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清朝皇帝熱衷於“木蘭秋獮”,只是爲了娛樂嗎?

清朝皇帝熱衷於“木蘭秋獮”,只是爲了娛樂嗎?

來源:歷史百科網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木蘭秋獮”是清朝特有的一項大型圍獵活動。“木蘭”本系滿語,意爲捕鹿。“秋獮”一詞源自中國古代對帝王在秋季打獵的專屬稱呼(春季打獵爲“春蒐”,夏季打獵爲“夏苗”,冬季打獵爲“冬狩”)。“木蘭秋獮”的舉辦地點設在清朝的皇家獵苑——木蘭圍場,它位於今承德以北約一百五十公里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整個圍場面積約一萬多平方公里。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從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皇帝首次入圍,到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嘉慶皇帝最後出圍,清朝三位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雍正在位期間沒有舉辦)共在木蘭圍場行圍打獵八十八次,每次動用人數都在一萬以上。能參加“木蘭秋獮”的人員除了王公大臣外,還有從全國各地徵調的精通騎射的官兵。此外,“木蘭秋獮”還要徵調大量車馬、往來郵驛、後勤保障等等。

“木蘭秋獮”有一套繁雜的流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撒圍、待圍、合圍、撤圍這四步。

清朝皇帝熱衷於“木蘭秋獮”,只是爲了娛樂嗎?

一、撒圍:在行圍之日的五更十分開始,八旗將士、虎槍營士卒、以及蒙古各部參與“秋獮”的隊伍分成左右兩翼出發。兩翼隊伍從相隔數十里的距離迂迴包抄,逐漸收攏,將包圍圈中的各種野獸向中心驅趕。

二、待圍:兩翼隊伍包圍圈的最中心是提前選定好的平緩空曠地帶,這裏會臨時搭建一處由黃色帳幕圍成的“看城”。在日出之前,皇帝會到“看城”中親自烹煮湯飯、肉食,並將這些飯食賞賜給王公大臣。之後便是與衆人一起等待兩翼包圍圈的合圍。

清朝皇帝熱衷於“木蘭秋獮”,只是爲了娛樂嗎? 第2張

三、合圍:當左右兩翼隊伍的包圍圈逐漸縮小的時候,大批野獸自然就被驅趕到指定的中心區域。此時皇帝就會親自策馬上陣,在合圍圈中射殺獵物。皇子皇孫、王公大臣、以及其他參與圍獵的扈從也會隨之展開獵殺行動。這是整個“木蘭秋獮”的最高潮部分。

四、撤圍:當打獵進行到差不多的時候,皇帝會下令合圍的隊伍開出一缺口,讓倖存的野獸從這個缺口中逃出生天,以彰顯皇帝的仁德。

在撒圍、待圍、合圍、撤圍完成後,“木蘭秋獮”的打獵行動就算圓滿完成。之後便是檢驗衆人的獵獲,並依照獵獲成績論功行賞,舉辦慶功宴。

“木蘭秋獮”從開始到結束大約一個月時間,整個活動下來耗資非常巨大。那麼問題來了,清朝皇帝如此熱衷於“木蘭秋獮”,難道僅僅是爲了滿足打獵娛樂的需求嗎?答案當然沒有那麼簡單。

事實上,每次“木蘭秋獮”都是一次規模龐大的準軍事行動,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軍事演習。皇帝通過親自參與其中來檢驗帝國最精銳部隊的戰鬥水平。“撒圍、待圍、合圍、撤圍”這一套圍獵過程與戰時迂迴包抄敵軍的方式如出一轍。在打獵過程中,部隊的指揮能力、協調能力都將展現的一覽無餘。皇帝也通過親自指揮圍獵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權威和對軍隊的控制力。

在持續一個月的“木蘭秋獮”中,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八旗士卒,都將共同體驗圍場的艱苦自然環境,將士們還得直面林中猛獸的威脅。這些情況雖然與真正的戰場無法相比,但對於操練軍隊,保持八旗子弟尚武本色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