原以及河北的戰略高地,從這裏出兵是從上往下打,而從別的地方打山西卻是從下往上打。趙匡胤滅北漢滅得那麼艱難,原因就在這裏。

戰國時期六國聯合羣毆秦國 爲什麼總喜歡盯着函谷關扣關 第5張

而最要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河北經濟的支持。

關中落幕、河北開發,而中原又屢經戰亂,於是河北成爲繼中原和關中之後的另一個大糧倉。而崛起的山西軍閥,往往都會得到河北的支持。

西漢末年,光武帝劉秀就是佔據了天下精兵之所在、天下糧倉之所在的河北大地,才能在逐鹿中勝出。

西晉末年,劉淵建漢立國,一路大軍直撲洛陽,而另一路則是奔向河北。因爲河北是糧倉。

南北朝的東魏及北齊,一直都是最強諸侯,原因就是據山西高地、就河北之資,所以要兵有兵、要糧有糧,要形勝有形勝。

安祿山打唐朝,能打的那麼慘,是因爲安祿山有實力。軍事實力是最強的戰士,而經濟實力則是河北的富庶。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